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浅谈微课在幼儿园客家文化园本课程中的应用

浅谈微课在幼儿园客家文化园本课程中的应用

作 者:杨艳玲 (江西省赣州市赣县区城关幼儿园,江西 赣州 341100)

 摘   要:微课具有简单便捷、吸引力强、以小见大这些普通课堂教学所不具备的优势,微课的运用会进一步影响幼儿教师对教学方式的探索以及师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根据观察和研究,微课一旦被科学地融进教学,就会发挥出极大的作用,会为幼儿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内在的动力。

客家文化园本课程是指幼儿园开发的以客家文化为主要内容、能够体现园本特色的系列课程。
关键词:微课;幼儿园;客家文化园本课程
微课运用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体现出了一定优势,但也存在一定的挑战。一方面,微课的制作技术繁复,幼儿园教师真正掌握并灵活运用的不多;另一方面,微课在幼儿园园本课程的运用也只是起步阶段,还未建立起强大的“微课共享资源库”,效果并不显著。
一、微课在幼儿园教学中的运用价值
1.对幼儿的价值。首先,微课可以提升幼儿的学习效率。传统课堂教学模式较为单一,课堂气氛也比较沉闷,主要是教师在台上讲,幼儿坐在下面听。微课将整个课堂的气氛带动起来,不受时间和空间所限,如果幼儿在课堂上存在不理解的问题,可以在课后利用微课对知识进行复习和学习,提升了幼儿的学习效率。其次,学前教育中的微课主要对实践共同体进行强调,提升幼儿的学习兴趣。幼儿在学习活动中不仅可以是微课的观众,也可以是微课的制作者。
2.对教师的价值。首先,微课对课堂教学内容起到了很好的补充作用,还能依据幼儿自身特点,对某一个知识点进行针对性讲解,有利于教师教学工作的开展。在学前教育工作中,教师需要经常用实例来引导幼儿学习,由于传统幼儿园教学视频过于沉闷,只有经过良好的剪辑工作才能在教学中体现出效果,而微课可以将这一步骤省略。其次,微课的出现可以带领教师融入时代潮流。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幼儿教师不仅需要具备较强的专业能力,同时还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信息技术。微课的使用可以促使教师对相关信息技术进行了解,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为新型课堂的开展奠定基础。
二、客家文化园本课程概略
客家文化是依附于人们的习惯、日常生活、情感和信仰而产生的,是人们在传承文化中最贴近现实生活与身心的文化,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对于幼儿来说,民俗文化伴随着幼儿的成长,对幼儿的身心发展有着潜移默化的重要作用.利用好民俗文化对于幼儿的身心全面健康发展有着重要作用。然而,当前的幼儿园教育,仍然是以传统的书本教育为主,幼儿教师在围绕教材进行教学活动时,大多忽略了幼儿生活环境中所包含的丰富的客家文化资源,失去了对幼儿进行客家文化教育的机会。客家文化园本课程将丰富的客家文化资源开发和利用起来,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课程,极大地拓展了幼儿对客家文化的认识,让幼儿从小就受到客家文化的辐射和熏陶。
三、微课在客家文化园本课程中的运用策略
1.整合资源,建立客家文化园本课程微课资源库
客家文化资源非常丰富,包括客家语、戏剧、音乐、舞蹈、工艺、民俗、建筑、人文、饮食等各方面。这些资源有的是幼儿熟悉的,有的则接触比较少。教师应在充分了解客家文化的基础上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选取有价值的、易于为幼儿所接受的内容制作成微课。
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收集现有的与客家文化有关的微课,将其与本园开发的微课收录在一起,并按年龄段分类整理,建立起具有实用价值的客家文化园本课程资源库。
2.利用微课,开展客家文化园本课程教学活动
微课短而精,可以弥补幼儿注意力集中时间短的弱点。教师可以利用微课的这种优势,灵活地运用到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
(1)活动导入
在教学活动中,导入部分时间不宜过长,主要应该激发幼儿的兴趣。制作的微课时间可长可短,易于把握。同时,微课中声音与画面的出现可以更好地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如,在欣赏客家乐曲《斑鸠调》这一教学活动中,就可以录制一小段微课向幼儿介绍斑鸠,以满足幼儿的好奇心,同时为幼儿能够更好地理解乐曲打下基础。
(2)基本环节
客家文化是丰富的地方资源,它不仅在文化艺术方面有其独特的一面,其深厚的历史底蕴如历史渊源、民族精神、生活习俗、古老建筑、传统手工艺、饮食文化等,都有其十分重要的教育价值,而这些丰厚的客家文化底蕴正是幼儿所缺乏并需要了解的,这些也就成为了客家文化园本课程中的重点和难点。
将微课运用到教学活动中,可以给幼儿直观的感受和体验,帮助他们掌握活动的重点和突破活动的难点。如在大班社会活动《千年客家第一古村——白鹭》中,大部分幼儿没有去过白鹭,有的甚至没有听说过,完全缺乏这方面的经验。教师将这一内容制作成微课,播放给幼儿观看。微课不仅展现了白鹭古村的全貌,还重点介绍了白鹭古村的历史及其代表性建筑——恢烈公祠、王太夫人祠、洪宇堂等,幼儿在观看微课时仿若身临其境,自然就对白鹭古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
(3)小结拓展
在客家文化园本课程的教学活动中,微课还可运用于小结拓展环节。如在《客家人的生活用品——竹制品》这一社会活动中,教师在基本环节可以先向幼儿重点介绍几种竹制品,然后在小结拓展环节利用微课向幼儿展现更丰富、更全面的客家竹制用品,甚至更多不同种类的客家人生活用品,从而拓展幼儿的视野,激发起幼儿对客家文化的探索兴趣。
3.资源共享,发挥微课的辐射作用
微课是一种信息资源,可以运用网络与人共享,具有不受时间和环境限制的优势。我们应充分发挥微课的优势,将客家文化传递到家庭、社会中,为幼儿创造一个想学就学、想看就看的有利条件。
微课可以将幼儿园客家文化园本课程延伸到家庭中,让孩子随时随刻都能得到客家文化的熏陶。家长也可以陪同孩子一起观看微课,既能与孩子进行亲子互动,也能对客家文化园本课程有所了解。
总之,加强对幼儿的民俗文化教育,是振兴中华文化的重要途径,也是塑造幼儿健全人格的必然要求。将微课灵活地运用到客家文化园本课程中,则是让幼儿了解客家文化、热爱客家文化的有效手段。教师只有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并不断提高自身的教育水平,才能不断提高幼儿的综合素质,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 王小华.例谈微课在幼儿园活动中的运用.2017.
[2] 张海燕.探讨微课在幼儿园客家文化园本课程的应用.2017.
[3]陈梦瑶.客家文化区幼儿园课程编制与实施的现状研究.2017.
[4] 张小雅,刘庞凤,试论对幼儿园教材的价值审视,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