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新课改下初中数学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作 者:丁德琼
(重庆市忠县中学校 404300)
大
中
小
摘 要:作为初中阶段教学中的重要课程,数学是一门基础性和应用性都很强的学科。对于多数学生来说,数学不仅是教材中的各种数字和符号,更重要的是能够锻炼他们的思维能力。因此,新课改下,初中数学教师应当在传授学生数学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引导他们形成数学思维能力。 关键词:初中;数学;思维能力
1、引言
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将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发展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度,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而不是单纯为了提高成绩而学习。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进行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就是让学生在感性人是的基础上,运用分析、归纳、比较和推理等多种思维形式,理解并掌握抽象的数学知识,并且能够运用已学知识对实际的数学问题进行推理和判断,以获取对数学本质和规律的认识能力。
2、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激发思维创造力
对教师和学生来说,初中数学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为了提升数学教学质量和效率,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教师可谓是用尽千方百计,但是收到的实际效果并不理想。很多学生的数学成绩在初中阶段一直得不到有效的提升,甚至对数学学习产生了厌烦、焦躁等不良情绪,究其原因,是学生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思想不够开阔,思维受到束缚,加上教师的教学缺乏形象性和生动性,导致学生无法更为透彻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进而导致成绩的下滑。
为了能够有效解决这个问题,初中数学教师应当转变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将学生的注意力牢牢锁定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使学生的思维围绕课堂教学内容而发动,引导学生形成科学严谨的数学思维,然后将这种思维落实到具体的学习过程中,实现对数学定理、公式等的活学活用,并且能够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例如,在学习实数中的相反数、倒数和绝对值时,很多学生能够很容易地记住教材中的公式,但是在做题的时候却不知如何实际应用,教师可以首先通过例题,让学生总结例题中的规律和结论,让他们自主探究所提出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可以发现实数的运用规律。这样就促进了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发展了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创造能力。
3、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创新
《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数学是人类生活的工具;数学是人类勇于交流的语言;数学能赋予人创造性;数学是一种文化。”初中数学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对学生来说十分空洞乏味。数学主要考察学生的抽象思考能力,如在面对几何问题时,学生的抽象思考能力并未得到全面的开发,甚至说他们在这方面的能力较为薄弱,这就导致学生跟不上教师讲课的进度。所以说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化、生活化对学生学习数学来说是十分有必要的。
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应当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结合起来,联系生活实际深入挖掘数学教材内容,结合教学内容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现象,引导学生去探寻生活中的数学,了解数学知识的由来,教会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方法,以实现数学教学生活化,以实际生活为奠基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如在学习“列方程解应用题”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计算生活中人或者车的相遇问题。这样生活化的应用题具有一定的趣味性,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又如,在学习《相似三角形》之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利用同一时刻人的身高与人影的比等于树高与树影的比,计算出树的高度,这个过程就是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的过程。
4、培养创新思维和能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4.1 学生缺乏主动性,教师占主体地位
在初中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多数学生都是在跟着教师的思路走,缺乏主动、独立的思考,面对数学问题时也不能进行积极思考,这就导致学生形成思维定式,在解题过程中也不具备发散思维,进而导致创新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迟迟得不到提升。实际上,学进行自主学习、自己构建知识框架的过程中就是一个高效的学习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学习到了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发展了创造性思维,摆脱定势思维的舒服,进而形成数学思维能力。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当注重发展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思考的能力,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
4.2 问题情境设计不合理,不利于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
在新课改的要求下,很多数学教师都吸收了创设问题情境的教学方式,却没有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究其原因,是教师在问题的设置上不够巧妙和合理,甚至提问只是一种形式,如在得出结论之后用“是不是”、“对不对”等这样的词语对学生进行提问,导致学生对这些提问产生不了任何兴趣,更谈不上积极主动地去思考问题,进而对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造成了严重的不利影响,导致数学课堂教学效率不高。
4.3 一部分数学教师的素质有待进一步提升
初中数学教师在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过程中,应当注意培养方式的运用,在课堂教学中,既应当注意数学知识的讲授,更要注重科学适当的引导,科学设计课堂教学的过程和环节,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指导,重点培养学生的能力,引导学生自主地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效果却并不理想,有一部分学生只是机械地模范教师讲解的立体,没有真正领悟题目的解法,这是教师设计的教学目标不具有科学合理性导致的。
5、结语
总而言之,新课改下的初中数学教学应当更加关注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和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初中数学教师应当结合实际生活,采用问题式教学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升他们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形成科学的数学思维。
参考文献
[1]周刚:探究对初中学生的数学思维培养策略[J].新课程(中学),2018(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