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提高中小学体育课短跑教学质量的有效策略
作 者:熊 鑫
(石桥镇海井九年义务教育学校,四川 简阳 641401)
大
中
小
摘 要:体育教学是一综合性较强的学科,不仅在学生的体质方面有帮助,在学生人格的形成和培养上也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而在众多的体育项目中,短跑是其中最重要的、也是最普遍的一项体育教学内容。而短跑与其他的体育项目相比,它注重的是学生的速度和力量,这也是它独有的基本特点。但相对而言,在中小学实际的体育教学中,短跑的效果和成绩并不理想,这不仅取决于学生自己的身体条件,更多的则是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模式是否能够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否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此,文章就分析了短跑的特点,并以此为基础来探讨如何提高中小学的体育短跑教学质量。 关键词:短跑;特点;策略
一、引言
在众多的体育项目中,短跑是最为常见的,也是学生在每次体育考试都需要面对的内容。而通过调查,大部分的中小学教师都普遍认为短跑是教学中的一个重难点。究其原因在于它本身说具有的特殊属性上。短跑所需要的时间较短,跑程也主要集中在50米、100米、200米和400米四个区间,因此它需要强大的爆发力和速度予以支撑,另外教学的手段也十分单一,教师讲解姿势,然后示范,让学生重复操作,而学生往往由于掌握不住要点或身体能力达不到要求而导致情绪的失落,加之有些教师没有运用到科学的教学方法,而是不断的加大运动量,强硬的改变学生的体质,欲速则不达,这样不仅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也会对学生的身体和心理产生不利影响,甚至会产生心理阴影。那么如何让学生对短跑产生兴趣,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短跑的教学中,体育教师就需要从自身做起,不仅要转变教学思路,也要落实人本原则,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模式,并鼓励学生参与到教学中,为学生创造出一个良好地和谐互动的环境,从而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产生学习兴趣,进而达到短跑教学的目的。
二、短跑的练习特点
从本质上看,短跑是田径竞赛项目中的一种极限强度的运动项目,它能够有效的发展速度素质。它的运动特性就是人们同时以最快的速度,在田径跑道上跑完规定的距离。谁最快到达终点谁就是获胜者,因此从中我们可以看出短跑具有速度快、力量大以及瞬间性的特征。
短跑也是需要一定练习技巧的,为了学生更好的协调身体机能、减缓运动带来的不适感,教师要向学生传输一定的短跑技巧。也就是在开始练习前做好热身工作,让身体各部位都处于一个运动的状态,在热身之后的姿势方面,我们的摆臂、摆腿、后蹬的技术都是要重心向前,是以向前性为转移的,同时也要在练习间歇过程中以及完毕后,采用合理的放松方法来减轻肌肉的紧张状态,让其缓慢的趋于正常,我们的呼吸也会逐渐平稳。这时逐渐过渡的一个过程。综合而言,短跑的练习特点就概括为:快速性、向前性和过渡性。
三、提高中小学短跑教学质量的有效策略
1.突出技术重点。跑步看似简单,但其中也蕴含着一定的技术。如何让跑步变得轻松、有效,就需要突出技术重点,掌握科学的训练方法和技术。在短跑的过程中,我们会从开始的起跑、起跑后的瞬间发力和加速,然后进入较为平缓的途中跑直至最后的终点冲刺。一旦学生掌握不住每个阶段的节奏就会影响短跑效果。因此教师要对各方面的技术讲解,突出技术重点。比如小步跑时摆动腿积极下落着地的技术,高抬腿跑是腿前摆高抬技术,后蹬跑强调支撑腿得人充分蹬直等,同时在动力定型之后着重注意摆臂、抬膝、送髋和伸小腿等关键动作,然后告诉学生这节课要达到什么样的效果,缓解学生心中的不安。
2.培养学生兴趣。现代教学普遍都融入了趣味性要素,它所具有的灵活性、趣味性以及娱乐性可以更好地将学生带入到体育运动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从而激发出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新性。在短跑练习中,教师可以在具体的教学中通过游戏的形式让学生参与。比如抢占红旗的游戏。教师让两个学生在直道或弯道上快速地跑起来,在跑完一定距离之后或按照一定的信号来抢放置在固定位置的红旗,这样既可以吸引学生注意力,也可以增加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坚持意识,以一种不服输的精神和毅力坚持下去,取的胜利,锻炼了他们的心理素质。若是由于天气问题而取消室外活动时,教师可以就地取材,利用教学楼内的楼梯组织学生开展楼梯跑的活动,需要注意的是以跑的形式上楼梯,但要用走的形式下楼梯,一来保证学生安全,二来也可以对腿部产生一个放松的作用。
3.从学生实际出发。学生的身体素质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并且在增长过程中也有着一定的规律性,但不同学生的体能有所不同,不能用同一种标准来要求学生们。因此教师要因人而异,基于学生身体素质的规律性特点,结合学生体能的差异性而制定不同的训练计划和强度,让训练具有科学化和人性化。不论何种阶段的训练,教师都要从简单的知识、技术和动作开始,在学生们都能普遍接受的时候再逐渐的加大难度。在理论课时,教师可以讲摆臂和摆腿等基础技术,之后再亲身示范,学生会跟着做,教师在遇到学生动作不标准的时候可以及时的纠正。需要注意的是男女学生的身体构造不同,教师要区别开来。男生的柔韧性不好,就需要多练习一些可以锻炼关节灵活、韧带肌肉伸展的内容,从而弥补这方面的不足。
四、结语
短跑练习并不难,关键在于教师是否运用了科学的训练方式。因此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要了解学科属性,并在学生基本特点和实际学习能力、身体接受能力的基础上,变化教学手段,增加教学内容的新鲜感,让学生在体育活动中体验到愉悦和放松,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效果自然也就事半功倍。
参考文献
[1]陈祝鹏《提高小学短跑教学效果手段与方法》.
[2]解长青《中小学短跑专门练习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3]徐霞琴《提高中小学体育课短跑教学效果的手段与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