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电视媒介对幼儿成人化的影响

电视媒介对幼儿成人化的影响

作 者:张 丽 (浙江诸暨市陶朱街道中心幼儿园 311800)

 幼儿本是“天真烂漫、可爱无邪”的代名词,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现代化进程越来越快,信息传播途径越来越广,在这种大环境下,幼儿正在朝“成人化”方向发展。语言成人化、举止成人化、思想成人化,那些本该单纯天真的孩子一个个变得古灵精怪,人小鬼大。这些“小大人”常常“语不惊人死不休”,让身边的大人都十分讶异。电视媒介是引起儿童成人化的一个重要因素,它通过视觉图像向儿童传递成人领域的生活,让他们窥探到成人世界的不同,然后开始模仿成人的说话方式、生活习惯,思想上也进入“早熟”状态。

一、电视媒介下的幼儿成人化现象
卢梭认为在人生的秩序中,童年有它的地位,应当把成人看作成人,把孩子看作孩子。他提出要尊重童年的独特价值,极力主张“自然在需要儿童成为成人以前,儿童就是儿童。”从而建立、发现了童年的概念。童年指的是生理上自然存在的一个年龄阶段,或者说它是随着现代科学特别是生理学、心理学的发展而被确定的一个概念。生的秩序中,童年有它的地位,应当把成人看作成人,把孩子看作孩子。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儿童成人化正在使“童年”这样一块绿洲日益沙化,童年的边缘在日益缩小。儿童成人化指的是儿童在思维、心理、语言及行为等方面超越了其实际年龄及生理界限,表现出的近似成年人的倾向和特征。在电视媒介的作用下,儿童出现早熟现象,而且这种现象已经越来越普遍。不仅表现在语言上、行为上,甚至在思想上。儿童成人化正成为一种值得关注的现象走进我们的生活。电视媒介影响幼儿成人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语言成人化
 “郁闷”、“伤不起”,这本是现代年轻人口中的流行词汇,而眼下,三五岁的孩子也拿它们当口头禅。电视媒介为了迎合大众的娱乐需求,时常引入一些时下流行元素,幼儿正处于学习和发展的阶段,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强,常常会学习电视中的新词汇,尤其是出现频率较高的词语。但是他们的认知能力有限,对于语言的理解存在片面性,甚至是完全不明白词语的意思,照单全收,因而常常语出惊人。对于一些有消极影响的词语,例如“尼玛”、“坑爹”,他们也不加甄别的学习模仿,认为只有把这些流行词汇挂在嘴边才时髦、有个性。此外,很多儿童满口“大人腔”,在饭桌上学着大人敬酒,说一些“祝生意兴隆、财源滚滚”之类的客套话,失去了本该有的天真和单纯。
(二)行为成人化
幼儿处于成长阶段,人生观、价值观尚未成行,他们的行为更多的是来源于模仿。随着电视媒介的广泛扩散,它对儿童行为举止的影响越来越大。由于电视节目的成人化,幼儿通过观看电视人物的装扮,模仿他们涂指甲油、染头发,越来越注重外表。年轻的父母也趋向将孩子打扮得光鲜亮丽、花枝招展。童装店为了迎合市场的需求,销售一些“哈日”、“哈韩”的服饰,破洞牛仔裤、骷髅印花T恤,亮片装饰,令人跌破眼镜。
(三)心理成人化
由于思维发展存在局限性,儿童通常都是模仿力极强的,不会考虑和理解其他人的感受,往往缺乏自我约束能力,学习电视中的一些成人化表现,要求别人满足自己的心理需求。在电视媒介的影响下,有的小朋友学会了“谈情说爱”,知道什么是女朋友,什么是爱情,有的甚至还想和哪个异性同伴结婚。
二、降低电视媒介对幼儿成人化消极影响的策略
(一)督促媒体增强社会责任感
媒体是一个传递信息的平台和载体,它以传话筒的形式将信息传递给受众,电视媒介一方面要娱乐大众,另一方面,它对大众的价值取向具有指导作用。作为弱势群体的幼儿,承载着祖国的希望和未来,他们也是电视媒介的受众群体,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电视对他们的影响越来越大,受知识水平和判断能力的限制,他们无法趋利避害,不能有效的筛选信息。电视媒介要肩负起社会责任,传播一些有利于少儿身心健康发展的信息,而不是仅仅为了博取收视率,大肆播放成人化及恶俗节目。所以,就要培养媒介的素养,只有正本清源,为儿童提供良好的“滋养花园”才能有效的防止幼儿成人化现象。
(二)营造良好的家庭学习氛围
家庭教育具有感染性,孩子从出生开始,接触最多的,最亲密的人就是父母,所以父母的言行举止对孩子具有强大的影响力。父母选择怎样的电视节目直接决定了孩子吸收怎样的电视信息,父母的教导方式直接影响到孩子性格、心理的发展方向。因此,家庭教育是儿童成人化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要防止电视媒介对儿童成人化影响,就要采取正确的方式进行引导,教会他们如何在良莠不齐的电视节目中辨别媒体真实和社会真实,怎样理性的对待电视媒介传播的信息,吸收一些有利于身心健康和增加文化知识的信息,享受健康的娱乐,这样才能发挥电视媒介的真正作用。
(三)推进学校德育工作的改革和创新
大卫·艾肯德所说过,我们没有办法控制孩子所看到和所听到的一切,所以我们应在尽可能控制不良信息对青少年影响的同时,应积极引进传媒教育,培养和增强青少年面对媒介各种信息的鉴别能力。加强儿童媒介教育是德育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利用广播、电视、网络、书籍等资源进行学习,进一步培养儿童的想象能力,同时把道德教育和媒体教育结合起来,引导学生既能利用传媒来了解最新社会动态、增长知识,又能自主筛选有效信息,增强自我保护能力,远离不良信息的侵扰。
幼儿成人化现象已经以无法遏制的形式席卷全球,我们不能只看到弊端,也要正视它的积极作用,并加以利用,让儿童从中学习到更多的课外知识,培养孝顺、体贴的品德。对于它的消极作用,也要多方面采取有效措施,为儿童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和娱乐环境。家长不能一味的阻止孩子接触电视媒介,要以正确的方式加强引导,让他们提高鉴别能力,能从电视中获取有意义的信息,理性对待成人化节目,区分现实世界与媒体塑造的世界,从而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