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找次品》教学设计

《找次品》教学设计

作 者:薛长琼 (陕西省宜川县城关小学 716200)

教学内容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134—136页。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初步认识“找次品”这类问题的基本解决手段和方法。
2、学生通过观察、试验、对比、推理等活动,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
3、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初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寻找用天平找次品的最优化方案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小圆片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激趣导入(3′)
你们平时都喜欢干什么?老师喜欢刷新闻。前几天刷到了一条新闻。苹果手机是现在市面上最火的电子通讯产品。一些人也趁机牟取不正当利益,将大量的苹果手机显示屏次品流出工厂,准备倒卖。幸亏被深圳市场监督管理局调查收没并处理罚款。
1、凡是次品都应该在工厂内进行销毁。你怎么理解次品?
2、次:质量差、品质差。说东西次品,说人你这人太次。大家要做正派人,用正品物。
3、生活中难免有这样那样的次品,在外观上和正品不容易区分,但往往比正品轻一些或重一些。抓住这个特点,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怎样用天平较快地找次品。(板书:找次品)
二、动手实践 自主探究
1、3个待测品中找(3′)
①天平是怎么回事?说说。
②这不,问题来了。我在超市买了三包规格完全相同的糖果,其中有一包我尝了一颗,用什么办法能找出那一包呢?(掂一掂、数一数、天平称一称)
③这样称一次就可以保证找到次品。虽然只称了两包,但是对第三包也有一个判断,这是“称二测三”效应。
2、5个待测品中找 (5′)       
①如果再多2包是不是就复杂一点?5包需要称几次呢?
②请同学们独立思考,可以拿出5个小圆片摆一摆,帮助你思考。
③谁愿意说说自己的想法?(学生上黑板演示,师板书)
④你把自己的方法讲出来,老师帮你写清楚。你准备怎么称?(一个一个称)可以表示为5(1,1,1,1,1),天平两边各放1个,可能怎么样?还可能怎么?你认为称几次保证找出次品?为什么不是一次?这仅仅只是一种可能,还有其他可能性,虽然这种可能性很不理想。还有不同想法吗?保证找出次品需要称几次?
⑤数量多了,分分组挺好。分五组、分三组,哪种方法好一些?(分三组思路更清楚)称二测三。
⑥小结:不管怎么分组,一定要把所有可能性都考虑在内才能解决问题。
3、9个待测品中找  
①再看这个。现在一共有9个零件,其中有一个次品,比正品重一些。哪里不一样呢?
②讨论讨论,说说你准备怎么称?(说出不同的分组方法)
③方案很多,如果要淘汰一种方案,你淘汰哪个?为什么?9个零件,称几次保证找出次品呢?选择一种方案独立研究,然后小组交流,可以摆学具,也可以学着老师的方法画图解决。
④汇报发言。(师注意引导考虑到所有可能性,师在黑板上完成表格和板书)保证找出次品需要几次?
⑤老师画的是树状图。观察整理,看哪个方案好。你发现了什么?分几组比较好?如果分三组,你觉得怎么分比较好?
(引导说出平均分成三组操作起来简单,思路明朗。进一步引导说出平均分的方法最简单易行,因为天平的依据就是平衡,分的数量相同,才创造了平衡的最大可能性。)
⑥小结:平均分成三组最好。如果12个,怎么分组?15个呢?18个呢?自己试着画树状图解决。
三、拓展思维  解决问题
1、悟空和八戒也来凑热闹了。悟空把手上的23颗珍珠递给八戒说:“八戒,这23颗珍珠有一颗是假的,轻,是我变出来的,如果你能用最少的次数保证找出假珍珠,这22颗真的就归你了。”八戒很快分组为(10,10,3)
①发现什么问题?(不能平均分)那怎么分更快?(学生推测:接近于平均分的方法,尽量分得匀一些)(8,8,7)八戒不信服,他要这样分(10,10,3)。支持谁就按谁的方案去操作。不摆圆片,尝试用数字分析法解决。
②指名学生汇报发言。
③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分组的时候要分的越均匀越好?可以讨论一下。(就像三个人抬一个大箱子,如果大家不均匀用力,一个人偷懒,他倒是很轻松,本该他承担的重量就压到那两个人身上了,其他两个人负担就重了,速度就慢了,轻松的那个也走不了,也得等。整体上来说不利于这件工作的完成。一句话大家要齐心协力,同舟共济!)
2、悟空啊还想考考八戒说东海老龙王那里有243颗钻石,其中有一颗是我变出来的假钻,你称几次能找出那颗假的呢?这次八戒聪明了,说我五次就能找出来。同学们,八戒是怎么找的?你可以吗?
四、课堂回顾:这节课我们研究的找次品问题有什么特点?(其中只有一个次品)解决问题的关键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