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针对工程经济学时间课程和理论相结合的教学状况,进行理论探讨和教学实践研究,本文通过对改革教学内容、改革课程教学方法以及改革教学条件的阐述,使工程经济学专业课程的理论教学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也就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关键词】 工程经济学课程;教学方法;教学现状;改革
一、引言
作为经济和工程相交叉的课程工程经济学,具有的特点是探求经济效果合理性和工程技师先进性进行最佳的结合,所以这门课程是个复合性学科,是工程管理专业必修的一门课程,是两个大学科的桥梁和纽带,必须对教学方式进行富有成效的探索和改革。在我国对高等教育不断改革深化的过程中,工程经济学课程的改革要和目前学生的特点、经济学和工程学的发展、项目经济评价发展趋势相结合。从各个方面尽享教学改革。
二、改革教学内容
《工程经济学》作为主干专业基础课程,主要应用在本科院校的工程造价管理专业和工程管理专业,比较早的开课时间,课程内容相当其他课程而言具有滞后性。
(1)对教材中出现的缺少系统性、没有必要的连接在同章节之间、缺少针对性和可读性这些现象,要实行原理方法为核心、概念为先导、实用为原则的策略进行教材内容改革。
(2)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需要把《工程经济学》与前续课程的关系妥善处理。科学界定课程体系,明确分工教学内容,并且在具体的专业课程学习中把工程经济预测、工程经济构成要素等安排进去,还探讨学习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这样建立条例清晰、重点突出的工程经济学课程,使其课程教学的系统性得以保证,同时与前续课程建立起联系,预留所需的空间给它们的教学活动。
(3)形成新的教学模式,即课程设计、习题练习和辅导、案例讨论和分析、教师讲授的模式。
(4)对教学内容进行实时更新和整合,加大信息量。这一课程和国家经济政策有密切的关系,并且对毕业生信息进行调查跟踪和反馈,所以要有效结合能力训练、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相结合,以这样的原则为基础进行教学内容改革,从而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职业能力和动手能力等。选用优秀的教材作为工程经济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因为它对学生质量和教学效果有很大的影响。另外,对教学内容进行适时更新,使信息量加大,选用的课程内容要拥有实用性,能让学生站在知识的前沿,进行增设、拆分、整合教材内容。增设设计方案的选择和更新、工程施工中的经济分析、工程设计中的经济分析等内容,建设项目环境评价的内容增加到其中;对容易让学生产生思路不清和概念混淆的章节进行拆分。
三、改革课程教学方法
重视知识的传授是传统的教学方法,一般教师在整个课程中唱对角戏,而学生知识被动的作为听众,应用案例式、互动式、启发式的教学方式改变传统的填鸭式、灌输式的教学方法。作为实用性极强的工程经济学科,为了加强教学的现实性需要引入较多的案例,可以列举现实生活中学生经常接触到并关心的问题,课堂上针对问题的探讨让学生都参与到集体的互动中,启发思考,这种教学模式是以学生为中心的互动模式,学生可以快乐的学习。在实践应用中,进行学生集体查资料、讨论,这样可以加深对课程理解。
(1)实践教学加强
这个过程的实施对整个课程教育效果的提高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通过实验和实践,能让学生真正的把学习的理论知识学以致用,达到熟练掌握的程度。如举行项目创新大赛,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并且进行课外科技项目经济论证,发挥集体的智慧。
(2)案例教学
理论和实际有较强的联系、需要有较强的理解力、文字性概念多等,这是工程经济学课程的一个特点。对师生都有难度的是较多的课程定量和定性问题。在教学中应用典型案例进行分析解决问题,这样抽象的经济学原理就不会那么枯燥了,而是变得生灵活现,更容易让学生接受,是教学质量提高。为了让学生理解课程章节的关联性而非独立的,最好选择有代表性的案例,方便把各章节的内容在同一个案例中进行分析讲解。
(3)讨论式教学
这种教学方式能够形成探索探究氛围和民主协商关系,放弃权威态度是老师在传授科学知识的过程中要做到的,转变为学生的伙伴、学生顾问、指导者的角色。在这种方式的教学过程中,课堂上讨论学生不懂的问题,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氛围中,引导学生做好课前预习。对学生提出的问题,不单单给出理论,还要给出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可以使学生的推理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得到很大的提升。
四、改革教学条件
主要涉及到教学软件设施建设和实践教学开展两个方面的内容。网络版电子软件系统要与课程教学相配套,综合性实验室的建立和完善;对工程经济学的网络资源进行整合、归类和收集,使教学生动化和多样化,一定程度上开阔看学生的视野;对网站功能和资源库的扩展,实现实践教学、在线答疑、学习评价这三个模块;通过互联网和校园网等辅助教学,这样可以在网上呈现课程的PPT、电子讲稿、教学内容、大纲和计划等,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声文并茂的学习课件和视频供学生远程学习。另外,还要组织和建设合理的教学团队、实现立体化教学。
五、结束语
作为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工程经济学》,这门学科的特点是具有实践的艺术性、应用的广泛性、一定的抽象性和科学性,在学习这门课程的时候不仅要掌握和重视基本方法、基本原理、基本概念,还要重视相关的理论在实践中的运用。
[参考文献]
[1] 陈莉.《工程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 社科版) ,2010(5):114-115
[2] 黎洁梅. 我做主、我设计、我制作,秀出属于我自己的空间: 高职建筑装饰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纪实[J].青年与社会·中外教育研究,2009( 2):54-55.
[3] 詹朝曦,张向前.《工程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分析[J]. 经济与社会发展,2005( 2):210-213.
[4]郭平. 地方高校服务地方理念与践行初探: 宜宾学院“为地方发展提供支撑”办学宗旨解读[J]. 西部教育发展研究, 2010( 1):34-36
[5] 张运波.《过程控制工程》课程教学体系优化的研究与实践[J]. 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4) :92-94.
[6] 黄有亮. 工程经济学[M]. 南京: 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