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南沙区初级中学肥胖学生耐力素质调查研究

南沙区初级中学肥胖学生耐力素质调查研究

作 者:赵日辉 (广州市南沙万顷沙中学 510000)

 摘   要:为提高中学肥胖学生耐力素质,本文通过20米往返跑项目对南沙区初级中学肥胖学生耐力素质进行调查,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南沙区初级中学肥胖学生耐力素质较差。基于这一现状,本文提出开展分层次教学、营造良好校园环境、鼓励肥胖学生自主锻炼及丰富耐力训练手段等对策,以促进中学肥胖学生耐力素质的提高,使其达到体质健康标准。

关键词:南沙区;初级中学;肥胖学生;耐力素质;调查;对策
在机体各项素质中,耐力素质是为机体长时间工作或运动却不疲劳的能力,是对机体循环、呼吸以及运动系统方面功能状态的综合体现,同时也是对体质健康状况于劳动工作能力进行衡量的基本因素之一。[1]青少年时期正处于身体素质发展关键阶段,耐力素质是对其体质状况与健康水平加以反映的关键指标。但近年来,我国青少年耐力素质逐年降低,尤其在肥胖青年少群体中尤为明显。当前国内外关于青少年耐力素质的研究虽然不少,但却极少涉及肥胖学生耐力素质的研究。而从我国国民体质监测报告可知,当前青年少学生中肥胖检出率持续上升,尤以中学阶段肥胖学生较多,肥胖学生普遍耐力不足,耐力不足又会导致其运动量少,加剧肥胖,形成恶性循环,因此,如何提高中学肥胖学生耐力素质,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2]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根据我国肥胖工作组制定的中国学龄儿童青少年(7~18岁) 肥胖筛查体重指数值对南沙区初级中学肥胖学生进行筛查,随机从万顷沙中学、大岗中学、珠江中学、横沥中学等十多所学校的初一、初二、初三各年级分别选取50名肥胖学生,将共150例肥胖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同时随机从初一、初二、初三各年级分别选取50名健康学生,将共150例健康学生作为对照研究对象。
1.2方法
1.2.1耐力素质测试方法
耐力跑是是对耐力素质进行反映的重要指标之一,本研究选取20米往返跑项目作为耐力素质测试方法,对Leger测试方法加采用,受试者完成准备活动后开始进行20mSRT测试,当其完成一次20米单程跑后记录1 lap,当其完成一次20米往返跑记录2laps,并以此记录标准类推。                  
1.2.2统计学方法
对统计学软件spss20.0加以应用,对两组研究对象20米往返跑成绩进行比较,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调查研究结果
调查结果显示,在20米往返跑成绩上,肥胖组学生明显不足健康组学生,两组成绩间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详见下表1。
表1两组学生在20米往返跑成绩方面的比较(lap)
 
3、提高肥胖学生耐力素质的对策
从对南沙区初级中学肥胖学生20米往返跑调查来看,相较健康学生,肥胖学生耐力素质明显比较差,需要南沙区初级中学加强对肥胖学生耐力素质的重视。为了提高南沙区初级中学肥胖学生耐力素质,可从以下几点入手。
3.1开展分层次教学
因中学阶段肥胖学生自身素质与健康学生有一定差异性,体育教师在开展体育教学与训练的过程中,必须对肥胖学生的实际情况形成客观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开展分层次教学。在依托教学大纲要求针对所有学生进行相关基础训练的同时,教师还应针对肥胖学生展开专门性练习指导,保证肥胖学生能够在独立的发展空间中对自身耐力素质不断提升。在教学效果的检测方面,除了关注所有学生成绩外,教师还应格外注重肥胖学生的训练效果,及时发现肥胖学生训练过程中的问题,充分发挥分层教学的效果。[3]该种教学模式,立足肥胖学生差异性,使人本理念更加深入,也有助于提高肥胖学生对自身耐力素质提升的信心。
3.2营造良好校园环境
对舒适宽松的环境进行创设,有助于缓解肥胖学生在耐力训练过程中的心理压力,促进其对耐力训练恐惧的减轻,推动其将压力转变成锻炼动力。如进行跑步训练时,对于枯燥的跑步内容,教师可设计各种图形路线,使学生在跑步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到跑步的趣味性与知识性等,从而达到在肥胖学生耐力素质培养方面的推动作用。
3.3鼓励肥胖学生自主锻炼
对于肥胖学生来说,体育锻炼属于不小的挑战,学生积极性普遍不高。为此,教师在日常训练中,必须给予肥胖学生更多的鼓励,通过“不错”“有进步”等语言来激发肥胖学生的信心、教师还可搜集肥胖人士体育训练视频、资讯等,对典型事迹进行介绍,鼓励肥胖学生进行自主训练,只有肥胖学生具备了训练自主性,才能使其耐力素质训练发挥更有效作用。
3.4丰富耐力训练手段
耐力训练是相对单调和枯燥的训练,肥胖学生本身耐力素质就相对较差,往往不愿意进行耐力训练,对耐力训练兴趣不高。为了提高肥胖学生耐力训练兴趣,教师可积极运用一些辅助项目展开耐力训练,丰富耐力训练手段。如在跳绳运动中,教师可采用自由发挥及有氧、无氧跳绳法,让肥胖学生根据自身爱好进行跳绳,放松对跳绳的限制,允许学生可以采取喜欢的姿势展开联系,激发肥胖学生参与训练的兴趣。[4]关于有氧、无氧耐力跳绳练习,主要指教师可对一定时间与练习次数进行规定,初期可以少一些,逐渐对运动量与时间进行增加,在循序渐进中培养肥胖学生耐力素质。在丰富合理的训练手段下,才能找到适合肥胖学生训练的最佳办法。
4、结语
通过对南沙区初级中学肥胖学生耐力素质的调查研究,可以看出,当前南沙区初级中学肥胖学生耐力素质相较健康学生较差。南沙区初级中学必须提高对肥胖学生耐力素质的重视,通过开展分层次教学,营造良好校园环境以及鼓励肥胖学生自主锻炼和丰富耐力训练手段等,积极提升肥胖学生耐力素质。
参考文献
[1]李晓卉,马军,王海俊,等.中国10~17岁中小学生耐力素质影响因素分析[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13,47(8):700-706.
[2]白彩琴,杨杰,王斐.运动对超重、肥胖学生体重与循环机能的影响[J].湖北体育科技, 2017,36(1):73-76.
[3]李长龙.体育教学中如何科学发展中学生耐力素质[J].魅力中国,2017(26):202.                      
[4]段德键,廖上兰.力量耐力和有氧耐力训练在青少年减肥中的应用[J].贵州体育科技,2017(1):5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