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班级文化对促进学生主动发展之思考

班级文化对促进学生主动发展之思考

作 者:芦桂福 (潍坊锦华学校,山东 261000)

 摘   要:班级文化构成了班集体形成和发展最稳固、最有活力的基础,体现了一个班级特有的风格。它是班级的灵魂所在,是班级存在和发展的动力与成功的关键,对于小学生的教育和学习,成长和成才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关键词:班级文化;主动;发展 
班集体的发展阶段一般经历三个基本阶段,一是初建期的松散群体阶段;而是巩固期的合作群体阶段;三是成熟的集体阶段。如何让学生理性地对待自己的主体追求,获得主动发展的动力,这是每个班主任必须面对的问题。由于目标过大、过空,导致学生失去追求的愿景,这是学生在主动发展的过程中面临的最大危险。对此,我认为要充分利用班级文化的有益影响,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去感悟,要一点点地去渗透,一步步地去唤醒,让学生在接受正确观点的同时,激活主动发展的动机。
一、 什么是班级文化?——我对班级文化的认识
班级文化是在班级学生构成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软性的制度和氛围,它既有外在表现形式的展开,也有内在精神的积淀。前者如班徽、班旗、班歌、班级板报等;后者如班风、学风、班级精神、班级舆论等软文化,还包括自主、理解、宽容、信任、互助、共荣、凝聚力等基于理智和情感生活的规范。它并非是纯理想状态的虚幻文化,而是建立在班级真实状况之上、面向全体学生的实实在在的文化,它与常规的班级管理一样,具有十分重要的教育作用,是教师应该充分利用的教育途径,是师生集合共同的智慧、资源和集体的力量对学生全体和个体施加直接、日常、无形和有效影响的重要方式。
二、营造什么样的班级文化?——我对班级文化的审慎取舍
一般来说,班主任在接班之后就要悉心分析班级的优势和劣势,扬长避短、排兵布阵,着手营造班级文化氛围。在班级文化的建设中,不必人有我有,一味效法别人,而应因势利导,找到适合班级学生集体和个体的适宜的文化建设方式。也就是说,班级文化不必虚而全,更不能人云亦云,要学会分析班级,因时、因事选择适合自己的、对自己有益的班级文化中的部分或者全部。
在班级文化的建设中选择“班级格言→人生目标→班风学风→主动发展”这样一个软文化的建设过程,而没有从班徽、班旗等硬件建设入手,是基于班级特点、学生信心缺失、班级缺少凝聚力等现状,根据班级实际而选择的建设策略。如果是一个起始年级,那么往往会从班级硬环境(班徽、班旗、班歌等等)开始,逐步培植软环境,构成一个完整的班级文化体系。所以班级文化各具特色,班主任应该审慎选择适宜的,适合班级特色的班级文化建设策略。
三、 如何营造班级文化?——我对班级文化建设的探索
班级文化出自学生之手,是学生自己的文化。要使班级文化有品位、有特色,就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注重学生主体的自主发展,还要坚持人人参与,尽可能吸收学生群体的呼应与参与。经过多年的沉淀和积累,我确定了自己的班级文化建设基本思路,即:班级环境人文化、班级管理民主化;班会活动自主化,班级目标个性化,活动内容主题化。
1.精心设计班级文化硬环境,促进班级文化内涵的良性迁移
一直以来,作为班主任在每个新班级组建之初,都会集全班之力,汇全班之能,引导学生独立完成班徽的设计,班歌、班训、班级格言等的制定,教室的美化,墙报的出版,班级刊物的编辑等班级硬环境,让学生在实际参与的过程中,长才干,明道理,在班级文化营建过程中凝聚人心,形成集体。学生自觉或不自觉地把班级的目标内化为自己的追求和行动,而班级文化的内涵也会慢慢进行着良性迁移,完成学生精神的自我建构和内化,并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主动发展。在今年,因为我们班的教室是暂时使用功能教室,所以在教室的硬环境建设上我们无法进行,鉴于此,我们积极开发网络资源,在虚拟的班级环境中开展班级文化建设,开设了班级博客、成立了班级论坛。同学们设计的班徽、班歌、班级格言等都挂在班级博客上,并针对学生的特点设置丰富多彩的栏目 。
在班级论坛上,经常引导学生讨论譬如:成绩优异与身心健康哪一个更重要?未来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怎样让自己学会爱?自信与自负的区别是什么?等问题。通过论坛的讨论,唤醒了学生的主体意识,促进了学生的主动发展。
2.基于班级软文化建设的主题活动:由渐进成熟到养成教育
班级文化的建设关键在于精神的建设,而主题活动就是引发班级精神的软文化之源。我们知道,每一个学生的精神成长,每一个班集体的文化建构都不是在静止的状态中进行和完成的,而是在活动的引领下,以动态的形式潜移默化而来。因此,十几年来,我一直注重主题活动对学生精神世界的引领作用,不断探索适合不同年级、不同班级的主题活动,并认真制定活动方案,积极推进活动的进行,从一个遇到什么或者需要什么就搞什么活动的游兵散勇,慢慢形成了自己的主题教育系列,可以说自己的主题教育活动已经渐进成熟。班级文化软环境建设可以依托学校的大德育体系,有步骤、有计划、有借鉴地完成对学生心灵的浸润,思想的引领。同时,主题班会、专题辩论会等传统手段,也是唤醒学生心底的愿望,引导学生主动发展的广阔平台。我相信,一个理性的、被彻底唤醒的团队一定能够走的更远人生的发展也会更主动、更积极。
总之,班级是学生生活的重心,它是知识的集散地,是人格的熏陶地,是体质的培养地,是心灵的归宿地。我们老师的职责不是去改造他们,而是去唤醒他们,唤醒他们本来处于沉睡状态的潜质,让他们能够积极主动的发展,这才是班级管理的本质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