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管理科学>>创新视角下的高校图书馆服务

创新视角下的高校图书馆服务

作 者:张秀兰 (菏泽学院郓城分校,山东 郓城 274700)

 摘   要: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高校教育面临着新的形势,高校图书馆要顺应时代发展要求,创新服务模式,从而为师生提供更多、更好地服务,为国家输送更多优秀的人才。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服务
党的十九大的胜利召开,标志着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新的时代要求高校必须与时俱进,在此背景下高校图书馆要顺应时代发展要求,创新服务模式,从而为师生提供更多、更好地服务,为国家输送更多优秀的人才。
一、注重个性化,提升服务有效性  
为满足师生各方面的信息需求,图书馆要根据自身资源,发挥咨询人员对文献和数据库熟悉的优势,组织咨询专家队伍,采取一一对应的服务方式,为读者提供个性化服务。读者只要在图书馆网页上下载并填写“个性化服务需求表”后发邮件给图书馆,图书馆会在规定的工作日内,指定专门的图书馆员,与服务对象进行沟通和交流,从文献查找、信息收集、资料推荐等角度提出参考意见。也可以就专门数据库使用或特定专题文献收集给读者进行个别或集体辅导,这些个性化服务都实行免费服务。
二、组织咨询活动,了解师生需求
我们学校图书馆经常就读者最关心的问题进行读者问卷调查,并对调查问卷进行统计分析,形成调研报告,为图书馆的发展与建设指明方向。 图书馆各个分馆还通过座谈会,听取读者对图书馆藏书建设、服务等方面的意见、建议;组织综合现场咨询、流通专题、原文传递等多种形式的咨询活动日,为读者解答咨询问题。举办数十次有关图书馆基本概况和常见问题解答、馆藏资源和电子资源利用、文献全文获取及文献传递、应用查新技术、向高品质期刊投稿等深层次专题讲座。此外,还建立了专门网站,制作了图书馆各种数据库和数字资源介绍的活页,加强图书馆资源和服务宣传。
三、做好馆际交流,增加图书资源 
为适应图书馆合并运行的需要,学校引进先进的图书馆集成管理系统,实现分馆图书的通借通还服务,读者只要通过书面方式、email、网上递交中的任一种向图书馆发出馆际互借请求,即可到借阅从其他分馆调运的图书。
四、开展免费服务
学习借助于图书平台开通“图书馆手机短信服务平台”,读者只要通过该平台注册自己的手机号码,即可在图书到期前规定的期限内收到借书到期的短信提醒信息,在预约图书到馆的时间内收到提醒短信,以便及时到图书馆办理借、还书手续。手机注册与短信接收服务对本校师生均免收费用;开展原文传递免费服务。图书馆工作人员根据读者的需求,通过传真、复印邮寄或e-mail电子文本等形式,为读者获取其他图书馆的文献原文的服务;为让读者更好地感受图书馆数字化,鼓励读者利用图书馆各种数字资源,图书馆推出电子阅览室的“免费开放日”活动;学生通过手机或任何一台加入校园网的电脑,都可预约图书馆的座位。学生只需在系统里输入自己的借阅证号码,便能进入选座界面,整个过程不到10秒,以便利的移动服务吸引学生走进图书馆。
五、加大网络服务
图书馆是学生获取课堂外知识的主要场所。随着信息化和网络化的发展,学校图书馆的发展由馆员为主导向学生行为为主导过渡。随着移动终端技术和智能手机的迅速发展,移动学习成为一种必然趋势,这种趋势在高校中表现尤为明显。山西大学商务学院图书馆主动应对这样的挑战,将服务从实体服务转变为网络服务。预约成功的学生,拥有预约座位规定的使用时间,时间到达后还能续约。座位预约系统,提升了图书馆自习室的使用效率,也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养成诚信习惯。学校图书馆平台还设有“查询”“图书检索”“公告”“意见反馈”等栏目。学院的师生利用智能手机,通过该平台可以随时随地查询本人的借阅信息,办理续借图书手续,查阅馆藏书目,及时反馈意见和需求,了解图书馆动态、新书通告等。
六、做好信息深加工
图书馆传统的粗放型管理和服务模式,已不能适应数字化、网络化时代的要求,广大师生网络化、集成化、定制化的需求正在日益增强。传统服务要创精品,网络服务要创特色。学校图书馆要充分发挥图书馆对数字化资源的组织、加工、管理职能,建立以师生需求为导向的文献资源整合,并实现管理服务的创新。学校图书馆积极搜集整合优质网络资源,内容包括图书、论文、教案、课程、大纲、习题、试题等,满足了数字环境下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的改革以及学生自主学习的需要,可以帮助师生高效地获取有价值信息。正是图书馆在信息深度、广度、时效、服务内容、服务方式、获得途径等多个信息空间维度上,搭建图书馆多维信息服务平台,实现了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创新与发展,为广大师生提供方便、快捷、多样化、深层次的随时随地的信息服务。
综上所述,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高校图书馆要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积极创新服务方式,注重个性化服务,增强服务的准确性,要积极组织咨询活动,了解师生需求,就读者最关心的问题进行读者问卷调查,并对调查问卷进行统计分析,形成调研报告,为图书馆的发展与建设指明方向,要做好馆际交流,增加图书资源,借助于现代化的图书平台,实施多项免费服务,为广大师生开展各种实实在在的服务,学校图书馆要充分发挥图书馆对数字化资源的组织、加工、管理职能,建立以师生需求为导向的文献资源整合,并实现管理服务的创新。
 
参考文献
[1]张冬梅.基于智库视角的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研究. [N].《科技与创新》 2017年21期.
[2]大连理工大学图书馆馆员李晋瑞.高校图书馆应为弱势群体读者提供服务[N].中国出版传媒商报;2013年.
[3]余如波.高校图书馆对外开放 “门槛”为何难降低[N].四川日报;2013年.
[4]本报记者 杨频萍.高校图书馆“卖座位”引热议[N].新华日报;201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