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新课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问题与策略
作 者:曲志平
(山东省荣成市三十一中学区 264300)
大
中
小
摘 要:本文在对新课程理念与小学数学作业进行概述的基础上,分析了现在作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并通过实例提出了对于小学数学作业进行优化设计的策略,以期为促进学生们的思维发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新课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
1、新课程理念与小学数学作业设计
1.1 新课程理念提倡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多元化发展
新课程理念倡导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将教学氛围营造的积极活跃,引导学生、教师的思维在校园内得到碰撞,迸发出耀眼的火花。数学学习的过程是一个将未知变为已知的过程,只有引发思维的碰撞,才能让孩子对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入和透彻[1]。在学习中遇到的挑战,正是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开阔思维的重要机遇。为了解决问题,学生可以通过多种手段和途径分析搜集相关信息,激活头脑中的知识储备,尝试将有关联的知识运用起来。这种学科间的相互沟通,再加上所学知识与生活经验的相互应用,对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以及综合素质的培养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1.2 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意义
小学数学作业设计有助于我们在新课程改革的教育背景下的教学改革方面的实践。并且在教学时要有勇于创新的精神。数学教学过程中的复杂性,多变性,这些都是教师实践过程中不断创新的体现过程[2]。所以教师应当深入了解教材,准确把握教学的目标,确定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教师在授课中做到胸有成竹,全面有效的向学生传授知识。这样让学生感到学习的快乐。再加上课下作业设计的游戏化、生活化、发展性等有效手段可以让学生体验到小学数学的有趣,并主动参与到作业中去。
2、小学数学作业设计存在的问题
2.1 作业内容过于呆板
只注重对于当天课堂涉及的短时的数学新知的考察,忽略了学科课程标准规定的范围及深度,并不利于学生智能的开发[3]。不顾学生身心发展特点而盲目布置数学作业,久而久之,部分学生因为题目死板而缺失了刚开始对数学的好奇。
2.2 作业设计单一
现如今,小学数学作业的布置大都限定于书面,选题缺乏趣味性,题目不具有代表性。书面形式的作业利于批改,但是小学数学的老师们往往忽略了学生们的实践操作能力。单一、死板的小学数学作业设计会固化学生思维模式,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不利于培养学生多角度看问题的思维,更不利于小学生数学方面的钻研能力的提升。
2.3 作业设计缺乏个性化,评价标准过于绝对化
小学数学作业设计没有注重学生的身心发展及个体差异,学生的思维是多变的,随着年龄的增长,看问题的方式会改变,每个学生的思维发展,是不尽相同的。步调一致的地进行数学课后作业的练习对一些学生来讲的确浪费了大把提高个人在此学科上的时间,不利于个人在数学学科方面的深造。
传统模式下教师在设计数学作业时,不管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与基础如何,只要学生作对布置的作业就代表了对此部分的知识学会了,并采取单一的评价方式,评价标准过于绝对化,从而忽略了教学评价的激励作用。
3、小学数学作业设计优化策略
3.1 根据作业的目的进行设计
3.1.1 巩固所学
数学作业练习设计要体现学以致用,就在需要教师合理、精心设计相关学习内容的课后练习。作业的真正目的并非只是单纯的考查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熟练程度,而是巩固所学,诊断出是否能依据所学的知识,掌握的方法去解决一些真正的问题。以此做到“活学活用”而非“死记硬背”。
例如:一年级《几时与几时半》教学后同时结合学校的行规教育我们会管理,学会管理自己的时间,合理安排。设计主题为:“我的周末时光”作业,请学生以图文并茂的形式来展现自己周末的安排,再以画钟面的形式巩固此知识点的运用,如图1所示:
图1 学生学习《几时与几时半》后的作业“我的周末时光”
3.1.2 综合运用
综合运用数学作业应架设起学-用之间的桥梁,作业设计的形式如促使学生多动手操作,这就是教学共同追求的“学以致用”。有些作业虽然来源于生活,但这些内容由于受着“时间”、“空间”的多方局限,再次展现在学生面前显得离学生自己就的生活较远,如果教师能有针对性地对教材中的练习进行再改造,便可以使原有的练习为之妙用。
例如:用数方格或者相似几何图形来灵活估测自己的手和脚的大小,有的学生和小时候手脚印大小作对比。这样学生便对用面积估测方面有了进一步实践应用的空间(如图2)。学生不单单是课本知识的书面练习,更能联系生活,运用于实际生活之中。
图2 学生利用不同的方法求自己6岁和12岁时不同时期的脚印面积
3.2 对作业的形式进行优化设计
3.2.1 合作型作业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的合作精神与能力是重要的培养目标之一。学生面临的作业更多的是探究性作业,作业过程需要学生之间密切合作。我们可采用集体协作式的形式,让学生与学生、学生与家长、学生与老师相互切磋,共同完成作业。
例如:针对小学五年级毕业班这么一个特殊的学习阶段,“复习”成了常规教学:整理各类各级知识点,复习,练习,复习旧知,巩固要点。可以设计这样一种合作型的作业:编写《数学小宝典》,是学生开展小组合作,把五年内所学的数学知识点进行梳理,并且归类、整理乃至补充及修正,汇编成一本小小的“数学辞典”。学生在细细品读自己收获的丰硕成果之际,还提笔写下了自己的感受,更有家长们在目睹这次有趣又有意义的作业之后,写下了赠言和评价。
3.2.2 长作业
传统的短作业重点关注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而与之相对的现代化长作业则更关注学生能力的发展,注重将学生的学习与生活相联系,以学生的兴趣为中心,以提高学生各方面综合素养为目标。可见,长作业在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方面有其重要的价值。
4、结语
在我国未来的教育发展中要不断的创新和改革,使小学数学作业让学生有效学习、快乐学习为基础。在新的教育理念下小学数学作业的设计对于教师队伍是个新的挑战,但同时也是个自我提升和学习的重要过程。目前小学数学作业设计还是个新的课题,但如果能够坚持通过像本文这样的作业设计优化的实践研究,在长此以往的数学课程推进之下,坚信学生逐步成为乐于创新,富有个性的儿童,对于教师如“教”和学生如何“学”这两方面都引发了极大的改变,化教育、教学于无痕之中。
参考文献
[1] 陈艳.新课改视域下小学数学教学方式的优化[J].求知导刊,2017,(13):67.
[2] 陈友通.运用生活化教学策略 优化数学课堂 [J].文理导航,2016,(09):41.
[3] 陈玉兰.让学生在生活中找数学、学数学、用数学[J].吉林教育,2017,(07):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