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枇杷树下 经年旧梦
作 者:钟灵秀
(山东省泰安第一中学 271000)
大
中
小
归有光曾于《项脊轩志》中写到:“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今已亭亭如盖矣。”这是漫长年岁过后,他对旧年时光与故去妻子的怀念。初读读到此句,《项脊轩志》便成了我最喜欢的一篇古文。于是,梦回枇杷树下,我望见了那些远去的经年旧梦。 楔子
“年岁过,霜降后,碾入半碟墨。听你说,故事中的离与和。灯花落,红蜡凝固在,卷角那一折。那一折,写的可是你和我。”
1、温庭筠与鱼玄机——此去经年,了无牵挂
“宁同万死碎绮翼,不忍云间两分张。”李白曾于《白头吟》中如此写道。不知为何,每每读到此句,总会想起温庭筠与鱼玄机的故事。
鱼玄机十二岁那年,拜师于温庭筠,那一年,她还是鱼幼微。坊间传言,鱼幼微曾在家中种过三棵柳树,那三棵柳树的名字,是刻于她心头的“温”、“庭”、“筠”。
多年后,温庭筠离京,鱼幼微遇见李子安,可李子安因惧怕妻子裴氏,弃了幼微。从此后,这世上没有了鱼幼微,只剩下咸宜观的鱼玄机。
晚唐咸通十二年,鱼玄机误杀侍婢绿翘,杀人偿命,被押往法场。此时,温庭筠已于多年前病逝。我猜鱼玄机赴法场的那一刻,仰望蓝天,想的大概是若干年前,温庭筠闲坐圈椅,指着江边的柳树,对年少的幼微说:“以柳为题,赋诗一首如何?”可是,终究是回不去了。
“也许此去经年忘了也罢,只不过是一句了无牵挂。”
鱼玄机等了温庭筠一生,温庭筠对鱼玄机究竟是何种感情?我想,温庭筠的答案大概都藏在了那句“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和那首《诉衷情》中吧。
那一天,鱼玄机奔赴刑场,那场咸通年间的旧梦终醒,经年不回。
温庭筠种下一棵枇杷树,鱼玄机奔赴法场之年,那树已亭亭如盖。
2、杨过与郭襄——风陵渡口误终身
金庸在《神雕侠侣》中描写过这样一个人物:古灵精怪,性格像极了外公黄药师,人送外号“小东邪”她便是郭靖与黄蓉的小女儿——郭襄。
郭襄十六岁那年,在风陵渡口遇见了一个蒙面人,那蒙面人给了她三根金针,可以实现她三个愿望。她第一个愿望便是要蒙面人摘下面具。当那张脸庞映入郭襄眼帘时,她动心了。从此,记了那人一辈子。那蒙面人便是杨过。这个场景,便是金庸迷们所说的“一见杨过误终身。”
人人皆知,郭襄用最后一根金针,是要杨过好好活下去,不要跳崖。可她终究不及小龙女在杨过心中的地位。命运弄人,到最后郭襄从杨过那里得到的也不过一句“咱们就此别过。”
许多许多年后,郭襄隐居峨眉山,开创了峨眉派。我想,那时的郭襄于峨眉山,应该会想起,十六岁那年,杨过送给她的,襄阳城的那场烟花。
“我路过山时,山不说话;我路过海时,海不回答。小毛驴滴滴答答,倚天剑伴我走天涯。人们都说我爱杨大侠,才在峨眉山上安了家,只是峨眉山上的云和霞,像极了十六岁那年的烟花。”
也许,在江湖的某个角落,杨过也会忽然想起,风陵渡口那个古灵精怪的女子。
那一天,杨过带着小龙女浪迹天涯,那场襄阳城里的旧梦终醒,经年不回。
杨过种下一棵枇杷树,郭襄于峨眉山安家之年,那树已亭亭如盖。
3、沈复与芸娘——浮生若梦,为欢几何
林语堂曾这样评价一个女子,说她是“中国文学史上最可爱的女人”这就是沈复笔下的妻子芸娘。
少年时,沈复初见芸娘,惊叹于她的才思,满心是她,无法释怀。于是对母亲说:“若为儿择妇,非淑姊不娶。”于是陈淑珍嫁了沈三白,少年夫妻,令人羡慕。
青年时,二人四处游历,芸娘身着男装跟在丈夫身侧,扬州各地被他们游了个遍。他们一同与友人相聚,感受着闲云野鹤般的快乐。
可是好景不长,中年时,沈家频遭变故,芸娘因给沈复求了一个妓女做妾,被公婆嫌弃。芸娘与沈复一同颠沛流离,历尽坎坷。饥寒交迫中,芸娘病故,沈复悲痛欲绝,后与友人四处游慕。
46岁那年,沈复写下《浮生六记》,书中字字句句,皆是对妻子芸娘的思念。不久后,沈复病逝。三白与淑珍,终于,天上见。
“我隔镜细观我,半生快活,半生坎坷萧索。恩爱两不疑,最惹天妒,狠将风月催命如纸薄。”
也许来世,真如《浮生六记》中所写得那样,陈淑珍做男子,沈三白为女子,与她相认。
那一天,沈三白写完《浮生六记》,那场鲜衣怒马少年时的旧梦终醒,经年不回。
芸娘种下一颗枇杷树,沈复写《浮生六记》那年,那树已亭亭如盖。
4、张学良与于凤至——夜半烛凉,添上一寸光
那一年,东北张府,红烛满院,荣禧堂前皆是来庆祝之人。那一年,张作霖之子张学良娶了大他三岁的于凤至。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即使对这个女子没有丝毫的感情,也不得不将她娶回家。而对于于凤至来说,这个男人便是她一生的依靠,于是新婚之夜,她对他说出了:“汉卿去哪,我去哪。”
我想,张学良大抵也是喜欢过于凤至的,至少在赵四小姐出现之前是这样的。
很多年后,张学良遇见了赵四小姐,两个人很快便情投意合,定了终身。可张学良忘了,于凤至仍然是他的妻子。据说,张学良与赵四小姐求了于凤至许久,最终让于凤至答应了张学良迎娶赵四。
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发动西安事变,逼蒋抗日,1942年被蒋介石囚禁于台湾。
世人皆知,张学良囚禁台湾时,是赵四小姐陪伴左右。张学良与赵四小姐的爱情也被传成佳话。那场故事里,没有于凤至。
1990年,于凤至在美国去世,直到离开,她也未能与张学良见最后一面。
后来我想啊,霜雪粘满头,也算是白首。
“昏黄烛火轻摇晃,大红盖头下谁彷徨,流泪的花和荣禧堂,静静放在一旁。又一年七月半,晚风凉,斜阳渐矮只影长。这场故梦里,孤桨声远荡,去他乡遗忘。”
张学良一生有过三段婚姻,他爱过谷瑞玉,爱过赵四小姐,而对于于凤至,他除了名分,什么都不曾给他。后来啊,据世人说,于凤至死后,张学良到坟前祭拜,说了一句:“生平无憾事,唯负此一人。”
那一天,张学良终被释放,那场大帅府里红烛满堂的旧梦终醒,经年不回。
张学良种下一颗枇杷树,于凤至离去之年,那树刚刚长大;张学良被释放之年,那树已亭亭如盖。
我的梦醒了,那些经年旧梦又再次远去。不知道归有光的项脊轩中,那棵枇杷树是否依然亭亭如盖。也不知道,那些让世人遗憾的故事,又是否真实。只知道,枇杷树下,那些旧梦依然留存完好,等待启封。
“坟前相思长,生死两茫茫,若我遵道法,梦里拥琳琅。若不是你辞世别,吾半生未觉凄惶。”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今已亭亭如盖矣。”
尾声
“年岁过,梦里有,雾深看不破。与你说,戏文中的离与和。灯花落,白蜡凝固在,卷角那一折。台本和,恍然又过了惊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