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小学体育课堂的有效教学策略思考
作 者:王卓1 林楠2 赵向楠3
(1.北京市朝阳区芳草地国际学校,北京 100022)(2. 北京市陈经纶中学,北京 100020)
大
中
小
王卓1 林楠2 赵向楠3 (1.北京市朝阳区芳草地国际学校,北京 100022)(2. 北京市陈经纶中学,北京 100020)(3. 北京市朝阳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北京 100025) 摘 要: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是评价教育工作者培养人才成功的标准。对于将综合人才培养落实到实践教学工作中这一目标的实现,已成为广大教育者目前面临的最大问题。本文论述了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对“体”这一内容项的培养,并结合经验探讨了如何有效地实施小学体育教学。
关键词:小学体育;有效教学;教学策略
一、小学体育教育的现状
(一)教师的专业精神不足
有些地方的教师团队力量达不到标准,致使这些地方的教师往往身兼数职。他们既是其他学科的教师,又兼职体育教师。同时,一些教师认为小学体育课只是一门让学生自由活动的课程,所以他们往往对体育课的课程内容抱有较为随意的态度。此外,许多体育教师不具备体育专业的素质。在课堂教学中,无法对学生讲授基本的体育知识和示范正确的运动方法,长此以往容易给学生造成不良的运动习惯。
(二)学生的积极性较低
受中国教育体制的影响,现在的学生和家长往往容易忽视学生的身体健康,把学习成绩放在第一位的教育方式导致老师对体育教育也缺乏基本的重视。种种因素导致学生对参加体育课的积极性不高,不愿意上体育课,甚至为了逃避上体育课而请病假,也使得体育教师在实施体育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无法完成教学任务。从长远来看,这样不仅对学生的身心健康有害,而且对学生的全面发展也没有利处。
(三)教学方法的不合理
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果仅仅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进行机械化教学,不采取流动灵活的教学模式,仍采用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方法,会使得老师与学生之间缺乏互动和沟通,无法让学生喜欢体育。即使有些学生喜欢热爱体育,也会因为这种枯燥的教学方法而逐渐失去对体育的热爱。这不仅不利于教师工作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更会阻碍学生体育水平和身体素质的提高。
(四)评价方法的不标准
评价小学体育的唯一方法是通过体育成绩达标来进行评定,而有些学生由于自身的素质而不擅长这些测试,这也是小学体育不受学生欢迎的原因之一。如果不改变通过评价结果来评价学生体育水平的这一方式,也会使一些学生认为自己只需要达到标准就可以,从而导致他们对体育课失去兴趣,严重影响了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这对小学体育课堂的建设是不利的。
二、如何有效实施小学体育教学
(一)加强学生对体育的关注
为了提高小学体育教育的效率,学生必须先树立体育能够帮助身体健康发展的观念,使学生认识到学业成绩不是衡量自身价值的唯一尺度。只有做到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才能满足新世纪人才需求的标准。提高学生的体育意识,从新的角度审视体育教育是非常必要的。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达到高效体育课堂的目标。
(二)利用多媒体播放体育视频
根据小学生认知发展的特点,视频播放教学知识点有利于学生的认知,将复杂体育理论转化为简单的形象知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育教师在讲解体育理论知识时播放体育知识视频,能够更直观地让学生通过图像掌握体育知识。同时,体育教师还可以带着学生们一起玩一些体育游戏或观看一些体育比赛,让学生融入到游戏中,学习相关的体育规则,让他们从心底爱上运动,这也是对体育知识的学习。
(三)教师专业知识的定期培训
作为课堂教学的指导者,教师在课堂的控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能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专业素质水平的高低。那么小学体育课堂如何有效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如何使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笔者认为,通过不断的定期培训和教师培训,可以帮助教师有效地进步。让他们的教学方法能够与时俱进,不断改革创新他们的思维模式,实现提高小学体育课堂有效教学的目标。
(四)探索多种教学方法
为了使学生对体育教学产生兴趣和热情,教师必须在教学条件和学生能力等客观条件下,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方法,不断调整和创新教学策略和教学目标。努力营造不同的学习氛围,为学生带来不同的学习感受,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提高小学体育课堂的有效性和连续性。
1.用游戏教学法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教学的重要切入点之一。因此,教师根据学生的兴趣点开始教学,能够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游戏是吸引所有孩子的事情之一。体育教师可以结合经常在户外进行的体育游戏,带领学生开展体育运动类的游戏活动。这些游戏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热爱,调动他们的参与性。
2.用竞争教学法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作为一名体育教师,我们可以充分利用他们较高的好胜意识来设计一些竞赛比赛,组织学生进行团体竞赛,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让学生拥有“我想赢”的意识,不经意地参与进老师安排的教学内容,以提高学生“隐性”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3.用鼓励教学法来活跃学生的参与性
由于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阶段,他们都想证明自己是优秀的。因此,竞争激励的运用符合这一时期小学生的需要,所以竞争激励机制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并且往往都可以取得不错的教学效果。在运用竞争激励机制的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可以把班上的学生分成小组来参与比赛。通过这种方式,不仅鼓励学生积极参加体育课,而且激发了学生的团队意识。
(五)全面灵活地评价学生
笔者认为体育课的评价应在观念和方法上进行改革,达到提高学生对体育课堂的印象的目的。这就要求体育教师能够摒弃单一的教学评价,综合考虑学生的各种因素,不断挖掘学生的优势和潜力。同时,体育教师还要树立积极与学生进行沟通的理念,以帮助学生全面发展为最终目的,通过评价获得课堂有效性的反馈,及时根据评价进行教学调整,达到互惠互利、共同进步的目的。
三、总结
综上所述,笔者希望通过一些个人的见解帮助到广大的体育教师,能够为体育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体育课堂教学有效开展的策略和方法不止上述笔者所罗列的部分,对于更深层次的问题,学者和研究人员可以进一步探索。建设有效的小学体育课堂,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为学生树立终身体育的思想观念,是广大小学体育教育者不懈的追求。
参考文献
[1]胡滨鸿. 小学体育教学现状及策略探究[J]. 考试周刊,2018(29):127,129.
[2] 张兴娣. 浅谈如何实施小学体育的有效教学[J]. 商,2015(04):289.
[3] 姜向如. 小学体育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研究[J]. 中国校外教育,2015(26):15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