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探讨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

探讨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

作 者:王 锋1 徐玮华2 (西北工业大学附属小学,陕西 西安 710072)

 摘   要:小学语文教学虽然贯彻和落实了新课改的要求,但由于通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新的教学制度、教学模式以及教学结构还无法完全的被适应,课堂的单一性、课时不合理性也阻碍了课堂有效性的提高。因此文章就此话题展开了详细的分析。

关键词:现状;因素;对策
一、引言
在素质教育全面开展的环境中,小学语文教学也在新课改的要求下逐渐的对教育理念、教学模式和内容以及结构都有了很大的改观,但对于应试教育遗留的弊端,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在具体的实践中还有很多问题存在,致使学生的学习兴趣低下,难以实现课堂的有效性。因此我们要积极的转变教育思想,切实贯彻和执行新课改的要求,落实学生主体的教育理念,并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模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的主动性,从而提高课堂有效性。
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现状分析
1.教学手段滞后。受传统教学模式和教学观念的桎梏,教师仍然用着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开展课堂教学活动,从而脱离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他们对学习的情感和认知需求,学生也只是被动的接受知识的传递,这样单一的课堂教学模式极大的降低了教学的效率和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大部分学生不能实现各科全面均衡的发展。
2.教学目标不清晰。由于教材结构和内容与以往的教材不同,并且实施的是部编统一教材,很多教师无法在短时间内彻底地脱离原有的教学认知,面对新教材中的课文也不知道该怎样去分析教材,分析主次重点,应该怎样运用教材实现学生的探究和实践能力等,因此呈现出的就是教学目标不明确,思路不清晰。另外,教师对目标的制定、课程的设计都没有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目标过高或者过低、层次性差,这都无法到达预期的教学效果,导致学生的思路与教师的思路不在一个频道上,也就无法产生教与学之间的共鸣和衔接。
三、影响小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因素
1.学校原因。首先,很多教师只重成绩,忽视了学生的心理和真是的学习需求,并且部分语文教师的板书、普通话等都达不到标准,甚至在课堂中对语言的运用也不恰当。其次,学校没有科学合理的教学制度和管理制度来约束和规范师生行为,对语文教学的投入也仅仅是教材,而禁锢了学生课外实践的积极性。再者,教师在课时的设计上并不科学。小学生本身的专注度就不够,一堂课45分钟安排的满满当当,前半节教师讲,后半节学生背,几乎没有多余的时间让学生就自己的疑问或者学习困难之处向教师咨询、探讨,这种过长的时间导致学生的脑容量超负荷,不能及时、有效地消化课堂知识。
2.学生原因。小学生正处于特殊时期,对自身存在的价值也正处于怀疑、思考阶段,一旦对一种事物产生了错误看法,或是对其做出了错误反映,自身价值就会遭到质疑,同时又因其就有强烈的好奇心,一旦对新事物缺乏了兴趣,就不再有耐心了,同样,小学语文的学习是新鲜的、也是枯燥、复杂的,生字、背诵、阅读、写作重复性很强,并且学生对其的理解也有强有弱,一旦理解不了就会烦躁,导致学习障碍,慢慢地就愈加不感兴趣。
四、提高小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1.合理安排课堂时间。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针对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设计课堂、合理安排课堂流程,以模块分割的形式来提升学生在课堂的专注度。因此老师在教导过程中,对某一问题或是教材的内容,在讲解告一段落时鼓励并支持学生大胆的提问和质疑,而老师辅以正确的引导,从而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以《小池》为例,教师在范读之后,会告诉学生这首诗描写的是春天的景色,这时不要着急去解释每个诗句的含义,而是做出停顿,让学生回忆在自己所学过的诗歌、文章中还有哪些诗句或成语是描写春天的呢?学生就会主动地去思考并踊跃发言,既激活了课堂气氛,又让学生饶有兴趣的进行学习,然后再回到教材,逐句分析,再比如当讲到“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时,教师可以再次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让他们描绘一下这个场景,或者让学生去黑板上画出自己想象中的画面。一堂课也就在学生积极地、热情的氛围中很快就会结束,而且学生也通过自己的参与达到了学习的效果,并将知识进行了延伸和拓展。
2.实现教学方式的多样化。新的教育要求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教师可以从学生的特点出发,选择一些新颖的教学方式,丰富教学内容,增加教学花样。首先将生活因素加入到教学中,把复杂的教学内容简单化,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兴趣,增强其能动性,让学生通过简单易懂的方式对知识有全面和深入的了解;或者在课本知识的基础上通过网络,将课本知识做成图片、动画等,做出有关知识点的延伸,便于学生全面掌握,培养学生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无形中灌输了知识并巩固了记忆,从而提高了学习效率。其次,教师还要针对性学生不同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进行知识的提问和巩固,以便学生享受到学习的快乐和成功的乐趣,同时也要制定针对性的习题进行课外辅导,取长补短,让学生全面理解并运用知识,增加学生的自豪感和自信心,进而提高了学习成绩,提升了教学质量。
五、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老师要创新教学思路,结合教材内容、发掘教材内容,并从学生的特点出发来开展教学活动,用多样的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促进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进而提升学生学习效率和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高琦.《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
[2]王军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探究》.
[3]史海媚.《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