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网络资源在教学中应用现状探究
作 者:刘珍强
(成都石化工业学校 611931)
大
中
小
摘 要:本文从计算机网络资源的内涵和特点论述入手,分析了在中职学校利用的必要性,为计算机网络资源在中等职业学校的合理且广泛应用提供思路。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资源;中职学校;教学
伴随着互联网在学校的广泛普及和应用,计算机网络资源已经成为辅助教师开展教学的一种重要工具。本研究重点探讨该类学校计算机网络资源的应用现状以及针对网络资源应用问题提出解决策略和方法。
一、 计算机网络资源的概述
(一)计算机网络资源的内涵
所谓计算机网络资源可从宏观和微观层面予以解读,前者通常被理解为互联网所承载的一系列资源,如卫星广播、电脑设备以及相关软件等;后者是指计算机互联网分享、传递、呈现的一系列信息、数据等资料的汇总。本文更倾向于微观层面的解读和理解。
(二)计算机网络资源的特点
计算机网络资源与传统教学资料相比,依托于互联网计算机技术,在技术的先进化水平方面得以提高,而且还具有其他特点,如容量大且更新速度快、资料丰富且多样化、共享度较高且师生获得较为便捷,网络资源的多元化特点和优势能够为学校教师教学和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便利性和辅助性。
二、 中职学校计算机网络资源利用的必要性
中职学校教学特点在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将理论基础应用于实践,进而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技术和能力。教学开展过程中利用计算机网络资源具有一定的必要性。一是拓展和丰富教学内容。二是符合中职学生的需求。
三、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网络资源在教学中应用现状分析
(一)课程资源认知度存在偏差
中等职业学校传统课程资源包括黑板、粉笔、书本、实训场地以及相关实训设备等,伴随着计算机网络资源在教学中的广泛应用,中职学校教师对课程资源的理解和认知仍停留于传统形式,多数将网络资源认为是一种深不可测的资源或者工具,不知如何将计算机网络资源与教学内容相融合;另外,还有多数中职教师认为传统的课程资源足以应付教学活动,没有必要引入计算机网络资源。中职学校教师片面性的认知影响着资源在教学中的充分利用。
(二)计算机网络资源应用率偏低
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受到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教学活动中应用网络资源表现在如下几方面,一是单一化地使用网络资源;二是网络资源与教学内容契合度不高,网络资源的应用对学生理解和实际操作熟练度的作用较小;从教学实践表现情况来看,中职学校计算机网络资源应用率较低,理论教学和实践训练仍沿用传统的教学形式,僵化的套用网络资源现象较多。
(三)与教学目标和学生需求结合度偏低
中职学校教学目标在于引导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训练中,不断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多数教师教学中引入计算机网络资源,目的在于营造学习氛围,利用一种创新形式吸引学生,与教学目标的结合度偏低;另外,中职学校学生理论知识掌握程度、实践操作能力等差异性较大,学生对网络资源的需求不同,但中职学校在资源引进方面并没有结合学生的需求和层次化,而是笼统性的辅助教学,忽视了学生发展性原则。
(四)教师缺乏计算机网络资源应用技能
纵观中职学校教学情况而言,一方面,多数教师对计算机网络资源搜集和整理意识不强,无法全面、多角度搜集资源,同时对资源的整合能力普遍不高;另一方面,网络资源与教学内容的切合对教师教学能力提出较高要求,由于中职学校教学重点为实践和实训,多数中职教师对网络资源如何切入课堂教学方面的研究并不够深入。
(五)未营造计算机网络资源利用的环境
多数中职学校仅购进部分计算机设备、设立了计算机电脑室、开设了计算机课程等,但并没有注重教育学生如何安全操作计算机设备、如何利用计算机搜集有效、准确的网络资源等,导致网络资源利用的环境未营造,无法引导学生自主搜集和利用资源。
四、 中等职业学校应用计算机网络资源的对策
(一)转变课程资源的认知理念
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课程资源的丰富化要求教师转变传统的课程资源观,充分认知计算机网络资源辅助教学的作用和意义,加强网络资源方面的学习力度,在一线教学中能够将网络资源运用至理论知识的教授中,尤其要引入至实训操作过程之中,为学生展示实践操作流程、过程以及注意事项等,减少学生失误操作造成的损失以及危险等。因此,教师转变课程资源的认知理念,构建新型的课程资源观尤为关键。
(二)提高计算机网络资源应用率
结合现阶段中职学校教师教学过程中计算机网络资源应用的现状,加大应用率最为关键,对于教师而言,一方面,加大网络资源的整合和精加工力度。另一方面,网络资源切入教学活动,必须对资源和教学内容进行加工和处理,充分发挥网络资源的作用,调动学生的听觉、视觉等,便于学生准确把握实践操作步骤和过程,为提高实践操作和应用技能奠定基础。
(三)紧扣教学目标,结合学生需求引入网络资源
中职学校教学开展过程须结合不同学科的教学目标,选择网络资源引入的恰当方式,为教学过程提供辅助。如理论性教学过程可引入创新性、文字化的资源和内容;实践性教学过程可引入图片式、动态化视频等资源,使得网络资源的价值得以发挥;另外,教师应根据班级中学生学习情况,确定每节课引入资源所占据比例以及引入的方式等,每节课要对学生进行调查和评价,了解学生对引入的网络资源的总体态度和理解情况,便于后期调整教学方式和方法。
(四)增强教师计算机网络资源应用技能
计算机网络资源引入课程资源后,对一线教师教学能力提出较高要求。对于中职学校的教师而言,一方面,完善化的学习计算机网络方面的理论知识和技能,便于教师搜集和整理教学所用的有价值资源和信息,同时能够利用网络技术加工学习资料;另一方面,学校组织相关培训和教育课程,结合教师教学内容训练网络资源的加工和整合能力,制定严格的培训和考核机制,强化教师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通过系统化的学习和培训,使得教师能够将计算机网络资源较好地切入教学活动之中,辅助教学活动开展,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五)营造和优化计算机网络资源利用环境
中职学校营造和优化计算机网络资源利用环境对教学开展以及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培养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学校在硬件方面要积极购进和升级网络设备,为学生提供理论学习和实训训练的多样化设备;同时,计算机教师注重传授安全操作和规范操作内容,帮助学生减少失误和错误操作;教师结合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引导学生高效、自主搜集和整合资源,培养学生自主操作意识和自主学习的积极性,逐步提高学生自主操作、搜集、整理和利用资源的能力和水平。
总而言之,计算机网络资源引入学校教学之中,应转变了传统的课程资源理念,教师可结合教学内容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生动且立体化地展示理论化知识,引导学生实践操作和训练,便于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另外,中职学校教师应提高网络计算机应用技能,以提升和优化教学效果和质量。
参考文献
[1]王金英.精品课程网络资源教学有效性的研究[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2):79-82.
[2]王惠.网络环境下中职计算机教学的思考[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8(8):56-58.
[3]吴丽萍.中职学校网络建设与管理探讨[J].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2018(6):110-113.
作者简介
刘珍强,男,1981年6月,四川彭州,本科,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网络,中学一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