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PDCA循环在中职班级7S管理中的运用
作 者:唐建刚
(杭州市余杭卫生中等专业学校,浙江 杭州 311100)
大
中
小
摘 要:企业7S管理已被广泛运用于中职学校班级管理,并取得了明显成效。本文介绍了PDCA循环的特点,及在中职学校班级7S管理中的具体运用和取得的成效。 关键词:PDCA循环;中职;班级;7S管理
7S管理制度已被越来越多的中职学校运用到班级管理中,制度能否执行到位是7S管理成功与否的关键。本文介绍杭州市余杭卫生中等专业学校将PDCA循环法运用到在校班级的7S管理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PDCA循环的定义及特点
PDCA循环是由著名管理专家戴明博士推广的,被管理界广泛认可和应用的一种科学管理方法,也被称为戴明环。PDCA循环法的核心特点是过程管理和质量控制,包括“四个阶段”,即计划(Plan)、执行(Do)、检查(Check)、处理(Act),以及“八个步骤”即找出问题、分析原因、确定主因、制定措施、执行计划、检查效果、纳入标准、遗留问题。每个阶段环环相扣、周而复始,是质量持续改进的过程。
2、PDCA循环在班级7S管理中的运用
该校自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开始实施在校班级7S管理,班级风貌显著改善,但仍存在不足。第二学期,将PDCA循环法引入随机选取的中专平行班(2016级中专护理某班),运用于该班的7S管理提升项目。
2.1 计划阶段
第二学期初,该班对照学校7S管理制度要求,寻找班级存在的问题,并分析这些问题的成因、确定主因。召开班会讨论,制定大家认可并愿意执行的解决方案,详见表1。
表1 2016级中专护理某班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PDCA计划表(见右侧)
2.2 执行阶段
执行阶段是PDCA循环的重要环节。首先,要强化班委团队的责任心和工作能力,安排专人负责7S各方面的实施。其次,建立与德育操行评分挂钩的量化体系,奖优罚劣。最后,班主任要大力支持班级PDCA项目,培养学生的班级荣誉感和自我管理能力。
2.3 检查阶段
检查阶段是通过对数据、资料等的分析,及时了解措施是否有效或者存在什么问题。通过每周班委会、每月班会、期末总结会,分别形成PDCA小循环、中循环、大循环,三者有机结合,形成全面的反馈机制。
2.4 处理阶段
处理指最后的总结经验阶段,将实施过程中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进行论证后,推广运用;将有利于7S管理的相关规定纳入班级制度。
3、 PDCA循环在班级7S管理中运用的成果
3.1 班级7S管理不断改善
PDCA循环法帮助班级先后建立了包干区卫生互检制度、小组互助制度等,有效提升了班级的综合表现。该班级2017学年第二学期较第一学期7S考核得分增加12.17%,远高于平行班平均3.75%的增幅。并且从第一学期落后平均3.71分,转变为第二学期超出平均2.92分。详见表2。
表2 2016级中专护理某班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与第二学期7S评分对照表
3.2 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得到提升
学生们不断在PDCA循环过程中调整自己的行为来改善团队表现,自我管理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还能运用于自身学习、生活等方面,从而产生多方位的积极影响。
3.3 使学生更容易适应实习和工作的管理环境
通过在校期间PDCA循环法的运用,在学生进入实习或就业岗位后,能更快、更好地融入企业的管理体制,有效提升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4、结论
PDCA循环法作为各行业通用的有效管理方法,在中职班级7S管理中运用能取得明显成效。以班级为单位,学生为执行主体,运用PDCA循环法既能显著改善班容校貌,也能锻炼学生的管理能力,使之更好地适应今后的工作岗位。
参考文献
[1] 李伟胜. 班级管理[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2]刘国柱. 7S管理模式在中职学校班级管理中的探究与应用[J]. 教育界:综合教育研究, 2015 (3) :12-12.
[3] 俞志文,凌杨青. 持续质量改进在中职护理专业班级管理中的应用[J]. 卫生职业教育,2017(17):23-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