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体验法在小学语文中段阅读教学中的运用实践

体验法在小学语文中段阅读教学中的运用实践

作 者:凌春莲 (广州市天河区天府路小学,广东 广州 510630)

 摘   要:在统编教材的全面普及让小学语文教学的内容和结构都有了很大的变化,阅读章节的增加是最为显著的特点。这对于学生对语言文学知识的掌握、运用、拓展延伸以及自我学习能力的提高都有着极大的帮助。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水平已然成为了阅读教学的首要任务。语文教师也在积极的创新教学思路,按照新课改的要求融入了体验法的教学模式,结合学生的实际特点,围绕他们的智力、能力发展来创设情境、设计多种体验活动,以此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学中,实现阅读教学的高效性。在此文章就此话题展开了详细的论述。

关键词:体验法;阅读教学;实践
一、引言
阅读既是语文教学中的主要内容,也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阅读教学也应该让每位学生都学会独立思考,产生自己的见解和体会。而为了更好的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融入了体验法的教学方法。从本质上看,体验法是以学生为课堂的主体,发挥他们的主动性,以观察、模拟阅读文章内容,将自己置身其中,体验文章蕴含的思想和情感。既可以让学生产生兴趣,也能让学生在体验活动中锻炼和发展自己的合作、表达、思考等能力,从而让自己的情感丰富起来,让自己的阅历浓厚起来,培养起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沉淀文化底蕴。 
二、创设相应的情境
情境,是引发阅读期待,产生探究动机的必备环节。小学生对事物的思维方式一般都是以感性思维和形象思维为主,而对于与我们学生所处时代、环境有很大差异的各类阅读文章中所描写的内容而言,学生无法切实的感受到作者的意图和文章所蕴含的情感。仅仅是通过字里行间或者教师的指导做出片面的结论,这对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并无明显效果。而情境创设法就针对这样的现状而让学生进入到与作者四处环境相仿的世界中,让学生从内心深处去观察、去体验、去感悟,与作者产生共鸣,从而让文章变得更加具体、明朗、清晰和生动。同样这样的方式也正是“体验法教学”的本质所在。因此情境创设法是语文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时运用最直接、最普遍的方式。
我们最真实的感受是通过生活而来的,语文中的很多内容、知识都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一些文章也是对作者所经历过的生活的描述和感慨。比如,我们在五年级时会要求读《窃书记》。其中有段话感悟颇深,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其实,我的心里却高兴地喊着:“大些!再大些![1] ”。这一段描写的是作者“窃书”后欣喜的内心活动。但如何让学生感受体验达到这份喜悦,教师可以创设一个真实的场景:在开课之前将课文内容制作成多媒体课件,同时在课堂上将讲台当成书店,讲桌上放些书籍,然后让学生翻开教材内容,打开课件,让配文音乐缓缓流淌,教师随着讲解。之后在学生大体掌握“窃书”过程后,让学生上台表演,亲自感受作者的心情和对书籍的渴望之情。学生产生了兴趣,会变得十分主动,这样的阅读效果自身事半功倍。
三、尊重学生的体验
班级的学生由于对事物的认知、理解和思维角度的不同,他们对文章最后的感悟也是不同的。教师要明确的意识到这种差异,因此在教学中不能一味的用同一种思维和结果来约束学生,而是要尊重他们的体验,尊重他们的体验结果,使学生对所读文章产生不同角度的赞赏,不仅可以提高他们的文学鉴赏能力,还可以培养起学生的发散思维。这对于他们在遇到学习和生活困难时能够从多方面考虑,并及时、有效的解决。
比如四年级中有一篇是《生命 生命》的文章,学生在阅读之后会通过里面讲述的三个小故事而产生对生命的不同感悟,他们眼中的生命内涵和意义又有所不同。有学生认为:生命是脆弱的;有的认为:生命是坚强的。这时教师不要从“我”的角度来规范学生们的答案,而是在接受美学视野下引导学生进行感悟,尊重学生体验,让学生在文章的空白处与作者产生无声的交流。 
四、体验法在小学语文中段的阅读教学实践
1.刺激学生产生阅读欲望。首先,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来制定鲜活的课件,让声音、画面、色彩构成一个整体,让学生置身其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产生一种积极的心理体验,迅速激起学生强烈的探索新知的欲望。如《在地震中的父与子》一课中,教师首先出示了汶川地震中的图片,加上教师的深情导入,学生们“披情入文”便很快进入了本篇课文所创设的情景。其次,教师在课下要求学生预习文章,找出自己不懂得或是对作者的想法有异之处,然后在课上分享出来,大家一起讨论和交流。学生对这样的开放性课堂会产生无比的期待和积极。再次,教师要善于发掘学生的闪光点,进行客观的评价,使学生再次萌发阅读的愿望。如在《半截蜡烛》的教学中,有的学生会发现这篇文章与其他的文章在格式上、体裁上都不一样,是以剧本的形式来写的,教师这时就要做出表扬,然后要求学生在阅读时看看有哪些地方与叙事文不一样,那么学生就会按照这个方向去阅读。 
2.实施体验阅读策略。首先,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鼓励他们通过各自独特的视角去体会、去解读课文。而教师要根据文章的结构和内容对学生进行引导,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对文中省略号、空白处等做出补充和拓展。如学生在阅读《我不是最弱小》时,教师会提出一些问题:萨沙弱小吗?快乐吗?学生就通过文章中的对话以及萨沙对待蔷薇花的态度上、以自己的多维度思维方式来寻求答案,让学生切实参与到阅读中。其次,教师、学生要重视彼此之间的合作和交流。《爱的教育》在共同分享书中的内容时,或是家长、或是教师参与其中,运用带读的方式,在参与者之间进行沟通、讨论等互动,然后写出自己的感受。教师只有走进学生,给予适当的点拨指导或参与到学生的合作中,学生讨论时思维才会更加活跃。
五、结语
阅读教学对学生语言运用能力、表达能力、理解能力的提升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语文素养、让学生奠定良好的语文学习基础。因此要重视语文阅读教学,根据学生自身的实践特点融入体验式教学理念,丰富阅读教学模式,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从而提高阅读水平。
参考文献
[1]这段话出自那超《窃书记》
[2]杨秀梅《借助体验法开展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活动》
[3]马桂兰《体验法在小学语文中段阅读教学中的实践》
[4]潘小翠《体验法在小学语文中段阅读教学中的实践与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