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让听障学生爱上学习——随班就读听障学生辅导案例
作 者:叶文谊
(上海市实验学校附属小学 200237)
大
中
小
一、个案基本情况 小Q,2007年10月出生,男,现在就读于上实附小四年级3班。一家四口,外婆、外公、妈妈和小Q。由于是单亲家庭,经济状况一般。家庭学习环境良好,有独立的学习空间,母亲主要负责学习,外公还负责教授他国画和书法。进入小学的第一天,老师就发现该学生双耳戴了助听器,发音不太清楚,于是进行了家访,得知小Q出生时经过听力筛查发现他的双耳有先天性听力损伤,并佩戴了双耳助听器。该生学习成绩属于班级中游水平,能主动认真地完成各项作业,认真听课,能回答老师的提问,但不够主动,能主动参与学校的各项活动。
二、个案评估
2017学年,学校的随班就读资源教师于三年级下半学期请小Q的母亲带他去上海市聋耳康复中心做了医学鉴定,鉴定报告显示:小Q的双耳重度听力损失,平均听力左耳65分贝,右耳64分贝,老师为他申请了随班就读,但是老师缺乏听力障碍方面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对于小Q的情况,感到无所适从。
于是学校的随班就读资源教师将小Q的情况通过学校上报给了特殊教育指导中心,并通过特教中心向上海市第四听障教育指导中心寻求听障中心的专业指导和技术支持。通过沟通和协商,结合学生的情况,最终确定以到学校巡回指导与微信等方式联系,由学校资源教师、区特殊教育指导中心和听障教育指导中心三方一起了解学生的情况并和家长探讨对小Q的教育问题。
为了更好地了解小Q的情况,区特殊教育指导中心和听障教育指导中心老师多次来到上实附小,通过听随堂课,了解小Q在课堂中的情况,随后进行了声母、韵母识别率的言语听力评估和感知语言理解评估,发现小Q对于高频的音节,特别是平舌音、翘舌音或带有s、sh、ch这些辅音的英语单词,有些混淆,分辨不清楚;在与小Q妈妈的面对面沟通中发现,在家中,他和家人的沟通比较顺畅,但由于普通助听器是把周围所有的声音一并放大,导致了小Q在嘈杂的环境中听不清别人说的话,影响了他的沟通能力。
三、个案干预
根据学生的情况和听障教育指导中心老师的建议,学校经协商后对小Q的教学方式、学习环境和教学策略进行了以下调整:
1.调整教学方式,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知识点时,教师声音响亮,放慢语速,并使用无线调频络加系统(络加笔),借助媒体动画、图片、实物、板书等教学方式,提供视觉、听觉刺激,建立语言和意义的联系,帮助孩子更好地理解所学内容。
2.改变学习环境, 提高听课效率
1)将小Q的座位调整到第二排,使他能近距离地关注到老师的表情、动作,看清板书、媒体提供的重要信息。
2)配备一到两个融合伙伴,无论是生活上还是学习上,都给予他无微不至的帮助和关怀,帮助他理解老师的指令和学习内容。
3.开展语言训练,提升阅读、表达能力
培养阅读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阅读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听障学生回归主流社会后的沟通与交流,因此老师尝试在课堂中用以下方式提高小Q的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
1)课始质疑激兴趣
巧妙引导小Q质疑。如教学《完璧归赵》时,老师导入揭题,齐读课题后这样设计:看了课题,先用拆词素的方式解释一下“完璧归赵”的含义。(把完美无瑕的和氏璧完好无损地归还给赵国)你还有什么想知道的?接下来根据小Q的交流板书:和氏璧是什么?是哪个国家要把和氏璧归还给赵国?是谁完成的任务?事情的经过和结果分别是什么?再要求小Q带着问题初读课文,小Q一定会全身心融入到课文中去读,去找答案,既培养了他的质疑能力、表达能力,还培养了他汲取信息的能力。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文本自主阅读,相信学生一定会读得兴趣盎然,思维也会随之而活跃。
2)课中质疑促生成
课堂中各个环节的实施都离不开教师的组织和引导。“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不仅可贯穿整个教学过程,而且能促进许多精彩的生成。
3)在课外阅读中理解语言。
语言的学习积累,仅仅靠课堂阅读是远远不够的,课外阅读也很重要。为了激发小Q的课外阅读兴趣,老师推荐他通过上网查找或图书馆借阅的方式阅读与教学内容息息相关的书籍或文章。既能促进听障学生的表达能力,又能积极帮助他积累语言和筛选重要信息的能力。
四、干预成效与反思
(一)干预成效
经过一年的训练和学业指导,小Q变得开朗,更加自信了,语言表达能力和阅读能力有了一些提高,能主动地对所学内容进行质疑,并能通过各种方式汲取相关信息,解决问题,学习成绩也稳步提高。平时小Q会主动与老师沟通一些所见所闻,会主动关心帮助身边的同学;能积极参与特教中心、学校组织的各项融合活动,并在第三届“康健杯”融合运动会上获得了一金一银的好成绩。
(二) 反思
从小Q的评估和干预中笔者认识到在随班就读听障学生的教育中,应与区特殊教育指导中心和第四听障教育指导中心老师保持更密切的联系,学习各种改善听障学生学习的方法与策略,为家长提供更多有关听障学生康复训练、家庭教育指导方面的建议和相关信息,使其学有成效。
小Q的数学应用能力有待提高,应在今后的教学中请教数学老师、听障指导中心老师,寻找适合他的教学方法,提高他的理解能力。
相信在今后的日子里,通过区特殊教育指导中心、听障教育指导中心、学校资源教师、任课老师、家长五方一起努力,小Q定会更加适应学校的学习生活。
作者简介
叶文谊;出生年月:1979.11.20;性别:女;民族:汉;籍贯:浙江;学历: 大学本科;职称:小学初级教师; 研究方向: 对于随班就读听障学生的干预与辅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