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素质教育背景下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的实施

素质教育背景下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的实施

作 者:陈小莹 (江苏苏州工业园区新城花园小学,江苏 苏州 215021)

 摘   要:素质教育的发展,给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教学要求,也提供了更大的教育创新平台。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做好小学语文教学工作,积极利用生活化的教学理念去推进小学语文课堂结构的改变,有益于学生个人语文思维的形成。让学生在生活的大环境下积极学习语文知识,应用语文知识,促进语文教学与心灵发展的相通,才能让语文教育符合社会人才培养需求。

关键词:素质教育;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
前言
拘泥于语文课堂中的语文教育是不完整的,在生活化理念的支持下,做好小学语文教学的生活化改革,给学生提供学习与应用语文知识的平台,才能促进学生成为语言的使用者。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借助丰富的机会去落实生活化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建立生活化的语文学习理念,建立大语文观,才能推进语文教育的进步。
一、创设生活化学习情境,落实生活化教学
创设生活化的情境,对于生活化教学理念的落实极为重要。在打造生活化小学语文课堂的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创设情境。利用情境的创设给学生真实的学习体验,让生活中的多种元素真真切切的走入小学语文课堂。语文课本中的知识以及教师在课堂中所传递的语文学习技巧,都来源于生活,也应当回到生活中去。在创设生活情境时,教师要关注小学生身边的点点滴滴,让学生利用自己熟悉的事物去学习,从生活走进语文世界,让语文学习发挥出无穷的魅力。
比如在讲解《花的勇气》这一课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读懂课文,通过阅读的方式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能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品味作品中的浓厚感情色彩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含义深刻的词句意思,在语言中感受到花的勇气的真正含义。在课堂开始环节,教师可以先利用“花”与学生展开讨论,通过师生之间的互动创设良好的生活化情景。如提问学生“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会看到花,你看到的花是什么样子的?看到花的时候会想到哪些词语?”学生们面对这样的问题,能够快速回忆自己的生活经验,说出牵牛花、牡丹花、月季花、玫瑰花等,想到美丽、百花齐放、花团锦簇等词语。在这样的互动中,生活化元素融入到课堂中来,而教师也得到了必要的信息,那就是学生经常将花与美丽、鲜艳、芬芳迷人、娇小可爱这样的词语联系在一起。但今天要学习《花的勇气》,教师可以结合课本内容给学生播放一段有关于花朵成长与盛开的快镜头视频,让学生了解每一朵鲜花盛开背后的努力。在生活化情境下带领学生去阅读,能够让学生感受到作者在文章中传递的敬畏生命,热爱生命的情感。
二、拓展生活化学习空间,落实生活化教学
在利用生活化教学理念组织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学习空间的拓展。从传统的课堂学习转换为课内课外结合式学习,有利于小学生开拓眼界,更能让语文教学的外延与生活结合起来。在教学过程中利用生活中的教育资源,促进课内外结合,校内外融合,学科之间的交融,能够让学生在更广大的平台上接触语文知识,应用语文知识。引导学生通过学习走向生活,在生活实践中获取语文知识,能够帮助小学生转变语文学习观念。
如在学习《把铁路修到拉萨去》这一课时,教师要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挑战极限、勇创一流的青藏铁路精神,感受建设者勇克难关、顽强拼搏的英勇气概。在了解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所遇到的困难时,学生能够感受到每一位参与者的英勇气概。这样的学习内容,虽然贴近生活,但并不贴近小学生的个人生活。因此,教师要利用学习空间的拓展,带领学生到铁路博物馆等,去参观了解我国铁路的发展以及铁路修成的各项困难。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做社会实践调研活动,让学生了解当地铁路或者当地交通的发展情况,鼓励小学生到铁路部门,去参观、去访问。或者到图书馆,去借阅铁路建设相关的报刊,国家交通发展的杂志等。让学生通过各种方式,在实际生活中获取更多的铁路信息,有助于小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拓展个人见识,实现语文学习新突破。
三、创新生活化教学过程,落实生活化教学
教学过程对于学生的学习体验有着重要的影响,要完成教学目标,促进素质教育理念的落实,教师就要关注教学过程的改革。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生活化的学习过程中感悟生活,促进语文教学过程的生活化。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学生生活体验的强调与调动,让学生在生活化的教学过程中积极吸取语文学科知识。
如在讲解《乡下人家》这一课时,教师要引导学生了解田园生活。那么,从学生的生活入手,利用生活化的教学过程,让学生自然而然地接触阅读文章,就成为生活化教学的重点。在教学开始时,教师可以利用贴近生活的图画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通过自然环境的展示,拉近学生与乡下生活的距离。也可以利用学生的读书经验,让学生说一说他们在自己读过的书中所遇到的田园生活的概况。还可以鼓励小学生通过画简笔画的方式,将他们观念中的田园生活画出来。这些小活动,都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生活化的学习过程,就是要利用学生能够在生活中做的事情,促进学生关注学习内容。在学生将自己的关注力放在田园生活之后,教师再引导学生去阅读课文,了解文章中所描述的乡下人家,促进学生感受语言的优美,乡村生活的美好,体会作者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之情。
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的个人教育理念对于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实施有着重要影响。素质教育背景下,接纳生活化的教育理念,并从实际出发,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中获得更多语文知识并收获越来越多的生活化经验,能够促进学生丰富语文知识,重新审视生活。用学科教育影响学生的生活审美,在教学中力求师生共同发展,才能促进语文教育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吕建忠.浅析对小学语文教育生活化的思考[J].速读(上旬),2018,(11):60.
[2]李娟.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生活化模式[J].速读(中旬),2018,(10):69.
[3]谢新城.小学语文教学生活化浅析[J].速读(上旬),2018,(10):94.
[4]李彩虹.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实践思考[J].考试周刊,2018,(7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