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引领学生自主管理之我见

引领学生自主管理之我见

作 者:芦桂福 (潍坊锦华学校,山东 261000)

 摘   要:学生自主管理可以大大提高学校管理的效率和质量,有利于激发学的学习情趣,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实践能力,培育高尚的品格、健全的身心。班主任要努力实现角色的自我转变,由牧羊人到领头羊,实现班级学生的自我管理。

关键词:学生;自主管理;素质教育;自我发展
能够与孩子们的天性合作的班级管理才是最真诚的、最智慧的管理;能够关注学生的个体存在,注重发现学生,尊重学生,让学生自己发现自己,自己认识自己,自己管理自己的班级管理才是真正的自主管理。
一、学生自主管理的特点
l.民主、客观
让全体学生参与管理,参与全面管理,参与管理的全过程,即无论班级的大小事情都让学生参与决策、参与行动、参与评价,从而体现他们在班集体中的主人翁地位,做到充分调动全体学关心集体、热爱集体、建设集体,为班级建设作出贡献。
2.公开、公正
发动学生参加自主管理,做到原则公开、管理过程透明、管理结果受到监督。这种公开和透明,保证了班级管理的公正、公平,使学生参与班级管理、接受班级管理的自觉性得到提高,进而提高了班级管理的效益,促进班级建设和学生的全面发展。
3.轻松、和谐
自主管理的班级,目标明确、班规透明、责任落实、监督有力、措施完备,使学生的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井然有序,师生问、学生间有更多的信赖和协作,可以形成轻松愉快、坦诚互信、和谐协调的班级心理氛围,对学生的身心健康、个性发展和自身潜能的充分发挥都起着极为重要作用。
二、让班级规范的制定过程成为学生自我发现的过程
班级制度建设必须建立在学生进行积极自我认识的基础上,注意充分发扬学生的民主性、参与性和自主性。因为,由全体师生共同制定的制度,学生在情感上更容易接受和认可,在内容上更容易获得理解,在行动上更容易被学生自觉遵守。鉴于此,我把班级规章制度的制定过程当作实现学生真正认识自我、发现自我的有效途径之一,让学生自己制定班级规则,在制定的过程中不断自我认识、自我发现、自我修正,把规则的制定过程变成动态的教育过程,改变过去那种让制度仅以静止的形态执行教育裁判功能的偏执做法。在制定条约的全过程中,我只是把握其中的原则性问题,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做到规则面前人人平等。
三、让班级岗位建设的过程成为学生自主管理的过程
班干部、班委会这种明显带有行政色彩的班级管理组织形式,已经越来越与时代的发展、学生的成长相悖。我在班级管理组织的建设中,尝试实行班级岗位制,不设班干部,只设班级服务岗位,“班级岗位建设”的几个主要环节如下:
1.班级岗位建设的目标是:成事成人。成事,就是指班级的事有人做;成人,就是通过岗位建设促进学生的自主管理,引领学生的生命发展。
2.班级岗位建设的运作环节:岗位设置→岗位竞聘→岗位实践→岗位评价→岗位轮换。
3.各环节简述:
(1)岗位设置环节:岗位设置的原则是“按需设岗”,一是班级建设之需,二是学生生命发展之需。岗位设置的策略有两个,一是“多类别,勤调整”,也就是说班级岗位的设置要尽可能涉及班级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学习类的课代表、领读员、作业检查员等;活动类的主持人、活动策划、联络员等;服务类的桌椅小排长、门窗小卫士等。岗位的设置不是一成不变的,可以根据需要动态调整,逐步完善。二是岗位标准分制度,借鉴我们学校对教师岗位的课时赋分制度,我们把各个岗位根据工作量的大小给予不同的标准分,最后根据完成情况分别进行加分或减分。
(2)岗位竞聘:原则:自主竞聘;策略:明确职责,对照选择;规定程序面向全体;一岗多人,减少兼职。其中竞聘程序一般为:动员准备、竞聘演讲、投票选举、公布岗位。
(3)岗位实践:原则:注重过程,让学生经历从“做了”到“都做了”再到“都做好了”这一过程。策略:督促鼓励,正常运作;尊重差异,分类指导;目标引领,鼓励创新。
(4)岗位评价:原则:多元评价,包括周期的多元、主体的多元、内容的多元及方法的多元。策略:长短结合,关注日常;自评他评,同步推进。
(5)岗位轮换:原则:定期轮换。策略:评轮结合,以老带新;调适心理,激发后劲。
班级岗位建设最大的优点就是实现了岗位设置过程与运作过程均以动态的形式呈现,每一个岗位的获得与实践都为学生的生命增添了光彩与前进的力量,每个学生都在以自身的服务、劳动与创造,为其他同学提供基本保障和发展空间,促进了学生个体与班级的自主管理、自主发展。
四、以角色换位,促进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的提升
集体的智慧要远远大于班主任一个人的智慧,要把班集体变成学生成长的沃土,就要把管理权交给学生,因此除了班级常设的岗位以外,尝试实行了代理班主任制。代理班主任主要职责包括:在工作任期中,对每一位同学的表现给予恰当的评价,或者写一句赠言;做好一名同学的转化工作;解决一件学生纠纷;为班集体做一件实事;在班会上作总结发言;协同班干部全面负责班里的各项工作。这样学生收获的是尽职后的成就感;还有的学生通过活动懂得了遵守纪律、相互尊重。
让学生真正站在班主任的角度思考和处理问题,通过角色换位,在亲身经历中去感悟成长,让每一位同学都能有一种我是班级主人的心理体验,这种心理体验和换位思考经过多次的反复,就能够培养出可贵的主人翁精神,就能够使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的到进一步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