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浅谈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1

浅谈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1

作 者:李际琰 (潍坊锦程小学,山东 261000)

 目前,很多小学数学教师还遵循的是传统的教学模式,把自己作为课堂的主体,教师一味地讲,学生在下面记笔记,但是这样根本就无法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尤其是小学生注意力集中的时间特别少,好奇心特别强,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点展开生活化教学,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引入现实生活内容,作为教学的例子,这样既能够集中学生听课的注意力,学生也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拓展自身的知识面,为以后的数学之路奠定扎实的基础。

一、目前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现状
一是教师方面存在的问题。虽然很多教师已经在不断更新教学观念,但是对生活化教学还存在一定的缺陷。部分教师没有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去列举数学案例,而是更多的来自于网络,使得生活化教学案例不具备新颖性,也无法达到理想的教学目标。教师过于注重基础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让学生做到学以致用,在教学实践方面不能取得良好的成绩。
二是学生方面存在的问题。随着小学生的年级增长,学习压力越来越大,在初级阶段学生可能更多地和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去学习数学。但是升入了高年级之后,由于受到升学压力的影响,很少和现实生活相互联系起来,无法发现生活中存在的数学理论知识,也无法注重学以致用,只是在盲目地学习理论知识。
二、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内涵
1.重视学生的生活经验
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有一定生活经验的积累,这对数学教学是非常有益的。在数学生活化教学中需要应用到小学生日常生活中涉及的数学知识、数学计算、数学符号等,让小学生对数学概念有一个清晰的定位,能够让学生发现数学的魅力所在,愿意投入到课堂教学中来。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对数学生活化教学的定位是小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这样小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2.小学数学教学要充分联系生活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不可缺少数学,教师要将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这不仅仅要求教师要设计优秀的教案,最重要的是在授课过程中可以提炼要旨,让学生能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去联系生活,做到学以致用。教师举的实际生活例子要和所学教学知识的难度相互匹配,来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能够做到举一反三。
3.重视培养学生的逻辑性思维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生活化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逻辑性思维能力和发散性思维能力,能够运用自己的方法去思考问题,培养自身的数学素养,这样学生才能够掌握解答数学题的窍门,奠定扎实的数学基础。
三、加强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方法
1.要把教材和实际生活灵活结合起来
教师在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过程中要做到教材和实际生活灵活的结合。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只是以教学为主,这样的课堂氛围较为枯燥,无法有效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所以教师要改变以往以教材为本的教学理念,要尽可能地优化教材,要和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例如,在学习“百分数应用题”这个章节的时候,可以联系购物的实际情节,教师可以提出在商场里打八折,你会联想到什么,然后让学生去思考和计算,这样的课堂氛围非常的生动、形象,学生可以做到学以致用,学到更多的知识。
2.要使教学方法生活化
教师在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过程中要使教学方法生活化,起到一个良好的引导作用,引导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教师要善于去创建优秀的教学情境,让学生积极、自主思考,并且在课前要进行教学方案的设计,让数学课堂教学井然有序地进行,让学生具备清晰的思路。
3.加强数学实践活动的开展
要想提高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务必要加强数学实践活动的开展工作,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对数学有更深入的理解和认知。例如,教师可以开展游戏环节,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让同学们假设自己去游乐园玩耍,每一个人门票15,那么全班45个同学一共多少钱呢,还可以让学生展开收票钱的活动。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氛围,也培养了学生的理财意识,并且能够轻松地掌握本节课所要学习的数学知识。
4.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差异,多多表扬学生,少一些批评,这样才能够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能够更好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去。教师要针对不同的学生提问不同难度的问题,因为每一个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学习能力是不同的,所以教师还要善于去引导学生,多多辅导一些理解能力较差的学生。教师还要鼓励学生结合现实生活去提问题,这样能够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做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总之,在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把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充分引导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把教材内容和生活内容相互结合起来,让学生学会学以致用,培养学生的逻辑性思维能力、发散性思维能力,这样才能够有效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为学生未来的数学之路奠定扎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