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学前教育的应用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学前教育的应用

作 者:廉岚琪 (北京市陆军防化学院幼儿园 102200)

 摘   要: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是当前最为流行的音乐教学方法之一,其最大特点是关注学生个性的发展,塑造学生的创造精神。在学前教育中实践奥尔夫音乐教学法能够发展幼儿的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同时可以提升音乐教学的效果。

关键词: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学前教育;音乐教学
1、引言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是德国著名音乐家卡尔?奥尔夫创建的,这是一个独创的音乐教育体系,赋予音乐教育以全新的、反传统的观念和方法,其已在许多国家和地区的音乐教育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奥尔夫认为音乐教育的首要任务是不断启发和提升人们表达感情的能力。传统模式下,我国学前音乐教育的主要形式是教幼儿唱歌,教材中也是一首一首的儿歌,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有些幼儿园也开始进行一些乐器使用技巧,但是仍未从根本上转变学前教育的音乐教学模式。因此,幼儿园应当从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中深入领会音乐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为提高幼儿的音乐素养打好基础。
2、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特点
2.1 元素性
音乐本身包含着许许多多的元素,而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将这些元素进行整合形成一个音乐作品,这正是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侧重点,其中包括了音乐形式、技巧、材料以及教学方式等。奥尔夫音乐教材中包含的往往是最基本、朴实的音乐素材,例如简单、重复、固定的音乐节奏、最基本的大小调等。对于奥尔夫音乐来说,越是单纯的音乐元素,越能够直接表达思想和情感。
2.2 参与性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强调,真正的音乐并不是用来欣赏或者聆听的,而是能够亲身参与并体验的。奥尔夫指出,音乐教学应当关注学生的亲身参与,让学生去体验和创造音乐。在学前教育中应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之后,学生和音乐本身是音乐教学的主角,真正的音乐教育能够实现学生亲身体验音乐人本教育。因此,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是真正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
2.3 创造性
在学前音乐教育中,创造性是幼儿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最好表现,音乐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让幼儿参与音乐、体验音乐,并在这个过程中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奥尔夫认为,即兴的方式是最自然的音乐表现形式,是表达情感的最直接方式。在奥尔夫音乐教学中,即兴不仅表现在唱歌和舞蹈中,也贯穿于语言和创作等教学形式中,通过亲身实践,以即兴的方式来发展和提高幼儿创造音乐的能力,并发展幼儿的创造性思维。
3、奥尔夫教学法基本理念及基本教育方法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打破了传统学前音乐教育的模式和范畴,其采用的是多种多样的艺术表现形式,而且十分注重艺术形式之间的联系,将各种艺术形式中的共同元素——节奏进行提炼,以此为核心编制音乐教材,降低了音乐学习的难度。在学前教育中应用这种音乐教学方法,能够使幼儿体验到音乐的魅力和音乐学习的快乐。奥尔夫音乐教学法重点强调幼儿的主动参与,幼儿既是音乐的学习者,又是音乐学习的实践者,既从中学习音乐知识、掌握音乐元素,又能从音乐实践中体验音乐的魅力和乐趣,进而发展幼儿的创新创造能力。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可以被概括为“原本性的音乐教育”,而原本的音乐教育是动作、舞蹈和语言的密切结合,是一种要求幼儿亲身参与的音乐,也就是说幼儿不是聆听着,而是作为表演者参与到音乐学习中。原本性的音乐是让幼儿自然而然的参与和体验音乐学习,并在这个过程中掌握多种音乐形式,是适合学前音乐教育的一种形式。
4、奥尔夫教学法在学前音乐课程中的应用
4.1 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
学前教育阶段的幼儿基本上都没有接受过系统、正规的音乐教学,但是幼儿都喜爱美妙的音乐,并有着表达自己思想和感情的强烈欲望,只是受到知识和能力水平的限制而无法表达出来。因此,学前教育中的音乐教师应当重视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中的原本性,将幼儿作为音乐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以发展幼儿的音乐艺术素养为着手点开展教学活动,进而促进学生在音乐艺术方面的全面发展和音乐素养的有效提高。同时,音乐教师应当充分考虑幼儿的心理特征和需求,站在幼儿的角度,为他们营造良好的音乐学习环境,让他们真正融入到音乐教育中。
4.2 开展综合性教学
在学前音乐教育中,教师应当重点关注学生在音乐教育活动中的感受、体验和表达,而不是对音乐知识和音乐技能的掌握。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应用中,其综合性是培养幼儿多方面能力的基础和中药体现,因此,教师在学前音乐教育中,应当坚持综合性的音乐教学理念,科学设置音乐课程结构,在其中融合多种音乐艺术形式,进而全方位地发展幼儿的能力。
4.3 转变学前音乐教学方式
学前教育阶段的幼儿正是想象力和创造力都十分丰富的时期,因此,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应当注重幼儿创造能力的培养和发展。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培养幼儿创造力方面有着科学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因此,在学前音乐教育中,教师应当坚持以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理念和方式开展教学活动,引导幼儿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进行独立思考,激起他们创造的欲望,让他们进行即兴的音乐创造活动。同时,教师应当多组织一些音乐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可以让幼儿自编自演音乐、舞蹈等,丰富音乐教学的内容和形式。
5、结语
总而言之,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应用在学前音乐教育中,能够有效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发展其音乐素养;还可以指导幼儿科学的音乐学习方式,激发幼儿的音乐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在学前音乐教育中,应当积极贯彻落实奥尔夫音乐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为幼儿未来在音乐艺术方面的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刘晓娜:奥尔夫音乐在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的实际应用[J].时代教育,2017(14).
[2]白艳: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与职业,201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