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注重语感的培养,提高小学生阅读能力

注重语感的培养,提高小学生阅读能力

作 者:毛志良 (吉林省长春市农安县巴吉垒镇和平村小学,吉林 长春 130212)

 摘   要:语文是一门语言类的科目,培养学生的语感直接影响着学生的综合学习发展。语感是一种可以通过定向训练培养的直觉能力,是人对语言的感受、认知及把握能力。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重视学生的感悟和体验,良好的阅读训练对培养学生的语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注重学生语感的培养,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语感培养;阅读能力;培养策略
引言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在阅读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的朗读和默读,让学生通过诵读和默读积累体验和培养学生的语感。培养学生的语感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任务,良好的语感的培养是培养学生审美情操,提高他们语言能力,发展他们创造性思维的前提。因此,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语感,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是语文老师需要重视的问题。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感培养的重要性
听说读写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阅读教学有利于学生语感的培养。语感是人对言语的感知、领悟和把握,是把人与语言联系起来的纽带。人在成长发展的过程中,语感也随之不断深化、美化、广化、敏化。叶圣陶先生曾说过语言文字的训练最紧要的是训练语感。语感能力一方面表现为学生的听看(读)的能力,另一方面表现为说和写的能力。人的言语活动离不开语感,语感是人把握言语的主要方式,因此培养学生的语感是让学生把握言语的主要和实用的方式。学生语感的培养有助于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加强学生语感的培养,有利于使语文教学由知识传授向能力培养转变。语感是影响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重要因素,小学生的思维处于由形象思维转向抽象思维的重要时期,学生语感的培养效果直接影响着学生思维发展及思维品质的形成,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重视学生语感的培养,挖掘学生思维发展的潜力,使之转变为学生的能力。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要重视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而语感在语文素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语文素养中的基础要素和直接运用的要素。人们一般凭借自己的语感来感知和理解语言信息,培养学生的语感有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充分认识到培养学生语感的重要性,在教学时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培养学生的语感。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注重语感培养,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策略
1.通过范读引领学生感悟理解
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可以通过示范性朗读训练学生,让学生通过模仿感悟理解,掌握朗读的要领,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小学生由于生活阅历浅,因此对作品中的感情感悟不深,也无法正确地表达感情,在阅读中很难感受到语感。言传身教是对学生进行引导的最好工具,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可以有针对性的进行范读,在读的过程中把作品的感情表达出来,让学生得到深切而整体的了解。教师的范读是激发学生朗读兴趣的有效途径,教师在范读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把学生难以把握的具有表现力的语段进行范读,通过范读把文中蕴含的感情表达出来,让学生在听读的过程中受到语感的熏陶,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受,进而培养学生的语感。如在进行《有的人》的教学时,教师可以给学生进行范读,让他们体会文中蕴含的感情,激发学生心中的共鸣,然后再带领学生一起阅读 ,进而培养他们的语感。
2.精选阅读内容让学生诵读
小学生的识字数量有限,语文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精心选择阅读内容让学生进行朗读。优秀的作品中蕴含着丰富的感情,古代诗词歌赋及现代精美文章中的关键词句是作品的点睛之笔。小学语文老师在进行教学时要抓住关键字词,引领学生欣赏这些关键词的表现力及蕴含的情感,让学生通过欣赏感受中国语言文字的魅力,进而培养学生的语感以及热爱祖国文字的情感。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文章都是经过精心挑选出来的,里面有多种表现方法使作品的描述更加生动传情,非常适合小学生诵读。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时可以给学生选择简单易理解的片段或者文章让学生进行诵读,让他们一边诵读一边揣摩和欣赏关键字词,让学生在长期的熏陶下提高对语言的感受力。在学生进行朗读时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如分组读、默读、齐读、引读等,让他们在阅读中感受语言的节律美,进而达到培养学生语感的目的。如在进行《绝句》中两个黄鹂鸣翠柳的教学时,老师除了让学生朗读诗句外,还要启发引导学生想像诗中的画面,让学生通过想像帮助他们体会诗中的意境,进而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
3.注重积累培养学生语感
语文是一门厚积薄发的学科,学生语感的培养离不开语言的积累,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重视学生的阅读积累。在教学中规定学生需要阅读的书籍和数量,让他们通过长期的积累带来质量的变化。教师在教学中除了引导学生进行课内阅读外,还要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 ,让他们利用业余时间阅读名著,通过阅读来提高学生的精神品位。此外,还要指导学生做好读书笔记,通过让学生做读书笔记来督促学生认真阅读。学生记笔记可以是摘录文章中的名言警句,也可以是成语典故或者精彩片段,也可以是简单的书评或者写一段读书体会。教师也可以定期组织学生进行朗诵或者演讲等一些活动,通过活动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
结语
课堂是进行语文教学的主阵地,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注重学生语感的培养,尤其是利用好语文教学中的阅读教学,通过阅读培养学生的语感。教师在教学时要让学生认真细致的阅读,通过长期坚持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来培养学生的语感,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进而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梅成军.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与学生阅读能力培养[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8,(23):53
[2]杨玉娟.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与学生阅读能力培养初探[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8,(4):259.
[3]沙玉花.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应注重学生语感培养[J].考试周刊,2018,(13):43. 
[4]任兴伟,雷春梅.在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教学中提升阅读能力的策略[J].中外交流,2018,(31):234-235.
[5]石东江.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培养策略初探[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8,(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