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英语在中国:中式英语亦或中国英语?
作 者:周 燕
(金陵中学河西分校国际部 210000 )
大
中
小
摘 要:通过对一幅2014年青奥会公益海报中英文翻译的对比分析,本文为中国英语和中式英语进行区分和解释。从微观社会语言学的角度,本文不仅从词汇、句法、语篇角度分析中式英语的弊病,更在呼吁创建一个纯洁的中英文融合的语言环境,从而夯实中国英语作为英语的一个规范的变体的地位。 关键词:中式英语;中国英语;微观社会语言学
一、掠影
英语是国家语言还是世界语言,这样的争论先日里还此起彼伏,但近年来人们似乎疲于做这样没有休止的争辩,而越发明晰的事实是中国大地上席卷的英语学习之风日渐强盛,从二零零八年的北京奥运会,到二零一二年的上海世博会,到二零一四年南京的青奥会,以及其他一系列的国际会议、国际论坛、国际赛事在广袤的土地上蓬勃展开。中国的国家语言,即官方语言——普通话虽日渐兴盛于世界各个角落,但远远不能用盛行来形容。综合国力的提升、语言本身的使用便捷度等等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中文在全球的使用情况。反观国内英语和中文的交融,另一个语言现象跃然眼前——中国英语。
2014年世界青年奥运会在中国南京举办,当时在南京大街小巷的公交站台、地铁橱窗、地下通道口布满了青奥会的广告标语、海报挂画。有次在公交站台的无意阅读,让我看到了海报贴画上的一处不太完美的中英对译标语,我随手拍下了照片。我们先粗略看一眼这个版本,中文标语是这样的“共享阳光青奥,让激情点燃梦想”,英文版本如下“Youth Olympic Games to share the sun, so that the dream of passion ignited”。
的确,关注到这类问题的人有不少。比如,早在2010年世界博览会之际,上海就已经成立了一个名为“啄木鸟在行动”的非盈利项目。这个项目意在向全社会公开收集所有大街上随处可见的宣传标语的翻译错误并更正。令人欣喜的是,这个项目实施过后,效果显著。同样的,这种类似的公益项目完全可以应用于更多的场合,营造更加国际化、准确化的语言环境,以更优良的状态吸引外资、吸引国外游客和人才,提升国际形象。
二、中式英语和中国英语
关于中式英语和中国英语的论争已经数见不鲜。本文要以微观社会语言学的视角来探究一下这个现象。微观社会语言学是一种研究细微的语言现象的社会语言学路径,望在探究中形成解决这一社会语言学问题的方法。我们不妨借花献佛地参照“啄木鸟行动”中搜集的语言现象,来探索不恰当翻译的原因,缓解中式英语进一步滋生的状况。
本文我会基于中国英语的应用和误用,借助中式英语和中国英语的区别建立一个可供比较不同翻译版本的平台,来解释公共场合中存在的一些“不适当”现象。
此前,语言学领域已经有过关于中国英语(China English)和中式英语(Chinese English或Chinglish)区别的讨论和研究。尽管一些语言学家主张中国英语已经可以被称作为一个新兴的英语的变体,而实际上真正认可这一说法的群体小之又小。有学者将中式英语定义为一种介于英语和中文之间的中介语,“通常,中式英语是学习者在语言通顺层面犯错而带来的产物。” (Eaves, 2011. p. 66) 中式英语既使用英语词汇也使用一些中文措辞、句法和语句结构,或者“有时是不影响整体理解的语法结构、词汇选择、语法规则的使用错误” (Eaves, 2011. p. 66-67)。在文初提到的青奥会海报上的翻译版本中,包含了译文所需的所有英文核心词,虽然从英语的句法和语法结构来看,还算不上正确的英语,但从其选词和搭配来看,中国读者基本可以理解这个口号。那么,是否非中文使用者也一样能理解这样的翻译呢?他们也能一目了然看懂这句话吗?我们无从得知。或许,外国语者会为译文所困扰或理解不了这句口号的话语意义(utterance meaning)吧。
再举一例:Your skin is very white. 从字面上来看,说话者想要表达这个女孩皮肤白皙,但在英语中,本土语言者更愿意选用fairy来描述女性的肤色,所以更合适的表达应该是:You look pretty fairy!这是一例典型的选词不当而引起的语言错误。
为此,语言学家们总呼吁能否有一种英语变体,它既能规范和明了地达意,又能承载并融入千丝万缕的中国文化?在这种背景之下,中国英语应运而生,来取代为人们所唾弃的中式英语。中国英语的概念最早由葛传槼提出。随后几十年,英语社会也逐渐接纳了中国英语。谢元才认为“China English是吸收了、同化了某种中国语言文化成分的英语,是一种符合英语语言规则而又包含了中国语言、文化成分的英语”。 (2006. p. 201) 中国英语在词汇、句法、句子结构个语篇等方面均有别于中式英语。例如:“Four Books and Five Classics”、“One country, Two systems”、“the principle of long-term coexistence, mutual supervision, treating each other with all sincerity and sharing weal and woe”,以上列举的这些用语属于带有浓重中国文化色彩和符合中国时代的中国英语,并且这样的英语表达在世界上已普遍被认可和接纳。
至此,我们再回到文初举的例子中来看,这句海报标语“Youth Olympic Games to share the sun, so that the dream of passion ignited”便是一例典型的中式英语。由于中文英文在同一张海报上,中国本土人可以一目了然,但非中文语者大概就是云里雾里了。从词汇层面来看,这句译文中有两例选词错误,“阳光”通常规范的文本里面会选择“sunshine”二不是“sun”;中文口号中有一词“点燃”,其对应的英文选取了“ignite”,这个单词的字典意义是“使…燃烧、使物体着火”,可想而知,“点燃梦想” 被硬生生翻译成了“燃烧梦想”,词汇的选择暴露了中式英语的问题。其次,从句法的层面来看,“阳光”是“青奥”的修饰词,在译文里面,这两个词语至少需要有结构上的关联、或翻译成一个词伙。再者,从语篇角度来看,中文版本的口号是一组对仗句,两个语段的用词词性、搭配、时态都一一对应,而英文版本的第一个语段是名词结构,第二个语段切换成了动词结构。所以,从以上层面来看,这是不属于一个恰当的翻译案例。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国际化步伐的加快,中式英语并不会立刻消失。
三、结语
在中国,像“啄木鸟在行动”这样的公益项目彰显了语言学习者,无论是中文语言学习者还是外文语言学习者,对于创造纯净的语言环境的向往和努力。全球化势在必行的今天,我们应当做的便是适应国际化的节奏,让中文和英文达到和谐的统一、融会贯通。中国英语逐渐成为了一种客观存在如今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随处可读到的中国英语说明了一切。虽然,距离中国英语被全世界接纳与认可还有时日,但是日不远矣。而此刻我们所能做的是在英文和中文之间架起一架牢固的桥梁,贯通中西方语言特点和文化。
参考文献
[1]Eaves, M. (2011). English, Chinglish or China English? English Today, 108, 27: 04, 64-70.
[2]Xie, Y. C. [谢元才], 2006, China English的组块性及其认知解释[The Chunking Feature of China English and its Cognitive Explanation]. Academic Forum, 183, 201-205.
作者简介
周燕 金陵中学河西分校国际部英语教师 中学一级 硕士研究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