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基于网络环境下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作 者:李长梅
(安徽省合肥市金湖小学,安徽 合肥 230031)
大
中
小
摘 要:现代网络技术的发展为学习方式的革新带来了动力,特别是基于网络环境下信息资源的共享和传播,这对于深化基础教育改革,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率具有重要作用。新课标明确指出:“要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利用图书馆、网络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这为教学改革指明方向。 关键词:网络环境;小学生阅读能力;培养
引言
基于网络环境下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目的在于科学、合理的运用网络技术,充分发挥网络优势,以培养学生自主获取知识为目的,以解决问题为中心,着重培养学生自主独立钻研的精神以及创造力、想象力。笔者以阅读课为例,探探如何基于网络环境下,依托数字网络平台,充分利用网络教学优势进行网络教学的。
一、依托数字网络平台,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探究意识
培养学生主动探究能力,首先要激发他们的探究兴趣,使学生从被动获取知识的状态变成积极主动的求知过程。网络技术在激发学生学习方面有着其显著的优势,他能呈现出丰富多彩的内容和富于变换的文字和图像,为学生营造快乐和充满活力的学习气氛。以小学三年级课文《西湖》,为例,教学伊始,教师依托网络优势,由苏州这座文明遐迩的水上城市过渡到同样是以山水水文明的杭州,接着,让同学们随着录像去领略素有“人间天堂”美称的杭州,领略天堂里的明珠——西湖。只见西湖南北西三面是层层叠叠,连绵起伏的山峦,一山绿,一山青,一山浓,一淡。十里明湖中,葱绿的孤山显得格外秀美典雅,明镜的湖水晃动着绿岛和白云的倒影,仿佛仙境一般......伴随清晰的讲解,让孩子们感到像是走进了连绵不断的画卷,深深陶醉其中,从他们期盼的眼神中,感受到了他们对杭州西湖的憧憬,对知识的渴望。
接着教师引导学生进入数字网络平台的资料室,浏览相关的学习资料。教室里有精美的风光图片,简洁精要的文字介绍以及课文学习要点。教师在学生浏览资料的基础上,引发他们的自主思考。然后根据学生的问题进行筛选提炼,形成两个主要问题。1、作者如何精彩描述西湖的山水?2、又是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描写西湖山水?最后请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研究讨论。带着这些疑问,才能激发学生认知和学习的的兴趣,激发他们主动地探求未知领域。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创设特定的情境环境,能激发学生的体验热情,培养他们主动探究的意识。
二、依托数字网络平台,开展主体收集,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
构建主义的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地构建内部心理特征的过程,不是把知识搬到记忆中,而是以已经有的经验为基础,通过与外界相互作用来构建新的理解。”为了培养学生自主地对未知领域的探索能力,我们在数字网络平台中建立了“学习延展”栏目,当学生选择感兴趣的问题进行研究时,只要点击“帮助”按钮,就可获取丰富的学习信息。比如,学生进入问题的帮助区,便可以看到老师的问题:“想想作者分别怎么描写西湖的山水,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并仿写运用”“想想看西湖的山水还像什么?”、“如果你置身于这样的山水中,有什么感觉?会做什么?”......这些提示语给学生提供了自主阅读探究的途径。当反馈交流时,学生能随心所欲地表达自己的研究成果。比如,学生交流一:作者抓住西湖水的静、美、绿来描绘使我感受到西湖水的与众不同的特点。抓住围绕西湖山的的浓淡、青绿的描绘使我感受到西湖山水的独一无二。学生交流二:文中“岸边的华灯倒影在湖中,宛如无数的银蛇在游动”等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的笔触描绘了西湖山水秀丽的风光。学生交流三:我会在这样的山山水水中闭目养神,感受大自然神奇。
学生通过在网络上进行主体是搜索,老师的指导下,将收集到的信息加工、整理、得出结论,解决问题。教师创设宽松和谐的交流环境,让学生在共享集体思维成果的基础上,对当前所学内容知识较全面、正确的理解。依托数字网络平台,开展主体收集,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
三、依托数字网络平台,拓展阅读能力,培养学生创造能力
在现代的教育观念下,它要求师生从微观教学中解脱出来,发散思维,创造力培养以及思想素质的教育。它主张要在学好教材的基础上,把教学的触角伸向更广阔的空间领域,更注重“以人文本”的核心思想,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发散性思维。以文章《西湖》为例,在教育引导学生收集西湖的有关文字和图片资料时,比较西湖和别的风景名胜的相同之处,不同之处。从而会发现古人苏东坡写过赞美西湖的诗:“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白居易离开杭州时还念念不忘西湖,“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
网络环境下的拓展学习,计算机就像笔、书本一样,成了学生主动学习的一种工具。整个学习过程突破狭小的教师空间和短暂的课间学习的局限,是一种学习方式、学习思维,学习习惯的突破,依托数字网络平台,拓展阅读能力,培养学生创造能力。
四、结束语
在小学教学中,阅读能力一直是教师们关注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重点心所在。随着当前科学技术的发展,教师对网络教学的运用对教育的影响也在逐渐扩大。阅读的教材内容,能够让学生的写作能力,理解能力的不断提升,通过呈现丰富多彩的内容和富于变换的文字和图像,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字、词、句的具体含义,了解课文表达的内容。良好的阅读方式也可以使学生的语音字词技巧和阅读能力不断提升。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只有通过看过很多书,潜移默化从中汲取优美的词句,来提高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参考文献
[1] 陈绍丽.网络环境下如何提高学生习作能力的探讨[J].都市家教(下半月),2014,(1):1-1.
[2] 李莉芸.网络环境下体验式阅读教学平台的构建[J].广东教育(综合版),2015,(2):40-41.
[3] 闫珂.家庭教育视阈下小学生家长非正式学习研究——基于南阳市N小学的现状调查[D]南京师范大学,2016.
[4]成利丽.运用网络家校合作培养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