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情感教育在小学思品中的实践分析

情感教育在小学思品中的实践分析

作 者:李武新 (重庆市潼南区文星小学校,重庆 402660)

 摘   要:德国教育家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一书中深刻地指出:“教育的过程首先是一个精神成长的过程,然后才成为科学获知的一部分。”可见,教育的本质是育人。而育人则包含着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光是智育显然是不符合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的,因此情感教育作为对智育的补充和发展的一种教育形式就成为了我们广大教学者比较青睐的教学方式。接下来笔者就简要谈谈自己对此的几点看法。

关键词:小学教学;思想品德;情感教育
1、创设情境,以情境培育学生情感感知
如果说教师动情地讲课会感染学生,那么,教学的环境气氛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情感。直观、形象的教学方法更易被学生接受。如果说教师动情地讲课会感染学生,那么,教学的环境气氛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情感。直观,形象的教学方法更易被初中生接受,所以,教学中可以用各种教学手段创设情景,让学生的潜在情感在一定的情景中得到更充分的体验和宣泄。
例如,在教学过程中,用直观的形象可以让学生把握,有浓烈的气氛可以让学生感受,有愉快的活动可以让学生参与,通过这些触境生情,引发他们的积极情感体验,促使他们生动活泼地学习。当然也可以让学生一边听歌曲《长大后我就成了你》一边完成一个任务,设计一次尊师的活动。这样,在音乐中不仅创造出了和谐快乐的课堂氛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使枯燥的思想品德课堂更具生命力。通过上诉的情境教学,使学生对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丢;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等歌颂赞美教师的名言有了更深刻的感悟和理解,真正认识了教师的无私奉献、敬业爱生、甘为人梯、不辞辛苦、等优秀品质。从而为知师、信师、爱师、敬师,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2、挖掘教材,以想象引导学生共情 
  首先找准激情点,激情点就是教材中最能调动学生的情绪,引起学生共鸣的关键点。在选取激情点时要注意:要根据教学重点选定;要具有强烈的情感因素。例如:利用雷锋不为名,不为利助人为乐的高贵品德,同时抓住“小周内心对雷锋深深的敬佩和由衷地感激之情”这一关键点,激发学生道德情感。 
  其次,引导学生充分想象,进入情境。注意引导学生想象时,要抓住人物情感的变化,并充分想象人物的心理状态,使学生产生情感体验。如上例,教师要抓住小周这个人物由乐——愁——感动不知说什么好的感情变化,启发学生去想象小周的内心世界。可让学生进行分析:①小周是个乐观的小伙子,为什么笑话不说了呢?②雷锋是怎么知道小周父亲生病的呢?③雷锋为什么悄悄给小周家寄钱写信呢?④小周“感动得不知说什么好”这是一种什么心理状态。
经过上述分析,我想雷锋的精神就会深入学生的心田。通过引导,使学生获得了小周的情感体验,崇敬雷锋、热爱雷锋的情绪被调动起来了,起到了“一石激起千重浪”的情感效应。 
3、情感激励,以情感催化学生情感
要想把教师所提要求、所灌输思想转化为学生本身的要求和思想,就需要“师爱”的触动和催化。也就是说,只有学生认为是教师出于真正关怀和爱护时,学生才会产生对教师的信任感,才会对教师的意见和要求产生肯定的倾向而愉快地接受。相反,同样的要求和意见,如果学生认作是教师故意非难、恶意打击,学生就会引起抵触情绪和行动上的抗拒。
对此笔者以为需要做的真诚面向全体学生。老师对后进学生诚挚的爱,是转化的基础和首要条件。对品德不良的后进学生来说,他们在家庭或学校中受到的批评、斥责和惩罚往往多于赞扬和鼓励,因此,他们与教师在情感上往往是对立的,他们往往比较心虚,敏感、有戒心,常常认为教师是轻视、厌弃自己的,甚至认为周围的人都是抛弃他们的。如果教师对他们表现出诚挚的爱,使他们冰冷的心感到无比温暖,使他们感到教师是真心实意地关心他们,尊重他们,他们就会渐渐亲近老师,对老师的对立情绪就会逐渐消除,他们才能接受老师教导和劝告,才能尽心尽力地按教师的要求去做,改正自己的缺点和错误。 
  4、情感体验,帮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情感
灵活多样的学习形式,往往有助于调动学生愉悦的学习情绪和积极的学习状态,点燃学生的学习激情,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在小学思品课教学中,教师要注意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学习规律,紧扣教学内容,巧设角色扮演、实践操作、辨析讨论、游戏比赛等新颖有趣、丰富多样的活动形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维、合作探究,让学生在实践体验中感受快乐、碰撞思维、深化理解、增长才干,促进发展。
比如,学习《我是小小主人翁》中“我能做好”时,教师可以当堂让学生钉纽扣、剥花生、擦玻璃、拖地等,通过亲身实践体验活动,让学生“零间隔”、真真切切地体验劳动的历程,感受劳动的苦与乐,从而激发学生对劳动的热爱之情和对劳动者的理解和尊重。也可以开展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用红领巾蒙上眼睛寻找东西、或单手系红领巾,或单腿走路,让学生在角色体验中感受残疾人生活的不易和困难,学会尊重、关爱、帮助残疾人,从而深化学生道德认识,促进知行统一。再如,教学《地球真美丽》中“我们能为地球做什么”时,可以开展环保寄语征集活动、组织环保知识抢答赛、“变废为宝”作品创意大赛;举办“保护环境、爱我家园”演讲、绘画、征文比赛等,从而加强学生的环保养成教育,提升学生的环保意识。
结语
总之,在小学思想品德课情感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挖掘教材真情,以情动人,激发学生真情实感;尊重学生个性感悟,以情载理,唤醒学生理性沉思;创新活动形式,情知互动,丰富学生情感体验,激活道德潜能,从而让课堂彰显出生命的张力和活力。
 
参考文献
[1]生活化教学在思想品德课堂中的探索与实践[J].孙芳.成才之路.2011(22)
[2]李锦群.严能生优 爱能奏效——浅谈我的班主任工作之路[A].广西新时期班主任工作论坛论文集[C],200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