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新课改下初中历史教学的有效途径探讨
作 者:赵 锟
(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第四中学,山东 青岛 266100)
大
中
小
摘 要: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课程改革的理念进一步落实,初中历史教学也发生了许多变化。新课改下如何提高初中历史教学的有效性,是每个初中历史教师认真思考并为之努力的目标。课程改革下的初中历史教师不断寻求新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资源,采取多种方式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本文通过对初中历史教学的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了新课改下提高初中历史教学有效性的途径,希望能为初中历史教学的顺利开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历史;新课改;有效途径
引言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历史,只有知道民族的历史才能够增强其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历史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包括地理、政治、经济、文化、人文、风俗等内容,内容涵盖广阔。与其他学科相比,历史的内容相对比较固定,具有较强的稳定性。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行,新课程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历史感觉,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每个初中历史教师追求的目标。因此在初中历史教学时要遵循历史学科的特点,根据教学内容给学生创设良好的历史学习氛围,进而提高历史教学的质量和水平。
一、初中历史教学的现状
现在许多初中历史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仍然比较落后,许多教师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学生被动地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使得学生对历史学生不感兴趣。虽然有些历史教师认识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性,但是在教学中不知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由“要我学”转向“我要学”。有些初中历史教师在教学时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在教学时给学生补充了大量的课外内容,甚至有的材料不符合史实,导致教学内容失去了科学性,还有些材料与所教内容相距甚远,与课堂教学目标相违背,使得教学偏离了主题。也有些历史教师在教学时按部就班的讲解知识,遇到问题从头到尾的进行给学生灌输知识,使学生在学习时分不清主次,感觉需要掌握许多知识而产生了畏难情绪。因此初中历史教师在教学时要分清主次,对课本知识进行梳理,对必须掌握的知识要细细地讲,而对于了解部分的则一带而过,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问是历史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初中历史教师可以通过对学生的提问了解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情况,激活他们的思维,培养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有些历史教师简单的把启发式教学理解为问答式教学,在教学时不讲究提问的艺术,导致表面热闹,实则收效不高。初中历史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认真研究教材,熟练掌握教学的重难点,在提问时采用开放式回答,引导学生积极动脑,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动性,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
二、新课改下提高初中历史教学的有效途径
1.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成功的教学需要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初中历史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充分发挥自身的智慧,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给他们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使枯燥的历史知识变得具体、形象、生动和感人。在教学可以给学生播放视频给学生以身临其境的感受,引导学生在直观、逼真的情境中认知和感悟历史知识,给他们带来精神的震撼。通过强化学生的情感体验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如在学习《血肉筑长城》时,教师可以给学生选择一些影视作品的片段播放给学生,如《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血战台儿庄》、《抗战》等。让学生通过观看久远、陌生的历史,产生学习的兴趣,进而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关注学习方式加强学法指导
新课改倡导对学生的学习方式进行变革,强化对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方式的指导。因此初中历史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找准自己的角色和定位,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发现知识获取知识的能力。引导学生通过自主研读教材,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对教材进行探究,增加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历史教师在教学时还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些研究课题,让他们通过交流讨论提高学习的效果。如在进行《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教学时,教师可以以科技发展与社会进步为切入点,给学生布置《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辩证关系》的探究活动,让学生通过报刊、杂志和互联网等多种途径对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归纳和分析,并把探究的成果在课堂上与其他同学进行讨论、分享。通过探究让学生了解科技发展是社会进步的基础,社会进步是科技发展的催化剂。两者是相互促进、协调共赢的关系。
3.采取多种方式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是新课改的核心内容。初中生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是培养创新思维的关键时期。因此初中历史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鼓励学生标新立异,在教学中通过对学生进行求异思维的训练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独创性、广阔性和深刻性。引导学生学会从多个角度看待和分析问题,通过不断探索和创新发现规律和真理。如在进行三国鼎立中“对曹操的认识的教学时,教师可以把学生分成两组进行讨论,其中一组的观点为从官渡之战看曹操是个杰出的军事家”,而另一组的观点为“从赤壁之战看曹操的军事才能并不出众”,让两个小组就自己的观点集思广益,搜集材料进行讨论和辩论,让学生通过辩论掌握知识的同时,提高他们的认知能力、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进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结语
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历史教学中,要对教学方式和方法进行变革,在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采取有效措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主观能动性。通过教学逐步培养学生的历史感觉,拓展学生学习和探究历史问题的空间,进一步提高历史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参考文献
[1]赵明欧.刍议初中历史教学技巧以加强教学的有效性[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7,(19):42.
[2]吕元花.新课改下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思考[J].读与写(上,下旬),2016,(10):297.
[3]金丽琼.新课改背景下关于提高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有效性的分析[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8,(5):14-15.
[4]邹昌权.浅谈新课改下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5,(12):18-18,19.
[5]刘红霞.提高初中历史教学有效性的途径[J].文理导航(上旬),2015,(1):43-4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