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与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策略分析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与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策略分析

作 者:裴小芬 (重庆市南川区大有镇中心小学校 408400)

 摘   要:语文学习的关键在于阅读,阅读能力的好坏直接关系语文素养的高低,从而间接影响着语文教学质量。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培养阅读能力、丰富知识、扩展认知范围的重要时期。能否通过小学阶段的阅读教育,让学生切实掌握有效筛选内容并学以致用的阅读能力,对其今后的成绩和学习生活无疑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本文就从自己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理解出发,探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以及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方法。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阅读能力
引言
当今的小学生可谓是无纸化阅读时代的原住民,信息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知识的传播呈现指数级的增长。传统纸质书籍的文化载体逐渐由移动互联网的各种终端产品替代,系统化的阅读也变为碎片化的阅读。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教师如何合理创新,有方法、有目标地培养小学阶段的学生在其阅读能力上做到适应时代发展,循序渐进逐步提高,成为广大一线小学语文教师需要思量创新的问题。笔者个人以为,万变不离其宗,要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首先还应该从学生本体入手,以兴趣为导向,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并且能够对学生的阅读进行有效评价,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方法。下面笔者就此进行重点论述。 
1、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爱上阅读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法、情境创设法、提问法等。如在《乌鸦喝水》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展示"乌鸦喝水"的部分动画视频,吸引学生的眼球。然后向学生进行提问:"大家知道这个故事想要告诉我们什么吗?"学生会提出各种新奇的答案,然后教师转入正题:"想要知道这个故事的完整过程,那我们就来学习课文《乌鸦喝水》。"除此之外,合理的问题导入也是一种不错选择。例如在《好学的爸爸》中,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同学们,你们的爸爸妈妈在家里都会做些什么事呢?有没有看到过自己爸爸妈妈学习的?他们学习的时候是什么样子的?"以此来导入课题,这样也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培养学生阅读习惯,让学生有效阅读
叶圣陶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习惯。” 而习惯的养成要靠教师朝夕指点,对比笔者有如下思考:
一是引导学生养成经常诵读、默读的习惯。熟读成诵是培养语感、积累知识的有效方法,俗语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可见读与理解的关系。所以,重视基本阅读,引导学生能够熟读文章,读到朗朗上口,读到其义自见。
二是加强学生积累整理的习惯培育。小学语文中的文章是供学习的例文,文中有许多生字、生词、修辞用法等语文基础知识,教师要督促学生经常分门别类,随时整理积累,以使知识系统化、规律化,语文能力的提高也在于这日积月累,为初中高中打好坚实的基础。
三是坚持让学生运用工具书的习惯培养。小学生在阅读中不认识的字、词太多了,要求学生要自觉翻检工具书,并结合该字词的语境断定其音、义。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同时也可以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当学生不知道答案时,我们交个他们方法,让他们自己去尝试着探索,总好过直接告诉他们答案,下次遇到同样的问题,他们依然不会处理要来的好。这就是所谓的“授人予鱼不如授人予渔”。
四是强化学生思考想象的习惯。语文能力在一定意义上讲,就是思考想象的再现培养思考想象的习惯,就是在阅读中引导学生自己思考,力图自己读懂、读通所读材料,多思考包括与前文的比较思考,与该文有联系知识的联想思考及展开想象翅膀的创造性思维等,这样既能提高学生思维能力,也能使知识得以运用。
3、加强课外阅读,让学生多阅读
  在抓好课内阅读的同时,也要大力开展课外阅读,使“小阅读教育”向“大阅读教育”方向发展。从阅读内容来说,不但要选择真、善、美的读物,而且要博览新、活、宽的读物;小学生正处长身体长知识求知欲正旺时期,语文教师要鼓励学生多阅读适合自己的课外读物,不断丰富自己。我们在完成新课教学后,除了让学生阅读课本上推荐的读物之外,也可以给学生推荐一些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课外读物,比如《安徒生童话系列》等书。当然还可以利用寒暑假,指导学生开展大量阅读活动。或者阅读后,让学生做阅读感悟,包括贺卡、书签等。再者就是举行读书报告会等等。如此丰富多彩的课外阅读形式和阅读内容,都能够帮助学生快速掌握阅读技巧,感知阅读魅力,提高阅读能力。
4、借助激励教学评价机制,让学生持续阅读 
  学生的学习动力源于教师的肯定和激励机制,因此,这需要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活动时,要借助激励教学评价机制来激发学生阅读学习激情,这就潜在地为阅读教学效率提升和学习阅读能力培养奠定了前提条件。例如:在进行《莫高窟》的课文中,小学语文教师把小学生分组按照教师的ppt教学引导进行探究式阅读教学活动,并分配给相应的阅读任务给予各个学习小组,最后小学语文教师站在客观公正的角度对每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在评价中,语文教师多发现学生的学习闪光点并及时给予肯定和赞许而以建议代替批评,这就增强了学生的阅读学习自信心,最终有利于形成学生的学习驱动力而提升其阅读学习能力。 
结束语
总之,在小学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当切实重视以人为本、以兴趣为基础,让教学创新永远在路上,不断发现改善阅读教学方法,培养小学阶段的学生拥有良好的阅读能力,为其日后的学习成长生活奠定坚实的能力基础,实现孩子们可持续化的、全面的发展,也希望我国小学阶段的阅读教育水平能够取得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永旭. 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J]. 学周刊, 2016(2):104-104. 
[2] 朱艳玲.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文本细读的策略研究[J]. 中国校外教育, 2017(21):43-44. 
[3] 田静.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开展策略研究[J]. 中国校外教育旬刊, 2016(9):106-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