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职业本科毕业论文教学改革创新思考 Innovative Thinking on Teaching Reform of Professional Undergraduate Thesis
作 者:段洪 李莉
(云南财经大学,云南 昆明 650221)
大
中
小
本文系2017年云南财经大学教学研究项目《高等职业本科教育毕业论文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研究》阶段性成果 摘 要:职业本科毕业论文教学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巩固和深化理论知识、锻炼和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机会;同时也促进了大学生提升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敏锐的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增强处理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毕业论文质量。本文结合职业本科教育的实际,探讨毕业论文教学改革,促进教学创新。
Abstract:Professional undergraduate graduation thesis teaching provides students with an opportunity to comprehensively apply knowledge of various disciplines, consolidate and deepen theoretical knowledge, exercise and cultivate the ability to analyze and solve problems. At the same time, it also promotes university students to improve their practical innovation ability,cultivate their keen observation ability and analytical ability, and enhance their ability to deal with problems, so as to improve their comprehensive quality and graduation thesis quality. Combined with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education,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reform of graduation thesis teaching and promotes the innovation of teaching.
关键词:职业本科教育;毕业论文教学;改革创新;思考
Keywords:Professional Undergraduate Education;Graduation Thesis Teaching;Reform and Innovation;Thinking
毕业论文是学术论文的一种,是授予学位的重要依据。毕业论文是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计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反映教学效果的重要指标,是考查学生学业水平的重要观测点;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和初步科学研究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增强学生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和获取创新知识能力的重要途径;是学生综合素质教育与实践能力培养效果的全面检验;是学生毕业及学位资格认证的重要依据;是衡量学校本科教学质量和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评价内容。加强毕业论文工作,是高校加强教学建设、提高教学质量、检验教学效果的重要内容。使学生必须能够综合而灵活地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分析问题、处理问题、准确判断、正确决策的能力。
一、毕业论文教学改革
在实际工作中客观上存在着一些问题,导致毕业论文质量不高。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管理上的问题、有学生自身的问题、有指导教师的问题等。如管理制度不够缝全、学生对毕业论文认识不足、重视程度不够、缺乏正确的科研态度、毕业设计(论文)的形式单一,仍然采用传统的论文写作形式,学生缺乏训练,科研能力薄弱,部分教师指导不力,少数指导教师对毕业论文重视不够,责任心不强,投入精力不足,答辩流于形式等问题。我们通过多年的实践和探索,提出了一些经验和做法。
首先,实现毕业论文教学规范化管理,提供质量保障。组织毕业生和指导教师认真学习学校的“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管理办法”和“本科生毕业论文写作及评审工作规范”的有关规定,规范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程序。安排毕业论文(设计)答辩环节以及毕业论文(设计)写作过程中学术不端文献检测工作环节。在实际工作中,我们通过召开“毕业论文写作指导专题讲座”、“学生毕业论文(设计)指导专题教研活动”等一系列专题会议和教研活动,发布了《毕业论文工作规范》、《毕业论文选题指南》、《毕业论文真题真做的通知》、《毕业论文答辩组织工作方案》,并制定了《毕业论文指导手册》,实现毕业论文教学规范化管理。各专业实践指导老师积极跟进学生论文相关工作,帮助学生解决论文写作中出现的各类问题。对毕业论文的环节包括毕业论文选题、开题、写作提纲、文献检索、初稿写作、定稿、答辩环节指导老师都必须对学生毕业论文写作中每一环节进行指导,并填写指导记录。
其次,强调毕业论文的科学性、创新性、综合性、规范性、可行性、实践性,要具有一定的价值性,解决实际工作的问题、论文写作,开展创新性研究,即要有新材料、新观点、新方法,应杜绝采用旧材料,重复旧观点,使用老方法,得出老结论。论文写作的创新尤为重要,要坚决贯彻创新性原则,而不是无病呻吟,没有任何应用价值。
第三,把握毕业论文选题范围,坚持“三个结合”。即毕业论文选题要做到结合实习单位、结合实际问题、结合所学专业。这种模式可以引导学生重视“务实”实习。根据在实习过程中的所见、所思、所想来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应用专业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有力地遏制了一些学生毕业实习“虚拟化”、毕业论文写作过程中“拼凑论文”和“复制粘贴论文”等不良现象,提高毕业论文的质量。
第四,开设毕业论文指导课。毕业论文作为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列入了人才培养方案。从中拿出2学分进行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加强学生的写作思维训练与能力提升,讲授写作程序和基本要素、写作规范、方法、格式要求,选题以及开题报告的撰写,如何运用数据库进行文献资料的查阅、收集、整理,其他形式毕业论文的写作方法,答辩程序及要求等内容。
第五,毕业论文形式多样化。职业本科教育属于应用型,其论文形式不能仅仅是理论性研究,应该是多样性的。为解决当前毕业设计(论文)的形式单一,可以采用毕业论文的其他形式,如:案例分析、管理咨询报告、企业调研报告、商业计划书、营销策划方案等形式。达到训练的目的,就必须进行实践型毕业论文改革,鼓励学生撰写形式多样的毕业论文,克服单一学术型论文的弊端。
第六,完善激励和约束机制,保障毕业论文工作顺利进行,达到教学的目的。建立毕业论文指导全程质量控制体系、明确毕业论文各环节完成时间规定和各环节指导的质量要求。通过建立明确的指导规范和监控措施,在严格的毕业论文质量监控体系下,从各专业毕业实习安排、指导教师配备、论文选题、资料收集、开题报告、论文指导、论文写作、初稿、中期检查、定稿、论文答辩、成绩评定和最后阶段总结等进行层层把关,进行事前、事中、事后实时控制,自始至终以毕业论文的应用价值为根本判断标准。同时,对评为优秀毕业论文的给予指导教师课时奖励和颁发证书,给以学生一定的物质奖励,并出版优秀毕业论文集。
二、毕业论文写作贵在创新
创新是毕业论文的本质所在,创新是毕业论文的灵魂所在。只有创新,才会形成新见解,新看法,才会有新成果、新结论出现。创新,意味着辛勤的思维劳作结出真正的思维成果。
(一)毕业论文创新首先是选题的创新
要在前人的基础上使自己的研究得出的观点有所突破,要有自己独到的见解。选题时要选有一定难度的题目,就有利于挖掘自己的潜力,发挥自己的创造精神,高度的责任感和严肃的科学态度写好论文。
(二)毕业论文研究方法上创新
研究方法可以采用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实地调查法、实证研究法、定量分析法、定性分析法等进行研究和撰写毕业论文。也可可以采用实验法、比较研究法、跨学科研究法、功能分析法、模拟法(模型方法)等方法进行。在研究中发现新现象、新事物,或提出新理论、新观点,揭示事物内在规律的工具和手段。任何一项研究都离不开方法的支撑。没有研究方法的科学研究是不存在的,没有研究方法,其研究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在毕业论文研究成果中,明确提出自己的研究方法,清楚地表达对研究数据的处理过程、对论证材料的组织和加工、对理论运用和实践活动的思考。从而也增加毕业论文的可信度和可行性。
(三)毕业论文内容上创新
指导教师在指导中,结合职业教育的特点,突出职业教育的实用性,突出培养学生的实操能力,引导和鼓励学生开展应用研究,让学生结合实习单位情况或行业情况“真题真做”,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避免出现“假大空”的毕业论文。第一,从实践中来。学生在毕业实习阶段与企业真实有效对接,根据在企业实习过程中的所看、所做、所学和所思,以寻找企业实际生产经营过程中的“研究课题”作为毕业论文(设计)选题。第二,将所学的专业理论和方法应用于分析解决当前企业、行业或地区所面对的实际问题,针对企业的问题和地方性问题进行研究,分析解决所在实习单位实际问题。第三,研究和解决当前实际问题。应用型本科毕业论文创新包括在撰写过程中提出了新观点、新方法、新理论、新思维。
(四)毕业论文指导方式上创新
深化校企合作,完善“双导师”制。通过产教融合、工学结合,加强与企业的联系和沟通,根据相关条件在校内和学生实习企业聘请毕业论文指导教师,实现“双导师”。在实习合同中要明确学生在实习单位的指导老师,学校给每位学生配一名实习指导老师(也是毕业论文指导教师)。校内指导老师要监控、指导学生在企业的实习,要求学生每个星期晚点名时汇报实习情况,帮助学生解决实习中遇到的问题,并保持与企业指导教师的联系,了解学生在实习企业的工作及生活状态。同时校内指导教师还要求学生在实习的同时,选择与实习岗位相关的毕业论文选题。这样形成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双导师”的毕业实习、论文写作和论文质量评价机制,实现毕业实习、毕业论文一体化。并强化指导老师“真题真做”的指导能力。以此促进和提高学生毕业实习的效果和毕业论文的质量。
三、结语
职业本科教育是指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以职业素质教育为依托,理论教学恰当、实践教学充分的、走产学研结合之路。树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意识,着力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人才,调整人才培养方案、促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现毕业论文有效性。激发大学生参与毕业实习、撰写“真题真做”毕业论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育具备开拓创新、勇于实践的具有终身学习能力的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专业性人才,提升职业本科教育教学质量,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为新时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培养具有实践精神、创新能力的有用人才。
参考文献
[1]周同旭 宋蔚.应用型本科高校毕业设计(论文)形式的多元化管理模式——以安徽皖西学院为例[J].教育文化论坛2015(2).
[2]王文娟 张亚兰,朱俊华.适合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毕业论文一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高校生物学教学研究2015(5).
[3]季俊杰 熊婧.实践型毕业论文改革的理论与实践[J].江西教育综合版2012(12).
[4]韩雪峰 陈乐培 陈泽民 鞠岩.校企合作指导毕业论文新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年(1).
[5]段洪.应用型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真题真做”创新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2017(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