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县城中职学校STEAM创新教育的实践研究
作 者:张鸿翔 魏霄雁
(泾川县职业教育中心,甘肃 泾川 744300)
大
中
小
注:本文系甘肃省平凉市教育科学“十三五”2017年规划课题《县城中职学校STEAM创客教育实践研究》系列研究成果之一,课题批准号:[2017]PLG107 摘 要:当前,县城中职学校STEAM创新教育发展面临缺乏认识、规划、资源、教师、评价标准等现实问题。通过实践研究,笔者认为,县城中职学校应从跨专业知识内容的整合等5个方面落实STEAM创新教育,以此推动“高素质、技能型”的综合人才培养。
关键词:县城中职学校;STEAM创新教育;实践研究
1、引言
目前,创新驱动的发展已成为一种新的国家战略。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培养的关键在创新教育。STEAM创新教育即融合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艺术(Arts)、数学(Mathematics)等学科理论,倡导学生开展学科或专业的交叉学习,提高学生的综合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以面向农村的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的人员为主要招生对象的县城中职学校,如何完成“高素质、技能型”的综合人才培养目标成为县城中职学校教育工作者的研究课题。因此,作为培养未来综合人才的“STEAM创新教育”模式,为县城中职学校的创新教育和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突破口。
2、县城中职学校STEAM创新教育存在的问题
当前,STEAM创新教育理念普及程度不高,尤其是教育现代化和信息化建设相对滞后的县城中职学校,STEAM教育的实施还存在着诸多现实问题。
2.1缺乏STEAM创新教育的清晰认识
STEAM是一种教育理念,有别于传统的单学科或专业的教育方式,是一种注重学科或专业交叉学习与实践的教育理念,以期鼓励孩子在科学、技术、工程、艺术和数学领域的融合发展,培养孩子的综合创新能力。
2.2缺乏STEAM创新教育的系统规划
在中职教育领域,STEAM创新教育尚处于探索阶段,大多数研究成果仅从概念层面进行了“本土化”解读;实践层面的探索则主要集中在少数发达地区的个别中职学校,而且探索没有形成系统性的整体规划和有效的实践路径,可推广、借鉴性不强。
2.3缺乏STEAM创新教育的资源建设
STEAM创新教育的硬件资源主要以适于学生操作的设备为主,如3D打印机、创客硬件资源包等;软件资源主要是适用于讲授或演示的教学资源,如动画仿真等课程内容。对于县城中职学校,STEAM创新教育以课程为载体呈现,而软硬件资源是实施STEAM创新课程的两个首要“瓶颈”问题。
2.4缺乏STEAM创新教育的专业教师
STEAM创新教育作为县城中职学校的新生事物,教师没有遵循的成熟经验。另外,当前的中职学校师资培训内容中,专门针对STEAM创新教育的师资培训课程基本为零。因此,具有综合创新能力的STEAM创新教育专业教师是制约县城中职学校进行STEAM创新教育的关键因素。
2.5缺乏STEAM创新教育的评价标准
县城中职学校开展STEAM创新教育的评价标准缺失,并且县城中职学校学生的就业以追求专业对口为主,毕业即创业的学生人数微乎其微,导致教师开展跨学科知识整合的积极性不强。大多数教师只关注学科或专业领域的知识内容,忽视了学生创新综合能力的培养。
3、县城中职学校STEAM创新教育的实践路径
未来社会需要具备多学科知识结构的创新型综合人才,因此,县城中职学校需要研究符合学校实际、学生实际和社会发展实际的STEAM创新教育实践路径。
3.1以加工制造类专业为基础,实现跨专业知识内容的整合
中职学校的机电技术应用等加工制造类专业均开设电工电子、机械制图、机械基础等工程技术类课程。另外,服装设计与工艺、学前教育等专业均开设艺术类相关课程。STEAM创新教育在教学内容上既要有全面的工程技术知识,又要有与工程技术活动相适应的人文艺术素养,还要有足够的实践技能和经验。因此,以加工制造类专业为基础,整合其他专业的艺术等相关课程,开展跨专业教育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和创新能力。
3.2以校园创客空间为平台,落实STEAM创新教育
构建开放、自主的校园创客空间,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意与灵感,促进不同专业学生的知识和技能碰撞、融合,强化各专业背景下的互鉴互学,使学生的创新实践活动与专业情境、社会生活等紧密关联,促进STEAM创新教育的成果转化。
3.3以加工制造类专业为依托,促进STEAM创新教育发展
STEAM创新教育作为一门交叉学科,注重将教育理论、信息技术、艺术素养及电工电子技术等课程内容相融合。因此,STEAM创新教育只有以加工制造类专业为依托进行多学科融合,才能达到培养综合实践与创新能力的要求。
3.4以学科知识交叉为引导,落实“做中学,学中做”的实践教学途径
在STEAM创新教育课程中,学生团队需要根据现实生活或生产问题,提出STEAM创新教育的活动载体——创新项目,并分工协作,以学科知识交叉为引导,拟定创新思路,探索实践路径,搭建项目模型,创新项目成果,并评价项目成果。通过“做中学,学中做”的实践教学途径,在“动手做”和“动脑思考”中实现STEAM创新教育的培养。
3.5强化顶层设计,构建STEAM创新教育的工作机制
为有效推进STEAM创新教育落地见效,需要构建STEAM创新教育的长效工作机制。一是坚持顶层设计、分级实施,教学业务和技术部门密切配合、分工协作,保障STEAM创新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二是坚持工作推进与管理监督并重,完善教育投入机制与质量监控机制,建立STEAM创新教育的长效机制,使其持久而健康的发展。
4、结语
尽管当前在县城中职学校推行STEAM创新教育仍面临诸多困难,但STEAM创新教育顺应了当前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趋势,将成为中等职业教育创新人才培养的突破口。
参考文献
[1]孙江山,吴永和,任友群.3D打印教育创新:创客空间、创新实验室和STEAM[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5(4):96-103.
[2]余胜泉,胡翔.STEM 教育理念与跨学科整合模式[J].开放教育研究,2015(8):13-22.
[3]韦钰.美国正在建设优秀STEM项目数据库[J].中国科技教育,2012(9):72-7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