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实施小组合作学习
作 者:王俊山
(山东省泰安市景区黄前镇中心小学,山东 泰安 271036)
大
中
小
摘 要:数学是小学阶段学生学习的重要课程之一,小学阶段数学的学习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与开发,为往后数学的学习和其他课程的学习起着重要的基础奠定运用。但是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思维水平和学习能力受到身心发展阶段的限制,在数学的学习上很容易出现一定的困难。在当前素质教育改革的时代背景下,要求教师在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要面向全体学生,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于是千千万万的教师开始投身于对数学教育模式的探索之中,努力为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提供一个积极合理的教学方式,为每一个学生数学能力的发展与提高提供帮助,小组合作教学成为当前小学数学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过程中最常使用的教学方法之一。本文将主要围绕着小组合作教学在小学数学学习过程中应用的意义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讨论,并为如何有效的开展小学数学分组合作教学提供合理的意见与建议。 关键词:小学;数学;分组合作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是当前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备受小学教师青睐的一种教育教学模式,将班级内的学生分成固定人数的若干个小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小组提出明确的任务与要求,由小组根据教师的要求进行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完成教师要求的任务,在这个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实现了以学生为课堂教学中心的要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锻炼并促进了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的发展。
一、在数学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积极意义
(一)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学生学习的参与度
教师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将学生分为固定人数的小组,每一个小学的人数控制在5个左右,人数不可过多,并且每个学生的学习程度和学习特点各有不同,数学成绩用强弱搭配,注重学习强的互补性,这种学生的学情搭配有利于小组合作学习的开展。其次,教师将本节课所要学习与探讨的任务分配给各个小组,让每一个小组在特定的时间内自主的完成教师的任务,这种任务的分配,督促小组内的每一个成员合理分工,共同参与到任务的探索与完成中去。再次,小组之内的学生共同探讨,共同学习,在与自己伙伴共同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最大程度的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对学习活动的参与兴致,让学生在积极愉快,互相配合的环境下进行学习,让学生获得积极主动的发展,获得的学习效果将远远大于教师领导之下的被动学习。
(二)小组合作学习可以照顾到不同学习程度学生的学情
按照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往往是以教师为中心的引导学习,以照顾全班学情为基础,在课程进度上无法顾及到接受能力相对较弱,学习相对较慢的学生,就导致很多学生积累的问题越来越多,逐渐失去数学学习的兴趣。但是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开展教学活动,教师首先将需要探索的问题抛给学生,让学生在自己的群体中提问讨论,将自己所困惑的问题和同伴一起学习探究,并将小组讨论的结果反馈给教师,教师针对每个小组出现的问题进行集体的总结点播和教学,在两轮的学习中帮助学生解决自己存在的疑难问题,有效解决传统教学无法照顾学习能力相对较差的学生的问题。
(三)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与批判能力
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学习,让学生在小组中进行独立的学习与思考,促进学生独立思维能力的发展[1]。在小组合作学习以后,教师采用小组评价的方式,让学生针对自己的学习探究效果以及自己的表现作出主观上的评价,指出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在学生自主评价的过程中促进批判思维的发展。
二、当前数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
(一)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主义严重
当前很多教师热衷于对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使用,但是却很少有教师能够准确把握小组合作学习的基本原则,对该教学模式的应用始终停留在表面上,无法真正发挥出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表现出的形式主义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点,在分组的过程中没有充分考虑学生之间的特点搭配。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的分组的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与学习特点,将成绩进行强弱搭配,学习特点动静搭配,让每个学生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都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角色,为小组合作学习的顺利开展发挥自己的一份力量。由于一些教师在进行学生分组的过程中,完全随机搭配,导致小组内的学生特点重复冲突,难以实现合作搭配学习,学习的合力难以发挥。第二点,教师在给学生分配一定的自主学习任务之后,就给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探讨的时间较少,学生还未真正深入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就打断了活动的进行,导致小组合作学习开展仅仅停留在表面上。
(二)缺乏监督管理
教师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需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随时的监督与适时的指导[2]。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是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但是并不意味着教师的全然放手,教师需要注重是否有学生利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机会嬉戏打闹,从事于学习无关的活动,不但起不到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效果,甚至为学生的学习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
三、小学数学课堂中小组合作学习开展的有效措施
(一)合理组建小组,避免形式主义
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分组的过程中,需要认真研究每一个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特点与能力,打破传统教学随机搭配的小组学习模式,针对性的进行小组分组,明确每一个小组成员在所在小组内所扮演的角色与发挥的作用,保证每一个成员在主动探索学习过程中的作用发挥,实现每一个成员的发展。其次,教师要合理精心设计抛给小组学习探究的每一个任务,保证任务的难度的合理性,并为任务的探究学习留有足够的时间,让每个学生能够深入扎根到任务的探究与学习之中,而不是仅仅将小组讨论学习作为一种风丰富教学形式的手段。
(二)教师适时引导与监督,帮助学生合作学习角色的融入
在使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意识到分组学习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并不意味着教师的全程的放任不管。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自我监督与约束的能力相对较弱,教师需要在一定情况下给予一定的督促,保证合作学习的顺利开展。其次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很可能遇到无法克服的难题,为学生进一步的学习与探究带来阻碍,因此教师需要随时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对于出现困难的小组,教师要及时了解,并给予适时适当的指导,帮助小组合作学习的顺利进行。
(三)鼓励学生与评价学生
教师对学生的鼓励对学生的学习与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教师在组织小组分组学习的过程中,对学生优秀的表现要给予积极的肯定,对于学生在学习中表现出来的每一点进步都要及时对该行为进行肯定。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学会表现自己,学会与别人合作,学会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发现数学学习的乐趣,将枯燥的数字化身为活泼可爱的音符,促进学生数学学习积极性的提高。其次教师需要注重对小组合作学习进行评价,除了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表现进行自我评价之外,同时需要教师对学生的学习与表现进行更加合理客观地总结评价。两种评价模式的结合,有效的完善学生学习的评价机制,有力促进学生数学学习活动的开展。
总结
小组合作学习成为当前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普遍采用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组,适当的加以教师的合理评价与鼓励监督,丰富数学学习活动,能够有效的提高小学数学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浅谈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纪振辉.教育教学论坛.2015(09).
[2]试论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策略[J].陈海波.学生之友(小学版)(下). 2013(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