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谈综合实践活动中问题意识的培养

谈综合实践活动中问题意识的培养

作 者:李延娟 (莱州市双语学校,山东 莱州 261499)

 摘   要:经常听到有的老师说:现在的孩子思维太狭窄,考虑问题很片面。其实这就是对问题的认识能力有偏差,很多时候,不经历过就不了解,不了解就无法全面的看待事情。我在多年的实践活动中,深刻感受到了问题意识培养的重要性。本文分别从培养问题意识和引导学生探索两个方面分析在进行综合实践活动中如何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问题意识;培养
引言
综合实践活动就是要我们解放学生的思想和活动空间,让他们去接触自然,了解社会,搜集丰富的资料,扩大认识的范围。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会产生大量的疑问,并能独立或通过合作探究问题的答案。我们要注意培养、引导学生的问题意识,使他们养成善于思考、勇于探索的习惯。
一、活动前期准备
培养问题意识活动之前,要通过讨论,确定活动要解决的小的研究话题,分小组对于活动所涉及到的场所以及活动主体的历史、现状和发展前景进行调查分析。提出活动中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在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学生能逐渐学会对自己的工作进行前期的准备,养成一个良好的准备习惯。在组织主题为“爱家乡,爱科学,圆我中国梦”系列综合实践活动,其中之一就是参观莱州市官前老酒厂。酒厂王经理的女儿就是我班的学生,所以一提到老酒,她就很自然的为大家做了基础科普,同学们很快就对老酒有了粗浅的认识,知道是用大黄米酿成的粮食酒,有保健功能。但是在今年活动前的讨论中,一名同学提出了一个非常萌哒哒的问题:老师,老酒是什么?他知道白酒,红酒,啤酒,甚至鸡尾酒,但是就是不知道老酒是什么,很多同学也有同样的问题。当然也有粗通皮毛的同学马上说:老酒就是那种有点儿糊味的酒,颜色跟可乐差不多,过年的时候我奶奶喝过,我偷偷地尝过,不好喝。一句话激起了同学们的兴趣,我马上进行引导:莱州就能酿出老酒吗?老酒在莱州有多少年的历史了?它是用什么酿成的?它是怎样酿造的?不好喝,那它有什么功效?这些问题,很多不能当场解决,我们布置成了周末作业,大家可以向亲朋好友调查,也可以上网搜集,小组内可以共享资料。在搜集来的资料里,有名同学甚至在家长的配合下,在超市里调查了老酒的价位和销售情况,这种问题意识真是令人惊讶。所以老师既要提前预设在活动前的讨论中可能出现的问题,适当加以引导,又要有意识地发散孩子们的思维,激发他们对活动对象的深度思考。
二、活动中新生问题
引导学生探索问题意识是一种极特殊的能力,它不仅仅存在于活动前的准备期,还贯穿在整个活动中。因为接触到了新事物,看到了新现象,所以孩子们自然而然会有新的想法产生。这些想法可能不完全正确,或可能不太完整,也可能不够严谨,但是我们要保护这种勇于探索的精神,不能因为问题的缺憾而听之任之、放任不管。我们在酒厂的参观活动中,酒厂的王经理首先为我们介绍了老酒在中国和莱州的发展历史,对我们前期搜集的资料予以了肯定,同学们的情绪一下子就高涨起来了。我们参观了老酒的酿造过程,从洗泡、炒制、糖化,到发酵、压榨、灌装、储藏,整个流程有着严密的组织管理,对卫生和温度有严格的要求。在参观的过程中,每到一处,都要引导学生,不断地提出各种问题,比如说:米是哪里产的?洗米的水是自来水吗?要泡多长时间?为什么冬天不能制酒?炒到什么程度?什么叫糖化?要发酵多长时间?过滤装置有多少层?等到了酒窖时,同学们已经能够自己动脑,提出问题:老酒用什么瓶子储藏最好?储藏有什么要求?什么是湿度?当时的问题远不止这些,都是实地参观了以后当场生成的,有的问题很幼稚,也有的问题很深奥,但是他们都反映了孩子们的思维过程,我们可以从中看到孩子们在活动中从被动地接受厂长的介绍,听从老师的引导提出问题,到自己动脑提出问题,这一过程中,学生的问题意识得到了提升,对外界事物有了自己的理解和思考,真正达到了综合实践活动的目的。所以说问题意识不仅仅停留在活动前的准备时期。我们在活动中还组织了老酒知识抢答竞赛,赛后同学们写下了祈愿卡,亲手封好酒坛。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同学们看工人操作、听经理介绍、及时影像记录、亲自动手参与、动脑参与竞答,关键是能随时提出问题并获取答案,学生真正地参与到了活动之中,沉浸在活动中。就连家长们也纷纷表示: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们解决了问题,学到了知识,这种体验要生动鲜明得多,是读干巴巴的文字介绍所不能比拟的。
三、教学结果分析
明确活动价值通过上文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一部分问题能够在前期的调查中,通过资料搜集解决,这样的问题可以在活动中加以验证;还有部分问题,不能在前期解决,要让全体同学进行记录,以便在活动过程中进行探究;活动期间即时生成的问题,要尽量当场探究解决。这种亲身体验、亲自实践、自主活动,会深深地刻在学生的头脑中,学生作为主体积极地亲历具有教育性、创造性的活动,在主动参与过程中体验并审视自己的活动实践,解决已有问题,积累正确的经验,活动参与度会更高,在参与活动过程中主观能动性更高,在一定程度内保障教育效果。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进行中小学教育工作中,教师必须明确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开展对学生未来发展的重要价值,通过有效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能够使学生更为积极的参与课堂活动,在活动过程中学习相关知识,丰富个人情感,进而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具有更高的主观能动性,在一定程度内提升学生探究能力和学习能力,确保教育教学工作更好地满足现代教育需求,实现我国教育工作的进一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