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浅析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作 者:欧阳志勇
(宜春市高安市上湖乡中心小学,江西 高安 330802)
大
中
小
摘 要:课外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重要的组成环节,对于学生提升语文素养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阐述了课外阅读对于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性,并从营造阅读氛围、培养学生良好阅读习惯、让学生自觉阅读等角度提出了优化课外阅读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外阅读;小学语文教学
一、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
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是从最基础的字词开始,在低年级阶段主要学习拼音和常用字,在中高年级主要学词语的积累和运用,培养学生阅读写作能力,综合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课外阅读的内容不同于课本上的内容,更加具有趣味性和故事性,同时更能够从某些方面与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外阅读教学,在引导学生进行高效课外阅读的过程当中,激发学生对于学习语文,了解语文奥妙的兴趣,进而将这样的兴趣引入学生语文学习的各个环节,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充分发挥自身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
(二)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小学语文教学当中,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写作能力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在一定高度的语文素养基础上,学生的写作能力才能得到很大的提升,同时写作能力的训练也会通过实践让学生锻炼自己语言运用能力,培养学生语文审美情趣,综合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课外阅读对于提升写作能力大有裨益,对于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也是有着重要的作用。首先,大量的课外阅读能够开拓学生的视野,让学生们看到平时在生活中和课堂上接触不到的东西,能够更加全面多角度去看待事物,增加语文思维的深度;其次,课外阅读能够帮助学生积累大量的语言词汇,在学生不断的运用过程当中,逐渐领略文字语言的韵律之美,升华自身的语言审美,提升自身遣词用句的能力,综合提升语文写作能力;再有课外阅读能够为学生积累大量的写作素材,让学生们将别人的故事和经历,变成自己的见闻和见识,将别人的事件当作自己写作的素材,让学生们写作的时候,言之有物、有理有据,不再是套话、大话,能够准确表达出自己的所思所想和情感倾向。
(三)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社会意识
小学阶段的学生心智不成熟,智力、思维也在逐渐的发展过程当中。智力的开发从来都不是闭门造车,也不是死记硬背,只有在不断处理各方面的信息过程当中,学生的心智才能迅速成长。课外阅读中,学生能够更多地接触社会中的复杂信息,在不断的思考和探求过程当中,开发自身的心智水平。同时当学生通过课外阅读,接触到社会上的一些信息的时候,他们个体意识也会逐渐增强,逐渐形成自己的社会意识,有意识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有意识融入到集体当中。
(四)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小学阶段的知识教学总体看来被限制在一定的框架当中,学生可以通过课外阅读,拓宽自身的知识面,接触更多的知识。例如学生学习唐诗宋词,在课堂上基本上能够学习到的就是作者的简介,诗词的含义,还有一些古文的用法,但是课外阅读当中,学生却可以了解得更多,从诗词作者所处时代的大环境,到作者个人行为品行的分析,再到诗词发展的各个时期,都可以被学生们探寻。这样不仅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同时对于所学有了更加深层次的见解和思考。
二、优化课外阅读教学的策略
(一)营造良好的课外阅读氛围
小学阶段的学生非常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如果在班级当中创造课外阅读的大环境,形成一种积极主动的课外阅读氛围,学生们很容易受到感染,激发自身的学习主动性。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应当鼓励大家进行课外阅读,并提供机会让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心得交流。教师可以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到校图书馆进行阅读,或者在班级中举办有关阅读的活动,教师还可以与学生们一起阅读和思考,通过同一课外读物的阅读和交流,激发学生的表现欲,引导学生进行高效阅读。教师还应该积极联系学生家长,鼓励家长多为学生准备课外读物,并且要把关学生阅读内容,通过家庭教育推动学生课外阅读的学习环节。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阅读习惯对于学生阅读学习的效率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有的学生阅读得非常快,只关注于故事情节的进展等,忽略了语言词句的积累。关注故事情节发展本身并没有什么不妥,可以培养学生叙事的语感,逻辑思维能力以及文章框架构建能力等,但是小学阶段的学生更加应该注重于基础知识的积累,只有在此基础上,文章整体架构、节奏和韵味这些看似很虚的东西,才能更容易被学生所接受,更好地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为了让学生在阅读当中积累更多的语文基础性知识,教师需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当中,善于发现美好的词语,积极进行标注和读书笔记,形成“读、查、思、注、摘”的良好阅读习惯。
(三)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自觉性
教师在培养学生自觉性的过程当中,可以着重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和探究求知的能力,利用课堂教学为基础,通过发散思维和联系思维的方式,让学生们找到进一步探究的动力,产生课外阅读的兴趣。例如在课堂上教学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这首诗的时候,教师除了正常进行课堂讲解之外,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课外的阅读。利用学生发散思维,提出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探索性阅读,如:西湖在什么地方?比作的西子有什么典故?其他描写西湖的诗词有哪些?“淡妆浓抹总相宜”还可以怎样运用……等等。学生在这样的引导之下会产生进一步探索的兴趣,并积极主动进行课外阅读。
结语
课外阅读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学生的写作能力、心智水平、社会意识、知识积累都大有裨益。教师要能够合理运用课外阅读教学策略,综合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
参考文献
[1]邹春玉.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重要性分析[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14(12):149.
[2]赵彩.论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重要性[J].科技经济导刊,2016(22):147.
[3]徐艳.浅谈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重要性[J].学周刊,2015(01):172-17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