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试论阅读情感教学在高中语文课堂的作用

试论阅读情感教学在高中语文课堂的作用

作 者:张 晓 (山东省潍坊市高密一中 261000)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下称《课标》)对高中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强调素质教育,而情感教育就是有效落实素质教育的一条重要途径。而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十分重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态度、信念、情感和情绪,确保学生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

一、阅读情感教学在高中语文课堂中的作用
㈠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开展情感教育,可以丰富学生的情感,促使学生的内心更加成熟,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还可加深学生对阅读文章的理解和把握,促进阅读教学效果的提升。㈡加强师生之间的情感联系。在阅读教学中开展情感教育,可以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在学习以及交流中学会尊重他人,为教师了解学生情况提供便利,这有助于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㈢丰富教学内容。在阅读教学中开展情感教育,能够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丰富教学内容,提升教学活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学生的情感体验,从而促进阅读教学的深化。
二、阅读情感教学在高中语文课堂中实施的问题
㈠教师对情感尺度拿捏不准。在阅读情感教学中存在着两种问题,一种是“无心动情、考点至上”,一种是“情感泛滥、喧宾夺主”,这反映出的问题就是教师对情感尺度没有合理的把握。因受应试教育理念影响,部分教师觉得教师教学、学生学习都是为了应对高考,因而其在阅读教学中只注重考点的教学,对于考试不考的内容就粗讲或者不讲,凭借自己的教学经验删减教材内容,使得课堂教学中没有情感,只有记忆。还有一些教师太注重阅读教学中的情感元素,把阅读教学课当成了思想品德课,把情感教育作为教学的唯一目标,这样做也偏离了阅读课的主题。㈡教师的情感体验不真实。教师要确保情感教育有效,就需要自己先和教材编者、文本进行全面的情感交流,进而得出真实的、具体的情感认知。㈢教师的情感教学手段单一。一些教师认识到了阅读情感教学的重要性,然而面对高中生却会有不知道该从哪里入手的现象。在高中语文阅读情感教学中,缺乏合适的情感教学手段也是一种常见的问题。㈣教师过度使用多媒体。多媒体是一种有效的教学辅助手段,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升教学效率和效果。一些教师认识到多媒体的优势之后,就过度地在教学中应用多媒体,这样虽可以节省时间,也可直接讲解文本,但是却会影响学生在阅读中对文本的思考,限制了学生的想象。
三、阅读情感教学在高中语文课堂中的应用策略
㈠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课堂导入会影响到后续教学的效果。因此,教师要在课堂导入阶段采取有效措施,如借助直观形象、设置悬念以及创造情境等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借助直观形象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进而使学生积极地投入到阅读学习中,促进学习效率和效果的提升。比如,在学习《兰亭集序》时,教师可以用多媒体引导学生欣赏《兰亭集序》书法作品,让学生通过感受文字的外在美,来感受王羲之的哲思。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使原本枯燥的古文教学变得有趣,以此激发学生的审美情感。
㈡多种手段引导学生认知,丰富学生情感
⒈用教学语言感染学生。教师行业对从业者的语言能力有很高的要求,语言也是教师在教学中传递信息的主要方式。教学语言具有很强的艺术性,如果教师可以合理地应用,就可以展现出其独有的魅力。教师在教学中合理地应用直观语言,可以加深学生对阅读内容的理解程度,提升教学效果。比如,在《再别康桥》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声情并茂地为学生朗读,结合文章内容营造气氛。比如在开始时要营造静谧、柔和的氛围,让学生可以初步感受这首离别诗的情绪,接着教师用直观的语言去引导学生想象,让学生在脑海中想象这样的画面——夕阳下的康桥河畔,微风徐徐,杨柳依依,金色倒影在微波中摇曳生姿……想象是情感的基础,教师将抒情性语言传达给学生,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教师还可以用幽默、生动、合理的语言吸引学生的注意力。⒉让学生参与再现情感。要想成功地实现情感教育,教师也可以采用角色扮演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中的情感。学生为了获得教师及同学的认可,在准备阶段不仅会揣摩自己角色的情感,还会和对手角色进行对比分析,这就充分提升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加强了学生之间的合作。⒊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促进学生情感的生发。多媒体在情境营造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能让单一、枯燥的文本变得生动形象。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科学合理地应用多媒体,激发学生的情感,让他们积极主动地投入到阅读学习中。
㈢挖掘教材情感内涵,引发学生情感共鸣文章不是无情物,不管什么题材和内容的文章,其中都包含着一定程度的情感因素。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想有效地渗透情感教育,就要全面地对教材文章中的情感因素和内涵进行挖掘,把其中蕴含的抽象道理转化为学生可以参与的具体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在体验中产生情感共鸣,从而实现情感教育目标。
㈣注重课外阅读,丰富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  情感教育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项系统性、长期性的任务。因此教师仅在阅读课堂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还要将情感教育延伸到课外,让学生多阅读一些文章,逐步提升自己的文化修养,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也会收获积极的情感体验。例如,教师教完一篇阅读文章后,可以将和这一文章情感目标一致的文章和书籍推荐给学生,让学生利用课外时间进行阅读,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拓展他们的文化视野,进而实现情感教育的目标。
综上所述,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对学生开展情感教育,针对当前阅读情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的措施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和把握文本的情感,提升阅读教学的效果,从而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