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浅析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及实施策略

浅析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及实施策略

作 者:刘 芳 (江西省宜春市高安市第七小学,江西 高安 330800)

 摘   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文是所有学科的基础,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教育。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和素质教育的实施,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对学生实施情感教育、全面提高小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提高学生的认知情感,是当前小学语文教师正在努力探索的一个重要问题。在小学语文课堂中,语文教师要对学生实施情感教育,可以促进师生之间的情感沟通和交流,也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念。

关键词:小学语文;情感教育;实施策略
1、实施情感教育的作用
人是有着丰富情感的高级动物,学生在进行情感体验的时候其实是内心真实感受的激发,只是小学生年龄比较小,还不习惯用语言来表达情感,在开始时学生都是通过别人的叙述来模仿,在模仿的过程中抒发自身的情感感受,所以说情感对于人的学习活动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当老师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情感时,就要驱使学生开展积极的行动,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其实情感的定义没有那么复杂,比如学生听到一个很生动有趣的故事,就会对这个故事有一种迷惑以及好奇的情绪,感觉这个故事很有意思,就会主动去听、去想,对于不理解的地方还会主动探究,这些都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原动力。孔子的“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也是这个道理,说明在两千多年前我国的古代教育就有对情感积累的认识。情感教育能够加强师生间的互动交流。教学也是沟通的过程,有的老师讲课学生喜欢听,有的老师讲课学生不喜欢听,其根本原因就是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沟通交流是有着差异的,老师总是用自己的情感来要求学生跟着这个情感脉络走,但是有的老师会给学生空间让学生自己感受,如果有不对的地方老师会用巧妙的方法来化解,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更容易接受。其实情感是贯穿整个教学活动和教学过程的重要纽带,老师的情感也是在课堂情感起伏中推动变化的,课堂有了情感的起伏变化才能更有诱惑力。
2、小学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实施策略
2.1 对教材进行挖掘
在对小学语文开展情感教学的时候,要先学会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小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有限,老师在开展情感教育的时候,要加强学生的情感主线培养,这些都是老师在开展教学的时候要运用的情感凭借,同时也是学生情感学习的载体。通过课堂教学中对教材的挖掘来培养学生的情感。小学课本中很多课文都有着很强烈的深意,教师要通过课文情感来挖掘学生对于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和对于人类情感的深刻体验。比如,在讲解《邓小平爷爷植树》时,老师要让学生了解邓爷爷的事迹,邓爷爷带领中国人民实行改革开放,走上了小康生活的康庄大道,邓爷爷最为经典的一句话是: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通过对邓爷爷的了解让学生热爱现代社会主义,“今天,邓小平爷爷亲手栽种的柏树已经长大了,‘小平树’成了天坛公园一处美丽的风景。”说明我国现在的发展也如同这棵小树一样繁荣茂盛。通过植树表达出对于祖国和人民的热爱,还有对于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信心,学生对课文能够有深刻的感悟。
2.2 为学生创设情境,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想有效的对学生实施情感教育,就必须为学生创设情境,通过特定的情境,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在传统教学中,小学语文的课堂是教师与学生单一的课堂,教师一直在讲台上教,学生就在下面认真的听课、做笔记。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不仅不利于情感教学有效性的提高,反而让学生的综合素质得不到发展。要想有效的对学生实施情感教育,教师就必须帮助学生形成主动发展的良性机制,充分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达到教会学生提高形成情感认识和情感体验的能力。小学语文课堂的设计是在于唤醒学生头脑中的情感认知系统,让学生与新知识产生联系,从而激起学生的情感体验。
2.3 善于利用多媒体技术
多媒体教学的优越性表现在教学资源和表现形式两个方面:其一,多媒体的运用使得丰富的网络资源走进课堂,为学生接触更多、更直观的教学资源创造条件;其二,多媒体对于课堂教学具有辅助作用。它通过视频、音频等方式将抽象化的知识具体化,它将抽象的情感表达运用生动形象的画面给学生以视觉冲击。
2.4 巧用生活实际让小学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其实,生活中很多事物如果巧妙的运用与结合都可以对学生产生影响。小学语文教学只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基础,它与实际生活中的很多事情都有一定的联系,所以教师可以通过小学生的日常生活来展开教学,要巧用生活实际让小学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一篇课文,题目是《地震中的父与子》,这篇课文就是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通过学习这篇内容,教师可以让学生讲述一些关于自己与父亲的故事,在讲述的过程中就是对小学生的情感进行教育,这对教学质量的提升有很大的帮助。
2.5 合理对学生进行评价
情感体验是要求学生通过学习和思考形成的,并不是通过灌输性的教育可以达成的。学生通过情感体验可以形成情感认知,但学生形成的情感认知中,并不完全都是积极向上地。因此,教师在培养学生形成情感认知的同时,要合理的对学生进行评价。教师如果在学生形成错误的情感认知之后,对学生进行责骂、批评,就会导致学生在今后的情感体验中,不敢积极地思考。这种教育方式对学生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另一方面,小学生由于思维活跃,表现欲极强,非常看重自己在集体中的位置,重视周围人对自己的评价,尤其是老师对自己的评价,这种评价在他们心目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对于教师而言,哪怕是一个赞许的眼神,一个简简单单的鼓励词语,都会让孩子感觉到很快乐和满足。因此,在教学中,对于学生发表的看法和情感认知,教师都要学会巧妙地运用欣赏性、模糊性、鼓励性、幽默性的评价,充分全面地评价每一个学生。此外,还要尽可能地创造条件,让学生各展其能、各显其才,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树立起信心,从而达到实施情感教育的目的。
3、结语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已经被积极地运用到教学中,教师可以从为学生创设情境、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对学生倾注更多的爱、关注学生的心灵成长、合理对学生进行评价、积极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习惯、为学生的情感教育埋下伏笔等方面出发,培养学生的情感认知。
参考文献
[1]冯铁侠.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策略[J].软件:教育现代化,2017(03).
[2]赵雷娜.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及实施策略探究[J].未来英才,201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