【摘要】 语文是初中教学中的一个重点,而作文教学又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点,特别是在初中时期,做好作文教学对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实现学生全面发展意义重大。而做好作文教学不仅要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还要从课堂学习入手,同时也要从实际生活入手,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立体化的教育,这样才能提高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水平。
【关键词】 初中 语文 作文 教学
作文是学生表达知识、思想和情感的书面语言形式,作文也是一种具有高度综合性、创造性的语言活动。它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又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难点。初中学生作文更是衡量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尺度。因此,初中作文教学在整个语文教学中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它是语文能力与水平的综合体现,也是实现语文素质教学的必要途径。
一、激发兴趣,增强对写作的渴望
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根据学生喜爱活动的特点,将课文中的作文训练项目作全方位的考虑,分类列入各种活动中去,使学生在欢乐的气氛中获得写作素材,给学生创造写作“大环境”。密切结合语文教材,教师应把讲解课文的写作特色与指导学生写作结合起来。用典型事例突出人物品质;安排材料时要详略得当;事例之间要过渡自然;叙事时注意刻画人物神态。莎士比亚曾经说过:学问必须合乎自己的兴趣,方才可以得益。爱因斯坦也说过:对一切来说,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教师,它远远超过责任感。只有有了兴趣才能够激发自己的潜质和激情,在作文的教育学习中,只有有了兴趣才有动力去学习作文的写作方法,也能够比较轻松的背诵一些关于作文的素材和经典事例。只有激发了学生自己的写作兴趣,才会使学生产生积极写作的欲望,如果学生能把写作当作自己的爱好,这样学生作文学习就成功了。
二、学会观察,从生活入手写作文
语文教学新大纲指出:“要注意指导学生观察事物,搜集积累材料。”要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还要求学生掌握几种常见的观察方法。掌握了方法,如同找到了钥匙,开启了智慧的大门,老师要教给学生最基本的观察方法,“定点观察法”,这是初学写作比较容易掌握的方法。它指观察者的位置和观察方向都保持固定不变,被观察的事物也处于相对固定不变的状态,观察立足于一个点,对某种事物进行细致地观察,从而更好地完成观察的任务。可以捕捉到事物在不同的时间或不同的发展变化过程中的不同风貌,既可以了解事物不同发展阶段的运行轨道,亦可以从中感受到一种整体美和动态美。
从生活入手写作文。首先,作文的对象、过程应该从实际生活入手,即写生活中的实事;其次,在教学过程中,要“活学活用”,即学习的知识要经常能够用到,以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多留意生活,将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写进文章,以小见大,写出对生活的感受;再者要多举办作文比赛,对于优秀作文,要多表扬、多激励,对于不好的作文,也要指出不足,并予以鼓励,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注,以提高他们的学习激情。
三、积累素材,注重语言运用能力
作文学习是一个逐渐积累的过程,欲速则不达。要经常督促学生读书,这样学生在写作文的时候才能够有东西可写,但是要正确引导学生读书,要求读一些好文章或者对自己用帮助的书。经常读一些好文章积累部分写作素材等到写作的时候才能够做到信手拈来。教师要正确引导学生阅读课外读物,让学生有的可写,从此热爱写作,勇于写作。写作的基础就是阅读,只有阅读了一定得的文章才知道怎么写文章。
语言运用能力对写好作尤其重要,语言运用能力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语言习得,二是语言学习。语言学习要学些什么,有人总感到很模糊,因而教学上停留在“运用之妙,存乎一心”的状态上,这就势必造成教学和训练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因此,探索语言训练的序列化,明确学习语言的基本任务和目标,是十分必要的。简明、连贯、得体是比规范更高一层的语言运用能力,简明训练的重点,就是要表达必要的信息时,使用相应的简练的词句,词意明确,根据语境决定详细;连贯训练时要注意统一的话题,合理的句序,上下文语意的呼应。得体,即是语言运用要注意时间、场合、对象等因素,根据不同情况,或委婉,或直白,或讽刺,或严肃,或幽默。语言的运用是作文灵魂,好的作文就是好的语言运用。
四、效仿优秀文章,把生活感悟写下来
写作的基础方法就是模仿,只有有了好的榜样,学生才能够效仿榜样做到更好。可以让学生对一些优秀作文进行仿写,让他们自己去体会怎么样才是好的文风。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学习优秀文章中的写作方法、写作技巧以及它的语言优点。老师可以给学生制定一个计划,例如每个月进行多少篇的仿写,都对什么文章进行仿写,这样训练下去一定会有成效的。在效仿的同时也要加入自己的思想和方法,不能够一味的照抄。要善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青少年正是思维活跃的年纪,他们思维开阔、善于想象,要放开学生的思想。老师应该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让他们敢于思考善于思考,这样才能写出优秀的文章。
教师要引导和鼓励学生写出自己原生态的生活,写出自己原汁原味的心理感受。应让学生有话可说,有情可抒,有物可写。其次,教师应特别注意发现和发掘学生自由想像的潜能,培养学生的想像力。没有想像,就没有创新。此外,必须在作文教学中给学生自主的空间,不应该用一定的模式强加于学生,应该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精神,让他们写出有个性的文章,写出真情实感。
总之,对作文教学应该采用科学的方法、有效的方式,写作是一门需要长时间培养的艺术,但是只要用心去体会,培养学生拥有正确的写作方法,相信初中作文教学水平就会有所提高。
[参考文献]
[1] 张红艳.如何改进作文课堂教学[J].新课程(中学版),2010.8
[2] 董建波.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方法研究[J].教师,2012.24
[3] 顾永芬.初中作文写作存在的问题及策略[J].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2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