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新时期初中班级管理中教育惩罚的合理应用研究
作 者:刘中华
(辽宁省北镇市鲍家乡初级中学 121305)
大
中
小
摘 要:班级管理中教育惩罚作为管理班级、提升学生纪律性必不可少的手段由来已久,教育过程中合理的运用教育惩罚能够及时纠正初中生犯的错误,归根到底是为了促使学生自身的健康发展。新时期新环境下教育惩罚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很多家长对之谈之色变,本文针对在初中班级管理中心适度合理运用教育惩罚提升班级管理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初中班级管理;教育惩罚;应用研究
1、引言
当今的社会环境下,家庭中的独生子女越来越多,对孩子溺爱的情况越来越严重,这样对孩子健康成长是非常不利的。初中班级教育惩罚的作用就显现的尤为重要,教育惩罚能够迫使学生不得不思考自己的行为,将能够有效锻炼自控力,加强其纪律性。教育惩罚并非是毫无根据的,首先有其心理学依据,教育惩戒能够使学生减弱甚至消除其行为动机,控制自身欲望,努力克服人性本身的自私,导人向善。其次,教育惩罚有其社会学依据,能够起到警戒示例作用,处罚个体来力求整体和睦相处,让犯错的学生有羞耻感,通过道德和舆论的压力来提升自我的道德修养,从而进一步改变和纠正自己的错误,升华自身。
伴随着新时期素质教育的逐步推行,家长们的权利意思也在逐渐增强,教师采取的教育惩罚手段往往过激非常容易引起家长们的不满和抗议。过激的教育惩罚手段不仅无法达到纠正的效果更极易造成学生身心伤害。适度的教育惩戒将能够使学生为自己在学习和成长过程中认识到自己所犯的错误要为之承担后果,教育惩戒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树人,是为了保证学生们的健康成长以免误入歧途。新时期环境下如何合理地在初中班级管理中运用教育惩罚来达到教育的目的,做好班级管理工作是一个亟待研究的重要课题。
2、教育惩罚在初中班级管理中运用的现状
教育惩罚作为初中班级管理中的迫不得已的强制性措施如果不能合理运用往往不仅没能达到教育的目的反而会激化学生和教师之间的矛盾,恶化师生关系。教育惩罚必须在不违反学校规章制度的条件下,严格遵守法律法规的条件下实施,尤其要注意度的问题。现实情况下,教育惩罚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往往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一方面,教师进行教育惩罚的方式过于暴力。教育的目的是导人向善,教做人的道理,是个极为耗费耐心的工作,尤其处于青春叛逆期的初中生。很多教师缺乏对学生的耐心,一味地只知道对学生进行体罚或者变相体罚,不顾及学生的面子让学生感到十分反感,产生极为强烈的逆反心理,教师说什么都不听反着干。这样一来教育惩罚就起不到作用,也就没有意义。
另一方面,一些教师极为忌惮,生怕进行教育惩罚惹来麻烦,不敢对学生进行教育惩罚。互联网上对体罚学生的教师的曝光和现实处罚,学生和家长们日益增强的维权意识使得教师们对学生的任性行为不敢放手处理。学生屡屡犯错,极个别甚至气焰嚣张,带坏了班级风气,教师不能因为害怕惹麻烦就对误入歧途的学生不闻不问,应该及时制止。
再者,一部分教师在进行教育惩罚时不能一碗水端平,往往体现出对成绩好的学生极为喜爱,在他们犯错的时候姑息,简单说几句就不了了之。对成绩较差的学生厌恶,当与成绩好的学生出现争执时往往不问青红皂白把责任归罪于差生,即便是知道不是差生的错误,也往往不对成绩好的学生进行追究。教育惩罚的不公平极大地破坏了初中班级管理的公平性,给学生造成了极大的身心压力。
3、初中班级管理中教育惩罚的分类
教育惩罚旨在改善学生的行为,通过惩罚端正学生对于规则的认同感,增强自控力,惩罚是手段不是目的。初中班级管理中教育惩罚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达到教育的目的。
娱乐惩罚的方式最能够让人接受,更是一种欢快的方式。对于犯错的初中生可以让其在课堂上展示自己擅长的技能,譬如唱歌、跳舞、讲笑话等。一来起到惩罚的目的二来可以活跃课堂气氛,以此来让学生认识到自身行为的正负面影响。
写检查惩罚即让学生通过认真字迹清晰地抄录做人道理的名言等,一来让其通过抄写感受名言中暗含的修身养性,推及到自身行为反思自我是否做的过分,在此过程中升华自我,二来可以通过抄录练习书写,锻炼自我,但要注意抄录量不能变成变相体罚。
劳动惩罚即让学生为自己犯错付出代价,通过在有限的时间内打扫干净班级的卫生,主要适用的是做事效率不高,没有时间观念的学生。通过劳动惩罚不仅能提升其时间观念,意识到时间不等人,不能迟到,无论学习还是做事不能磨洋工,帮助学生反思错误以此来达到教育的功用。
4、如何在初中班级管理中合理运用教育惩罚
初中班级管理中若想合理适度地运用教育惩罚首先就要有规章制度可依。在国家层面和学校层面就要建立健全教育惩罚方面的法律和规章制度,这样不仅能够给教师实施必要的教育惩罚以法律依据,更能提高班级管理的效果。法律法规要明确规定教师进行教育惩罚的适用范围,对学生的哪些行为可以进行教育惩罚,针对学生犯的错误具体适用什么类型的教育惩罚,一来规范的教师的行为二来不会因为教育惩罚招致家长的指责,避免了不必要的争执和麻烦。其次,更要规定教师哪些方式的教育惩罚是违法犯罪行为,惩罚不是目的,否则就是舍本逐末,通过立法来保护教师和学生的合法权益,提升班级管理效果和促进教育学生健康成长。
另外,教师最为教育惩罚的实施者,更是学生教育的承担着,身上肩负的责任重大。新时期新环境下不断提升教师本身的素质是必不可少的,提升教师的责任心以及教育惩罚使用水平刻不容缓,公平地对待学生,加强与学生和家长的沟通,深入了解学生们的内心想法,才能切合实际地制定出教育惩罚的措施,让学生心服口服,深刻认识到错误行为的后果然后推己及人,加强自律性。教师在进行教育惩罚时一定要尊重学生,惩罚要和鼓励同时使用,相辅相成才能事半功倍。
5、结语
教育惩罚在矫正和改善学生教育问题上是必不可少的,教师一定要始终明确一点,惩罚不是目的,在实施教育惩罚的过程中要尤其主要初中生的心理承受能力,采取更加和蔼尊重的方式,让学生健康持续好好成长才是初衷。
参考文献
[1] 尹瑞平:初中班级管理中教育惩罚的合理运用,内蒙古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年.
[2] 黄鸿新:初中班级管理中教育惩罚的合理运用研究,《考试周刊》,2017 (6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