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新时期如何让小学英语课堂充满生命化的理念
作 者:彭 娟
(长沙市雨花区麻园湾小学,湖南 长沙 410007)
大
中
小
摘 要:为了让学生更轻松和积极的学习英语,小学英语教师应该从交际实际出发,根据教材内容,创设生命化的教学情境,给予生动有趣的情境教学,从而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热情。 关键词:小学英语课堂;生命化理念
1、引言
新课改的提出,给英语课程标准、课程教学方法、课程教学内容等带来了很大的改变,不仅要求教师更新观念、转换角色定位,对教师的知识结构、统筹规划、科研能力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新课改要求培养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学生,特别是有良好英语语言运用能力的学生。基于此,有人提出生命化课堂教学理念。英语生命化课堂教学是适应我国新课程教学改革的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和模式。2011年版的《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在我们日常具体的教学中要实现英语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就必须开展生命化的课堂教学。有效的生命化教育,有益于树立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积极奋进的学习心态,锻炼勇于挑战的生活品格,对于学生的未来职业发展和个人生活经历,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小学阶段的英语教学中,要构建小学英语生命化课堂,教学目标须关注整体,教学设计要以体验为主线,教学模式应主打对话、交际,教学过程应注重动态生成。
2、挖掘教材内涵,创设有生命力的英语交际情境
新课改对于英语课程的要求:教师除了向学生传授英语知识之外,还要帮助学生实现从语言知识到运用能力的转化。因此教师要善于使用教材,深入挖掘教材内涵,从教材内容中进行适当的取舍和调整,还要结合课外的英语材料,选择最适合本班级学生的内容。通过对教材的深入挖掘,创造有生命力的英语交际情境,借助教材的引导,帮助学生感受或参与简单的英语交际日常。比如在情景对话环节,可以将其纳入到实际操练环节,安排学生自由分组进行不同角色的情景对话,医生和患者、老师和学生、家长和孩子、陌生人等。而对于教材中的歌曲或歌谣部分可以作为课下自己欣赏的内容。
3、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有效拓展生命化英语情境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上的应用也很普遍,特别是多媒体的应用十分广泛,给英语教学带来极大的便利。而学生进行情境学习不仅是在审美的乐趣中感知教学,而且也要在这个过程中强化感觉训练和直觉培养,促进创新意能力的发展。基于此,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为学生创造多样化的运用语言的学习情境,结合教学目标和要求,设计有效的教学情境,制作合理科学的多媒体课件,给予学生视、听等多种感官刺激,为学生设置悬念,诱导学生自主思考,启发学生的思维,从而使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比如在课堂上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内容相对简单的英语动画、电影等,为学生提供标准的英语应用示范,为学生塑造以英语为母语的大环境,使学生直观生动的理解英语语言,通过多媒体将抽象知识形象化,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4、创设不同形式的情境交流方式,优化语言运用的生命力
英语的实践性很强,特别是在我国普遍存在的哑巴英语的情况下,要想提高学神的个英语水平,必须要加强英语实际运用能力的锻炼。因此教师要指导学生开口说英语,在课堂上反复锻炼,提升口语水平。需要注意的是,因为学生之间英语水平的差异,教师需要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为学生安全难度不同的口语练习活动。根据新课改对于英语教学目标的要求,英语情境学习在于引导学生感知和体验情境的主要细节,通过视觉、听觉和动手能力的锻炼使学生对于英语知识的感觉变得敏锐和完善,重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比如在进行情景对话时,可以安排学生自由分组进行不同角色的情景对话,医生和患者、老师和学生、家长和孩子、陌生人等,通过这种方式锻炼学生的交流能力。另外,还可以组织朗读比赛、口语比赛、背单词比赛、看图说话等,提高学生对于语言运用的能力。
5、运用积极的鼓励,辅助生命化情境
因为学生之间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既要关注整体内容,也要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小学时期是学生学习英语的关键时期,在这个阶段进行的英语学习是未来决定英语水平的基础。因此教师要注意分别对尖子生、中等生和差生的不同教学,设计层次感分明的问题和活动,使每个学生都感受到教师的重视,在每一堂课都有所进步,从而提升所有学生的整体水平。在此基础上,教师要利用积极的鼓励,表扬学生取得的进步,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热情,并帮助学生树立学习英语的自信心。教师可以用“No problem.”等语言给予学生帮助和鼓励,表现出充分关注学生,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获得学习英语的满足感和成就感。
6、利用有效资源,适时调控生命化情境
教师在教学时要注意加强对学生的英语实践能力培养,特别是很多学生的口语不好、口音较重,此时教师要安排学生多听标准地道的英语,比如收听新闻、观看电影等,锻炼听力;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进行口语对话,或在课堂上让学生进行一对一口语训练,或由学校组织口语演讲、英语小品、英语歌曲歌唱比赛等活动,锻炼学生的口语能力,从而巩固英语知识;还可以利用“一起作业”、“少儿味配音”等手机APP开拓眼界,增加信息量。教师的肢体语言也是有效的教学资源,可以对教学情境产生恰当的补充和配合,让教师通过表情将情境表达的更到位,更容易被学生接受。比如教师亲切自信的目光可以消除学生的恐惧感,继而可以勇于使用英语表达自己的观点。教师热情洋溢的微笑可以使学生获得直观形象的感受,感知到教师的信任等。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有效资源,调控生命化情境的塑造。
7、结语
课堂教学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教师面对的学生多种多样,尤其是英语课堂,学生初次接触英语在学习方面存在很多问题,教师要重视发展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从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品格和思维能力等方面进行教学内容的安排,科学创设和运用生命化情境,提高学生对于英语学习的兴趣,进而提高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余小琼.构建小学英语生命化课堂的思考—由鲍当洪老师的阅读课所想到的[J].课程教学研究,2014,(06):50-53.
[2]穆姝含.小学英语课堂中的生命化教育[J].西部素质教育,2017,(03):142.
[3]季娟.小学英语课堂生命化教学的缺失与重构[J].内蒙古教育(职教版),2016,(03):55-5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