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关于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数学思维能力的途径

关于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数学思维能力的途径

作 者:杨 来 (安徽省马鞍山市和县一中,安徽 马鞍山 238200)

 摘   要:数学作为一门开发学生思维的重要科目,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一个良好思维能力的培养,不仅仅能够促进学生数学学习效率的提升,还有助于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发展,因此引导学生将抽象事物具体化,加深自己的逻辑思维辨析能力,能为更高效的学习提供前提基础。

关键词:高中数学;思维能力;培养途径
前言
帮助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不仅是教育者当下追求的目标,同样也是现在教育改革所推行的重点,让学生通过教师的帮助,寻找解决抽象知识的方法,逐步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找到数学学习的技巧,从而让学生在进行数学解题过程中快速作答,提高学习效率。因此,一个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就需要教师从不同的方面出发,给学生创设思维能力的培养途径。
一、强化自主学习,引导积极探索
一个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重点在于让学生通过采取合适的学习方法,在学习的过程当中自主思考,积极探索,敢于提出质疑。作为高中阶段的数学教师,则更应当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中心,加强对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培养,让学生在自主学习时,发挥自己的主观意识,真正地去理解数学知识,加强思考,逐步提高自己的数学思维能力。那么在具体的高中教学环节中,教师为了使学生的自主学习效率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提高,可以采用翻转课堂的形式,即把课堂的学习重点交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小组讨论,来获取正确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不断地强化解题步骤和方法。例如,在对“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进行学习时,教师可以给学生设计合理的学习目标和学习要求,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在课堂的前半节课自主进行学习。比如,学习目标可以设计两个,一是让学生准确掌握计算公式,二是能够自主解决练习题。在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时,教师应当给学生一定的指导,引导学生更快速的理解“sin”、“cos”分别表示的概念,加深学生学习的进度。同样在小组进行讨论过程中,教师也应当适当的帮助小组解决困难,采用开发式的教学方法,增强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能力。这种引导学生自主进行学习的方法,在实际教学当中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小组学校能力,有助于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针对性训练,加大创新思维培养
针对性训练,就是要求教师在给学生们布置教学任务时,根据学生的学习差异性,给学生设置不同的学习任务,对不同的学生来说,他们在进行数学学习时也会由于个人的能力表现出不同的结果。因此,在具体的教学环节当中,为了能够进一步增强课堂的整体效率,让每个同学都能够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学到数学知识,高中教师可以对学生开展针对性训练,因材施教。具体的表现方式为,将班级里的学生分为大致的三种,一种是成绩较为优异的学生,教师可以把这些学生的学习目标设计在较难的题目上,或者让他们几个人共同合作,一起学习。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教师的重点应该是让学生能够掌握基础题型,在基础题型的基础上在逐渐加深题目的难度。例如,在“圆锥曲线与方程”教学中,这个类型的题目,对于高三的学生来说尤为重要,在高考中出现的频率也相当大,为了能够让学生高效的掌握解题方法,教师可以挑选一些历年高考当中出现的题目,在课堂中给学生们进行讲解,基础较差的学生,教师应当保证学生能够将大题中的第一问做出来,并且准确率较高。对基础好的学生,应该一步一步的给他们讲解具体的步骤,让学生们转换思维,最大程度上提升学习效果。
三、利用教学工具,将抽象具体化
在当前的教育背景下,如果教师还是采用传统的教学课堂来进行教学,不仅收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还特别容易让学生对数学产生乏味,丧失学习兴趣的现象。因此,为了能够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思维发展,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魅力,能够喜欢在数学当中寻找正确的学习方法,教师可以充分的利用现有的教学工具来进行教学。比如多媒体的运用,多媒体教学技术已经完全应用于当代的教学过程,高中教师应当充分的利用这种先进的教学工具,来增强课堂学习效果。例如,在“空间几何体”教学时,由于这一单元的内容涉及的逻辑性较强,学生们如果没有较好的逻辑理解能力,很容易在老师讲解的过程中跟不上教学速度,导致课业的欠缺。所以合理的运用多媒体教学,就可以很好的解决这种教学问题,教师将所要讲的内容以动图的方法来展示,并且加以适当的讲解,指引学生一步一步来进行思考,将一些抽象的事物变得具体化,帮助学生理解。
四、进行反思互评,优化解题技巧
在现在的高中课堂当中,教育者一直要求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学习的习惯,引导学生独立完成教学任务,但是学生在进行做题时,有时候意识不到自己的错误,采用一种错误的方法来解答,并且养成一个错误的解题习惯。为了有效地遏制这种情况发生,老师可以从学生自主预习开始,就让学生明确解题需要的正确顺序,第一步该干什么,最后一步是什么。从审题目开始,就需要学生认真对待,看清题目的要求,正确运用知识。教师可以让学生准备一个错题本,让学生在每次做题之后,就认真的将自己的错误原因总结到旁边,并且用正确的解题方法来进行改正,每隔一段时间就引导学生将错题本拿出来,认真重新分析自己的错误原因。还可以让同桌之间互相进行错误点评,吸取他人的经验,总结自己的学习方法,并且在错题分析以后,能够利用自己的思维想象,来探索更有效的解题方法,逐步强化解题思路分析,这样才有助于不断的加强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从而实现课堂的高效性。
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给学生设置合理的教学目标,及时的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引导和点评,让学生在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的指引下,不断地培养自己的思维能力,自主解决数学问题。久而久之,才能使学生的思维能力达到较高的水平,提高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吕文波.高中数学教学中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分析[J].中外交流,2018,(29):193.
[2]张树锦.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数学思维能力的实践[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8,(23):98-99.
[3]李志强.数学思维能力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培养[J].中学教学参考,2018,(17):25.
[4]王萍.高中数学教学中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J].中外交流,2018,(2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