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有效提问——构建和谐数学课堂

有效提问——构建和谐数学课堂

作 者:赵绪朋 (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祝阳镇宋庄小学 271034)

 摘   要:提问是课堂教学中必然存在的环节,有效的提问能够让课堂变得更和谐民主,同时,和谐的课堂氛围也能够让学生更敢于提问,更善于提问。因此,我们作为教师,应该有效提问,以问启思,为构建和谐课堂氛围奠定基础。下面笔者就以自己对课堂提问的理解来探讨如何有效提问,构建和谐数学课堂。

关键词:小学数学;和谐课堂;有效提问
前言
课堂提问实际上是实现师生交往互动、沟通交流、理解与对话的重要手段,也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能力的重要途径,是构建和谐课堂氛围的有效保障。正如陶行知先生说过:“行是知之然,学非问不明”。课堂提问是组织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从某种程度上看,课堂教学的艺术也正是提问的艺术,课堂教学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必须研究课堂提问。
1、趣味性提问,调动热情,为构建和谐课堂氛围奠定基础 
  学生对学习的内容产生兴趣,才能激发自身潜能,集中精力于学习上,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创设趣味性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热情,让学生在快乐的基础上产生问题意识,在自主探究中解决问题,提高问题探究的效率。 
  比如我们可以在故事情境中提问。在教学《0的认识》时,笔者改编了《小猫钓鱼》的童话故事,引导学生在故事情境中探究数学问题。有一天,天气晴朗,小猫和妈妈带着渔具来到小溪边钓鱼。溪边的环境真好啊,淘气的小猫哪里还有心思钓鱼呢?只见它放下鱼竿,一会儿跑进草丛中抓小青蛙,一会儿又跑到花丛边抓蝴蝶,一会儿又追赶飞过的小鸟。很快,一个上午的时间过去了,小猫连一条鱼儿也没钓到,再看看猫妈妈,已经钓到了6条大鱼。接着,笔者问道:“小朋友,猫妈妈钓到了多少条鱼啊?你能用数字写出来吗?”学生写出6。然后,笔者又问道:“那么小猫钓到了多少条鱼呢?”学生:“没有鱼。”笔者追问到:“没有应该用什么数字表示呢?”这样,自然地引出了“0”的概念。 
2、准确性提问,紧扣重点,帮助学生快速掌握知识要点
  新课改以来,传统的“满堂灌”现象少了,教师们为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将提问作为激发学生自主意识的方式,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然而,在这一转变过程中,出现了另外一种不正常的课堂现象:大量的师问生答的“满堂问”现象。学生根本没有深入思考的时间,回答问题也只能是张嘴附和,学生的思维游离于课堂之外的现象仍然普遍存在。其实,提问在于“精”而不在“多”,有效的问题才能达成高效的课堂。 
  例如,在教学《梯形的面积》时,如何引导学生探究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是教学的重点。有的教师设计大量的问题,从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推导,再到梯形面积如何转化、转化后与原图形的关系等。这样的提问,充其量也只是教师思维的展现,而非学生的探究。其实在三角形的面积一课中,学生已经学习了图形的转化和推导。因此,教师可以设计这样的两个问题引导学生探究:同学们,利用前面学过的转化方式,我们可以将梯形转化为哪种已知的图形呢?根据转化后图形与梯形的关系,你能推导出梯形的面积公式吗? 
  如此,学生通过动手剪拼的方法,将梯形转化为已知的图形,再通过观察思考两种图形之间的关系,推导出梯形的面积,既烘托出一个和谐的课堂氛围,又能有效引起学生对已有知识的迁移,快速掌握知识要点。 
  3、启发式提问,注重问题的思考性,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数学是一门培养思维能力的学科,教师的提问不能以获得结果为唯一目标,要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设计有思维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拓展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提升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轴对称图形》时,笔者首先使用多媒体呈现了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图形,如大写字母Z、正方形、京剧脸谱、平行四边形、圆形,然后提问:“以上图形哪些是轴对称图形,哪些不是?”学生通过观察和画对称轴的方式,判断出正方形、京剧脸谱、圆形是轴对称,其他不是。接着,笔者又追问:“以上三个同样是轴对称图形,从它们对称的角度看有没有区别呢?”这样的问题,是学生事先没有料到的,但却非常有意义,于是引发了他们进一步深入的思考。经过探究,最后学生发现同为对称图形,有些有多条对称轴,有些只有一条,而有些可以有无数条,使学生深入地理解了轴对称图形的概念。 
4、因时提问,掌握好课堂提问的时机,让学生在和谐的提问中“学” 
  我国的大教育家孔子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他认为应该在学生“心求通而未得,口预言而未能”的时候设置问题,才是提问的最佳时机。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在课堂要细心观察,善于捕捉提问的时机,巧妙引发,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 
  比如在教学的重难点处提问。在教学中的重难点以及学生很难理解的地方提问,能有效促进学生积极思考,加深对知识点的深层次理解,唤起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加强此环节的重视程度。 
  又如在学生疑问点提问。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经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在学生疑惑不解的地方提问,给学生指明了探索的方向,能够有效引导学生进行积极探索,满足学生的探求欲,能够较好地帮助学生联系已有知识经验,发散思维,整合新发现,从而获得新的突破,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达到“问”恰恰是为了“不问”。 
结束语
  总之,提问是数学课堂的重要环节,提问设计是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体现。我们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围绕学生设计问题,以有效的提问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的思维向纵深发展,打造和谐高效的数学课堂。
参考文献
[1]卢梅.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探究[J].小学科学(教师),2012(01). 
[2]赵令芳.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小作家选刊(教学交流),2013(04). 
[3]王晓红.浅谈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J].读与写(下旬),20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