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作 者:石萍萍 (安徽省淮北市濉溪县第二中学,安徽 淮北 235000)

 摘   要:只有通过思考和研究,我们才能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在实际的高中数学教学中,大多教师仍采用纯理论的灌输方式,不给学生时间进行独立思考和探究,学生逐渐接受被动教学法。在课堂上,学生不愿意思考,没有提问题的意识。从长远来看,学生提问题的意识逐渐削弱,自主学习能力也逐渐下降,这不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

关键词:高中数学;问题意识;培养
新课程改革对数学教学提出了新的教学要求。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高中数学教学在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下,更需要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因此,高中数学教学需要改变原有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强调学生的主导地位,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帮助学生养成独立自主的学习习惯。
一、高中学生问题意识薄弱的成因
1.受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在传统教学模式下,高中数学的课堂教学包含的内容很多,教师通常只注重教学内容的讲解,很少给学生留出提问的机会。学生对教学内容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时间一长就容易产生走神的现象,严重降低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2.受传统学习方式的影响。传统的学习方式中,学生只需要被动的接受教师灌输的知识,不需要进行独立的思考。长期处于这种学习状态下,学生的思维能力得不到锻炼,对一些原理也通常采取一知半解的状态,无法切实提高学习能力。
3.受传统教学评价方式的影响。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我国高中对学生学习成果的评价就只有考试成绩这一种方式。但事实上,这样的教学评价方式是很不合理也很不客观的。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往往对学生进行机械化的教学方式,学生需要背诵大量的公式和解题方法,而无法通过自己的思考找到解题思路,最终导致学生的思维能力退化,阻碍了学生的综合发展。
二、利用课堂提问,深化问题意识
课堂提问是教师与学生相互沟通和信息反馈的重要途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合理利用课堂提问,在教学中不断向学生抛出问题,并积极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再次发现问题,而且可以根据提问了解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从而开展更有针对性的教学。在学习指数函数的问题时,教师可以提问:y=2 x(x∈N+)和y=1.073 x(x∈N,x≤20)这两个解析式有什么共同特征?它们能否构成函数?是我们学过的哪个函数?如果不是,你能否根据该函数的特征给它起个恰当的名字?得出指数函数的形式y=ax。然后提出:(1)若a<0会有什么问题?(2)若a=0会有什么问题?(3)若a=1又会怎么样?通过一系列问题的提出,引导学生更好地分析问题。
三、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问题意识
由于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很多学生在数学课堂上都不会提问,只是单纯地依靠教师的灌输和给予,学生的问题意识在无数次的给予中消失殆尽。为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能够提出问题,教师就要在数学教学中为学生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通过一系列问题的提出,将学生带入到问题情境,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对问题进行探究。在学习对数问题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1)取5次,还有多长?(2)取多少次,还有0.125尺?2012年我国GPD为a亿元,如果每年平均增长8%,那么经过多少年GPD是2012年的2倍?通过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提高数学教学的兴趣,更好地对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积极地投入到教学中来。
四、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1.分析教材,挖掘数学思想。教材是数学教学的根本依据,为了更好地挖掘和提炼数学思想,教师应仔细分析教材,针对教材内容运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总结,全面分析不同教材之间的联系和不同,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总结出一套新的数学思想。分析教材是教师在授课之前必须要做的工作之一,也是对内容讲授的基本要求,教师只有自己对教材的内容全面吃透并做到灵活运用,才能更好地完成和实现对学生的教学工作。很多高中生提前就购买了大量的数学参考书或高考辅导书,往往搞题海战术而对很多知识点没有很好的理解和掌握。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更应该加强对学生的引导,不断开发和挖掘适合不同学生的对于数学的新思想和新兴趣,实现数学思想的渗透,在数学思想的基础上加强问题意识的培养。
2.对学生的数学学习情况进行全面分析。教师在教学中还应该合理确定教学目标,首先全面了解不同学生的学习基本情况,可以采用分层教学模式。分层教学在教学之前首先要掌握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运用一定的标准将不同学生划分为不同层次,据此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保证不同层次的同学都能最大程度上获得成绩的提升。同时,教师除了要在课堂上对学生传输知识外,还要在课堂之下,对学生的学习、生活进行全面的关注。为此,数学教师要改变以往只关心学生是否完成作业的态度,转而变为关心学生在完成作业过程中是否遇到难题,遇到怎样的难题,以及如何引导学生克服写作业过程中的数学难题。
3.加强创新意识,培养创新思维。任何事物都是在不断成长和创新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对于高中数学教学也不例外,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与许多因素有关,如创新思维的培养。高中数学的知识有一定的难度,往往有着更深入层次的含义,许多问题要运用多种数学思维和数学方法来进行解题,因此学生要注意不同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和不同,掌握不同问题的不同解题技巧,在解题时要加强创新意识,问题的提出要通过不同的方式来解决,如小组讨论、教师点评等,但最主要的还是学生自己通过学习和解答数学题目进行自我总结和分析,不同角度对待不同问题,做到合理解答,灵活运用,贯彻落实创新思维的发展,努力提升数学学习成绩,为高考做好充分的准备。
结语
为了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满足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师应该充分意识到问题意识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未来发展有重要影响,应该积极转变观念,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敢于提问,善于提问,逐步养成良好的问题意识。
参考文献
[1]张琪.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与解题意识.2017.
[2] 王丽芳.浅论高中数学研究性教学的内容选择与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