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阅读,给孩子点亮一盏灯

阅读,给孩子点亮一盏灯

作 者:张登梅 (宝应实验小学,江苏 225800)

 我国当代著名教育家朱永新说过:一个多读书的人,其视野必然开阔,其志向必然高远,其追求必然执著。这就告诉我们,重视阅读,既可以使人的视野得到开阔,知识得到丰富,还可以使人具有远大的理想,执著的追求。由此可知,学生在小学阶段养成爱读书的习惯会受益终身。

那么,如何创建书香班级,培养学生的书生气质,让孩子在书香中快乐成长呢?以下是我的几点浅见。
一、统一认识
要构建书香班级,首先要营造书香家庭。为此,我利用多种方式向家长宣传课外阅读的重要性,让家长明白阅读对学生丰富知识、开发智力、陶冶情操等具有重要的意义。我建议家长多带孩子到书店、图书馆,给孩子选择合适的图书。一般来说,一二年级的学生识字量低,读物以拼音为主,中高年级的学生将逐渐过渡到纯文字读物。在帮孩子选择读本时,首先要注意内容要健康,符合儿童年的龄特点、认知水平和兴趣爱好的读物。另外,现在市场上的读物类型众多,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广泛性阅读,尤其要注意引导学生阅读一些科普类读物。我努力争取家长的配合和支持,让书香飘进每一个家庭,这样使读书活动更有效地进行。
二、激发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人的内心里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总想感到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寻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求特别强烈。但如果不向这种需求提供养料,即不积极接触事实和现象,缺乏认识的乐趣,这种需求就会逐渐消失,求知兴趣也与之一道熄灭。由此可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也就有了动力。同样的,学生有了阅读兴趣,就会从心深处产生对阅读的需要,生之渴求,从而化被动为主动。孔子也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因此,作为教师,我们要利用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的兴趣,使他们乐于阅读,徜徉于语文学习的殿堂。那么,怎样才能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提高他们的阅读兴趣呢?我是这样想的:
1.巧用故事悬念诱发阅读兴趣
我们这一代人很多都是在老一辈的故事中长大的,至今还对那些故事记忆犹新。现在很多孩子也是听着童谣、童话长大的,当孩子们一听说老师要讲故事时,立马端正坐姿,竖起双耳,迫不及待地想一听为快。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有一篇课文叫《师恩难忘》,里面的田老师非常善于讲故事,每讲一课都要编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就在那上千个故事中,年幼的刘绍棠先生的心里从此播下了文学的种子。作为老师,很遗憾没有田老师的文学功底,不能做到每篇课文编一个故事,但是时常讲一个还是可以的,尤其是低年级的课文很多就是一个个有趣的小故事。当我想要向孩子们推荐一本书时,我也会常常采取讲故事的方式。
2.谈自己的读书感受激发兴趣
教师是学生阅读的引导者。在学生阅读的同时,教师也要阅读,不时与学生交流,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学生很多时候在有意无意地模仿老师,这时,我们也可以与学生说说自己曾经的阅读体验,引起学生的好奇,从而产生阅读的愿望。我们还可以以讲故事的方式向学生讲述一些名人读书成才的故事,让学生觉得只要好好读书,将来也可以站到同样的高度,从而树立目标,向偶像看齐,从此与书本为友。
3.介绍读物梗概激发阅读欲望
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可以适当地卖卖关子,介绍一些书本的大概内容,让学生心痒痒的同时,忍不住去阅读,去探索。如教学《三打白骨精》后,可以介绍《西游记》中部分精彩故事的大概内容。《西游记》可是影响了很多代中国孩子,不用说,效果立竿见影。在这样的熏陶下,孩子们不知不觉走上了阅读的宽广大道。
三、明确意义
有些孩子是为了读书而读书,不明白读书的意义所在。古今中外,凡成大事大器的人,莫不是十年寒窗、博览群书、砥砺品性的人。他们埋首方寸卷轴之间,心游千万里外。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而直取卿相的李白,满腹经纶、“煮书”成章而成一代圣儒的孔子,悬梁刺股而成一代谋臣的苏秦等等,他们以书为伴,成就了自己的人生理想,完善了自己的生命,同时在令自己的世界无限开阔、人生无限精彩的时候,也无形间丰富、完善了人类文明。从这些人物的身上,让学生明白阅读的力量,从而激励学生更好地阅读。
四、创建园地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书怎么行?班级有一个图书角,我倡导学生每个人捐几本书,在填满书柜的同时,也让书香飘满班级,让墨香浸润灵魂。这些书是流动的,看完的“旧书”被及时清理出来,新书又不断地填充进去。当然,还需要有规范制度,有专门的学生管理图书的借阅,是书本能得到最大化的利用,让每一个孩子都得到书香的熏染。
当然,只有班级行动起来还不行,要让阅读像呼吸一样成为每天必做的事,那就要为让读书成为一种常态,这时候,家庭的配合就显得尤为重要。这一点,家长们还是非常配合的。能做到亲子共读就更好。
五、保证时间 
古人云:“文贵自得,书忌耳传。”只有时间充裕了,孩子们才能更好地钻进书本中,汲取丰富的营养,而不是整天只忙于应付作业,阅读也只是走过场。
因此,固定课外阅读的时间,是保证课外阅读的一个重要条件。我每周都会安排一课时给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指导。可以共读一本书,也可以阅读自己感兴趣的书,视情况而定。班级的图书角随时为学生而敞开。周末的时间就更要精心打算了,至少要保证每天一小时的阅读时间。而课后,也要求学生要保证每天半小时的阅读时间。
新的时代,一个没有阅读习惯的人应该不算一个完整的人,至少是一个有缺憾的人。作为一个老师,有必要从小就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让孩子在阅读中了解这个广阔的天地,发觉课堂之外的未知,也为将来的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当然,任何事都贵在坚持,我们要不断地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挖掘孩子的阅读能力,让孩子觉得阅读就像呼吸、吃饭一样自然,阅读就是一种生活的享受。
高尔基曾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所以,阅读,势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