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探究特殊教学学校初中地理教师教学反思有效性
作 者:吕 莹
(漯河市特殊教育学校,河南 462000)
大
中
小
“本文系2018年度河南省基础教育研究项目《特殊教育教学反思有效性的研究》(课题编号:JCJYC18161131)研究成果” 摘 要:地理这门学科,大家在小学的时候并未接触过,也没有了解过,对于一般有正常学习能力的学生来说有点枯燥,有难度,更何况这些特殊的学生。因为是特殊学校的学生,所以对老师的要求会比一般老师高。老师有责任安排合适、新颖的教学内容,特别是针对地理这门学科,地图多,地形复杂,而且学生没有任何基础的情况下,怎样去提高课堂效率,怎样让学生容易接受等,这些老师都需要花时间去斟酌。为了让自己的课堂教学内容更加适合这群特殊的学生,老师能做的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去反思。当然,老师不仅仅需要从课堂氛围和学生的应答中去反思,更是要做到方方面面都会反思。
关键词:特殊学生;地理教学;反思的有效性
特殊学生,一般都是有智力缺陷,身体缺陷或者心理障碍等等,由于诸多方面的原因,他们的智力要低于正常的同龄人,学习能力就会差一些,思想没有那么活跃,反应不灵敏,记忆时间短暂,记知识会困难很多,理解能力也差很多等,这些方面的缺陷对这些学生造成了很大的困扰,让他们很难像正常学生那样学习。所以老师的备课方案都应该从学生缺陷的方面出发,在初中地理教学课堂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方法要与特殊学生的生理特点互补,尽力提高学生们的兴趣,充分挖掘学生潜能,这样课堂效率才会提高。
一、反思教师自身是否准备好
教室首先应该反思自己对待教育这件事情的态度,教育是神圣的,光辉的,你是否有能力承担起这份责任,尤其是当你在特殊学校面对一群特殊学生的时候。教师这个职业是你热爱的?来到特殊学校教学是遵循自己的意愿吗,你是否有足够的耐心和爱心去对待这样一群特殊的孩子,你是否心存怜悯等等。身为老师,就应该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对待这些学生,这样老师才有把课上好的基础,把学生教好的基础。
其次,反思自己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初中这个阶段,学生处于叛逆期,在正常的学校中,学生和老师之间就存在着很多矛盾,更何况特殊学校呢。这些特殊学校的学生,性格古怪、孤僻,不爱与人交流,他们和自己的父母都很难相处融洽,更何况自己的同学,还有老师。所以与这些有生理缺陷的同学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让教学顺利进行的第一步,因为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如果学生不配合,课堂教学便很难顺利进行下去。所以要想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老师应该用爱去呵护这些学生,了解不同生理障碍学生存在的不同的心理问题,与学生多交流,多关心他们的生活,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温度。这样课堂效率便在稳固的师生关系上得到提高。
二、反思备课是否充分
特殊学校的教学课堂也需要进行改革,最开始的聋哑课程内容简单,老套,并不适合现代聋哑学生的知识需求,后来改版的教材对于这些学生来说又很难理解。所以,这两种教材都不适合聋哑学生学习。老师不能单纯的根据现有的教材进行教学,老师不仅仅要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高尚的个人品格。让这些残障学生掌握基本知识,能独立自主学习,有独立生存的本领,在将来能融入社会,为社会做贡献,成为国家的有用之才。所以特殊学校的老师在备课上应大胆创新改革,使之更适合这些残障学生。
玩是学生的天性,对普通学生来说是,对残障学生亦是,所以如果老师把教学与游戏相结合,那么学生的兴趣自然而然提高起来。例如:讲到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时候,老师可以让一个视觉障碍的孩子在原地自转模拟地球自转;让一个听觉有障碍的同学模拟地球公转;之后让一个心理障碍的同学把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结合起来,老师充当那个太阳。这样孩子们能更好的领悟这个课堂知识,并且开心快乐的享受课堂。这就是一个很棒的课堂上授课的教学方法。
三、反思课堂教学手段是否合理
特殊学校的地理教材上面举的例子并不好,没有贴近生活,不便于学生理解。所以,老师应该让课堂生活化,让地理走进生活,让自然走进课堂,引导学生学会从地理的角度看待生活,这样也能更好让这些特殊的学生理解地理这门学科。例如:当老师讲到山地,丘陵这些地形时,可以把这些学生带出去爬山,每走一段路讲一下地形成形的原因。因为学生有不同的生理障碍,所以要互相帮助才能完成这个课程,这也让这些学生感受到来自同学的关爱。在上山的过程中,有的同学会提问:“为什么我觉得越来越凉快呢?”因为海拔越高,温度越低。另外一个同学会问:“为什么这边的树都是同一边茂盛,一边稀疏,而在山的另一边不一样呢?”因为茂盛的那一边是南,稀疏的那一边是被。经过这样更真实的体验和感觉,学生们对知识将会有更深刻的理解,在实践中慢慢学会自主探究。
这些残障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更强,所以老师现在上课的时候尽量化抽象为具体。例如:在讲到世界地图时,老师对着地图说是很难让学生产生印象的。这时,可以去弄一些拼图,一边讲一边和同学们一起完成拼图,还可以用一些模型,比如城市,森林等,听不见的同学就可以看见,看不见的同学可以清楚的摸它的轮廓。老师还可以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们自己分成小组自己在课后练习,记忆,下节课的时候举行一个拼图比赛,拼得又快又准的小组将会获得老师的奖励。这样一来,学生们学习的欲望就会高涨,课下也会去练习,这样上课的知识就会得到巩固和复习,学生们在这个过程中学会了与他人合作,能力进步不少。所以好的教学手段可以一举多得。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身为传道授业的老师,也应该每天反省自己,何况是身为这些特殊学生的老师,更是义不容辞。老师只有反思好自己,做好自己,才能让这些学生在以后的社会中独立生活,让这群与众不同的人拥有与众相同的生活。
参考文献
[1]立杰.特殊教育学校教学方法的探析[J].学周刊,2014年04期
[2]陈雪梅.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合理运用地图教学的意义及基本要求[J].才智,2011年12期.
[3]吴琼,黄成林.教学反思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J].成功(教育),2010年11期.
作者简介
吕莹(1976年07月— ),河南省漯河市特殊教育学校,中小学一级教师,主要从事特殊教育和地理教育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