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抽动症幼儿行为矫正实例探究
作 者:区艳婷
(云南师范大学,云南 昆明 650000)
大
中
小
小女孩霖霖,她是一名小淑女,说话总是轻声细语,日常最喜欢的活动就是画画,可是这名安静的爱画画的小公主却在升上幼儿园中班以后被诊断为抽动症。本文将通过抽动症幼儿行为矫正的实例来探究,可以采取哪些方法来有效地减低她们的冲动行为。 问题的显现
霖霖是一名4岁可爱、文静的女孩子,年龄属于班上第二小的孩子,生长发育方面属于偏瘦、体弱;个性方面是属于比较内向的孩子,说话的时候总是小小声,每天她总是早早地来到幼儿园,对于幼儿园的活动也是很积极地参与,总体来说是一名让老师省心的孩子。但是升上中班后的一个月,她先是在家里不断地做头后仰的动作,她的妈妈就向老师询问,霖霖在幼儿园是否也有这种动作表现。在妈妈还没有先老师反映这个问题的时候,霖霖在班里从来没有这个动作的表现,可是就在妈妈当着霖霖的面询问老师以后,她就在当天开始不断地在幼儿园参与活动时做出头后仰的动作。
问题表现的分析
首先,霖霖头后仰的动作是突然发生的,在这之前从来没有出现过这样的动作。我观察了霖霖一周,她都是在晨运以及离园的时候头后仰的次数比日常活动时后仰的次数要多得多,我还留意到霖霖是一边眼睛望向窗外来往的家长,一边做出这个动作的。
其次,我们建议妈妈可以先带霖霖看医生,确定是否因为身体不适引出这一动作。医生初步怀疑霖霖是有抽动症,并开了一些药物进行治疗。结合医生检查结果以及我对霖霖这段时间的观察,我向霖霖的妈妈反映孩子是在家长接送的时候头后仰的动作才比较明显,接下来我跟霖霖的父母一起努力,让我们的霖霖重新变回天真可爱的小公主。
解决问题的过程
1.家访——了解最新情况
霖霖的父母自己经营了一家公司,生意做得很火红,总有很多业务需要去洽谈,所以父母日常很少在家,霖霖在幼儿园的接送人主要是外婆。而当霖霖发生这样的问题时,父母因为很忧伤希望跟老师多沟通,所以这段时间变成父母接送为主。为了从根源上理解问题,我到霖霖父母的公司与她们进行一次谈心。在谈话前我已经了解了霖霖日常由外婆照顾,父母晚上也是要营业的。通过这一次“家访”以后,我发现原来霖霖的父母在近段时间星期六日也很少与孩子一起玩,因为有长辈从外地回来了,爸爸妈妈需要应酬长辈,而妈妈觉得外面的东西不适合孩子吃,所以每次都是把霖霖留在家里由外婆照看。我初步判断霖霖缺少了父母真实的关爱,激发了她采用了头后仰这种抽动来吸引父母的注意力,以获得父母眼神、动作、语言等等摸得着、看得见的关爱。
2.消退法——解决当前问题
我与霖霖的父母讲解了消退法的使用技巧,消退法的意义就在于当孩子做出不良动作的时候,成人要忽略这个动作,当孩子没有做不良动作的时候我们可以奖励她,让她知道只有不做不良动作的时候才能得到成人、父母的关注,慢慢地消除、退化不良动作,并且要确保在幼儿园和家里一定要保持一致的方法这样才能使方法有效进行。所以当霖霖出现头后仰的动作时候,家长与老师都没有理会这个动作。孩子是很聪明的,她总能注意到成人的脸部情绪变化,所以我们成人一定要注意,连我们的脸部表情也要跟我们的动作一致,不能表现一丝对头后仰这个动作的紧张,家长还可以暂时离开做别的事情,从孩子的视线中消失。而当孩子没有做这个动作,家长要及时亲切地表扬孩子、鼓励孩子表现很棒或者跟孩子做游戏等。孩子有很多不良动作,其实是家长的紧张感所强化的。
3.亲子活动——让爱说出来
霖霖为什么会做头后仰“抽搐”的动作,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父母没有时间陪伴自己,孩子缺乏了爱的安全感,导致了孩子通过这种抽动的动作来求得父母的关注。我建议霖霖的爸爸妈妈可以在工作繁忙的星期一到五晚上轮流抽空陪霖霖一起做游戏、画画,而星期六日的时候可以一家人出外游玩,特别户外体育活动对舒缓孩子焦虑感有很好的作用。其次,要在霖霖睡觉前进行睡前谈心活动,大家躺在床上拥抱在一起说说心里话,通过肢体、语言来表达对孩子的爱,让孩子真实的感受到这种爱,从而获得安全感。
问题的解决
1.家庭教育观念的变化
霖霖的父母对老师的建议非常的重视,也深深对因为工作忽略女儿真实的感受而非常自责。虽然在此之前,对霖霖要买什么的要求都是百依百顺的,却忽略了霖霖更加需要父母对自己的陪伴与关爱。父母明确了教育观念,知道要身体力行地陪伴才是真正的爱;平等地对待孩子、与孩子谈心、讲道理才是合理的爱。
2.孩子的行为、心理变化
霖霖的行为变化是很明显的,第一个周末与爸爸妈妈一起去生态园玩耍回来幼儿园以后,在整天园内生活中都没有做出后仰的动作,我也对霖霖的表现进行了及时的表扬,还特别买了她喜欢的贴纸奖励给她。不过在离园的时候霖霖又做出了后仰的动作,我继续与霖霖的父母进行沟通,霖霖在幼儿园内日常活动是没有做这个动作的,只有在父母也在场的时候,才做这个动作,请父母不要太担心而且要在家里继续执行消退法与亲子活动。第二周以后,我再与霖霖的父母进行家访,了解到霖霖在家里做头后仰的动作减少了很多,只有偶尔在上下楼梯的时候会做这个动作。第四周以后,这个抽动的动作也减少了很多,直至大班毕业以后也没有再出现这个些动作。
3.亲子关系的变化
在这一次“抽动”风波之后,霖霖与父母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的亲密。父母与孩子在一次次的亲子游戏、谈话中,建立了安全的亲子关系。孩子可以愉快、大胆地参与社会交往活动,可以积极主动地与其他小朋友玩耍,而父母感觉孩子比以前更加懂事,大胆有礼貌、讲道理、会体谅父母。
在整个问题的解决过程中,我思考了很多。心理学上的消退法固然很好地减缓了幼儿抽动的行为,但是更多的是要让孩子在生长的过程中获得安全感与适宜的爱,才是杜绝孩子抽动问题的根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