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分层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作 者:姜奥裔
(江苏省溧阳市后周初级中学 213352)
大
中
小
摘 要:数学的学习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初中数学的学习更不是一蹴而就的。传统的教学制度与教学手段在今天教育观念发生巨大变化的背景之下,正在逐渐受到现代教育体制的改变,教师在今天的教育与教学中,也应该逐渐改变自己的教学方法与教育方式,充分践行以人为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教育与教学中加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日常的学习中鼓励学生独立自主的获取知识。分层教学法就是这样应时而生的。 关键词:分层教学法;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评价
引言
所谓分层教学,实际上就是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的教学方式,根据学生的基础不同,能力不同,学习方式不同以及兴趣爱好不同,我们在授课的时候灵活的选择教学方法的一种形式。通过分层教学,能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让教学面向全体学生,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互相帮助,相互督促,从而共同进步。本文笔者就从自己对分层教学的认识出发,谈一谈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合理的运用分层教学法。
1、分层教学法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1.1科学分层,合理进行升降
老师应该将学生的数学基础、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和数学考试成绩综合考虑,以此作为参考,同时结合初中生的个体的性格特点和心理特点,将学生依次分为A、B、C三个层次。A层次学生是基础扎实、有正确的学习方法、接受能力强的;B层次学生是态度积极,成绩中等,学习能力一般,有上进心的;C层次学生就是在各个方面都比较弱的。这样的分层当然是首先考虑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其次是保证学生有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在将学生分层之后,可以在安排座位时花一点心思,让学生互补,方便学生进行交流、讨论和共同提高。比如教师可以将学生按照1∶2∶1的方式分层,就是在一个小组中有一个A同学、两个B同学和一个C同学。在这样的模式下,A同学可以帮助其余同学,B同学也能出一份力,C同学就能够快速进步,这样的分组方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学生可以自行提出要求,老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要求进行再次分组。
1.2制订不同层次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
把学生分层后,教师就要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对于部分灵活性比较强、难度比较大的问题,教师就必须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来设计,需要A层学生对知识点有深刻的理解,能够灵活运用,同时要鼓励学生多看看课外题,教师要明白自己最终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所以在学习教科书的基础上一定要进行一定程度上的外延;对于B层的学生来讲,问题的难度不需要非常高,学生只要能够熟练掌握基本知识就可以了,同时在这个基础上对知识加以灵活运用,教学目标是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对于C层的学生,教师就要多加关注,在上课的过程中要多多鼓励、多多提问,课下要多进行辅导和沟通,要求他们掌握主要知识,培养学习数学兴趣。
1.3根据学生分层,对课外作业练习进行合理分层
分层教学除了运用于课堂教学之外,在课后的作业设计上也应该充分体现出来。A层次学生拔尖提高,即除了完成基础题以外,可布置一些综合性、探索性、拓展性的问题,注意侧重培养这组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提倡一题多解;B层次学生的作业体现巩固练习题,即除完成基础知识题以外,再做一些有一定综合性和提高性的习题,侧重复习巩固知识,树立信心;C层次学生侧重于简单模仿作业,完成基本习题,反复演练,或将难度较大的课后题拆分成几个小题,使他们形成持之以恒的学习习惯和良好的学习态度。给予不同层次学生不同要求的作业,力争能够以学生为主体,从学生的学习需要出发,做到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学有所获、学有所用。
2、运用分层教学法应该遵循的原则
2.1因材施教原则
因为每一位学生的学习能力都不同,为了提高课堂授课效率,促进学生积极性的提升,需要依据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小组分类。因材施教原则要求教师要依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开展课堂教学,通过不同能力段学生的不同教学方法来实现教学目标。这一原则的主要目的在于强调学生的个体差异,从学生的差异点出发,采取应有的教学方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严格遵守此原则,因材施教进行授课,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分层教学法的作用,进而提高课堂授课效率。
2.2循序渐进原则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促进教学效率的提升,对学生进行分层是教学的主要要求,但是,分层也要适当,不仅要切合实际地分层,而且要与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相符合,不能偏离主题,同时,要合情合理,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对于学习各个能力段的学生来说,教师要采取循序渐进的原则,从简到难,一步步进行知识讲解,切不可一味地追求高效率,而不顾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循序渐进原则要求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和科学的逻辑性进行教学,突出对学生思维能力和学习兴趣的培养,保证学生能够系统地掌握所学知识。
2.3尊重学生原则
初中生的自尊心较强,因此,教师在划分各层次时要充分认识到每一名学生在人格上都是平等的,分层次实施教学,也只能是教师心里有数,是有目的地进行的分层,但不能在公开的场合公布学生层次,尊重学生独立人格,避免伤害学生的尊重心,从而失去分层次教学的积极作用和意义。
小结
综上所述,对于培养学生的内在潜力、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分层教学法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它显示出了以学生发展为根本目标的新型教育理念。但如何有效的落实分层教学,还需要我们教师不断摸索和创新。以上观点也仅是笔者个人经验之谈,希望能够有抛砖引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初中数学中实施分层教学的策略与措施[J].张丽华.数理化解题研究(初中版).2011(01).
[2]实施“分层教学,分类指导” 提高课堂教学质量[J].李志军.当代教育论坛.2006(18).
[3]关于初中数学教学的几点思考[J].阿依甫汗·巴特尔拜.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8(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