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如何合理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提高生物教学效率
作 者:彭满春
(青岛第二实验初级中学,山东 青岛 266035)
大
中
小
摘 要:生物学是研究生物的生命现象及其生命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教师如何提高生物教学效率,促使学生在生物学习中激发其对生物学习的兴趣,深刻领悟,提升学生生物科学文化素养。所以教师优化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至关重要。 关键词:多种教学手段;提高生物教学效率;初中生物
引言
生物教学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提倡教学改革的今天,单一的教学手段不利于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所以,采取多种教学手段尤为重要。在给学生提供轻松的学习环境的同时也可让学生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学到的知识综合应用于实践,转变学生单纯地接受教师传授知识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形成主动探究,并结合现实的积极的学习方式。笔者就生物教学中如何合理运用多种教学手段进行浅析。
一、利用实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
生物学是一门实践性的学科,实验是生物课堂常用的方法,在实验中学生可形成生物学概念,探究生物科学,获得生物学知识和实验技能,培养观察和探索能力,培养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作为生物教师,我们应重视实验在生物教学中的作用,多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规范试验步骤,注重观察试验对象,强化课内外试验,利用实验的潜在作用,为教学服务。在实验教学中,真正放手让学生自主进行设计、探究。从开始提出问题、到做出假设、制定计划,再到付诸行动实践,到最后得出结论、总结等,都应该充分让学生参与其中每一个环节,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学生的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可以通过设立一些内容不确定,例如:在《制作并观察植物细胞临时装片》实验中,可以给学生准备很多课本以外的观察材料。如水绵,番茄等,也可让学生带来自己感兴趣的实验材料,无现成教材,来让学生有充分自由进行试验,并在考核中注意规范学生实验设计的逻辑性、严密性。同时注重学生实验中的知识性和创造性的探索,使学生能以科学的思维方式来观察和分析试验。例如:“发生在口腔里的消化”,可以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唾液能够消化淀粉吗”?从而让学生作出假设,接着让学生制定试验计划,然后进行试验,最后分析结果,进而得出结论:唾液能够将淀粉消化转换为糖分。可以适当的开展课外试验,比如:开展“植物营养繁殖的操作”、“制作孢子印”等。通过这些试验学生不仅掌握了相关生物学知识,还学会了嫁接等实用技术,实现了理论联系实践。
二、结合多媒体在生物教学中运用
(一)结合多媒体教学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情景教学是为适应新时期教学改革需要所提出的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在生物教学中,通常能恰当地利用多媒体手段,集图像、文本、声音、图片、动画为一体具体生动形象地展现与教学内容相吻合的教学情境,使学生身临其境,受到感染和启示,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活跃课堂气氛,将枯枝乏味的知识趣味化,生动化。如:在进行《藻类、苔藓、蕨类》一节的教学中,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藻类生活的环境——小河。河水开始缓缓地向前流着,河边的树木发芽了,小草也从地里钻出来,远远看去,一片碧绿。清澈见底的河里飘动着绿油油的海藻。利用具体的场面和优缓的音乐刺激学生,引起学生的情绪反应,对学科产生兴趣,情感上主动参与,变被动为主动,将会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结合多媒体易于理解教学重点、难点。
在生物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课件能从多个角度演示生命现象,能把抽象的生命概念动态化、形象化、具体化,便于学生准确理解和熟练掌握。如:在《开花和结果》一节课的教学中,“传粉和受精”是教学的重点、难点。如采用传统的“讲述+挂图或剪贴图”的形式来讲解,虽然也能强调重点、难点,但其缺乏直观性,学生就很难理解这个连续的过程是如何发生的,然而将受精过程制成Flash动画,以连续动画、静态图像、等手段,将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过程生动形象地展现于学生眼前,使学生认识加强,理解透彻。在演示之前,教师设计有思考价值的问题串,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观看、去分析,疑难处教师只需略加引导启发。由于多媒体的合理应用,形成合理的教学结构,不仅突破了教学重点,还轻松化解了教学难点,达到了促进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与应用。
(三)结合多媒体教学,有利于突出生物教学的直观性,使微观世界宏观化
直观性原则是生物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原则,它是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提出来的。很多教学内容单靠枯燥的语言介绍或是几个静态的模型、几幅挂图、是很难让学生理解的。如何让这些内容变得具体、直观和生动有趣呢?我们知道,人的肉眼是无法看动物的胚胎发育过程的,动物的受精卵是如何发育的?鸟的胚胎发育过程是怎样的?通过视频方法呈现,能真实地、具体地、形象地再现整个胚胎发育的动态过程,可使学生比较直观形象地认识微观世界的运动变化,从而对生物现象、生理过程的本质一目了然。
三、利用实物进行教学
生物学教学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直观性,能用实物就不用挂图。例如:在认识花的结构、菜豆种子的结构、茎的结构这些课的教学活动中,开展实物教学,学生就很容易理解所学知识并牢固掌握。在探究鸟适于飞行的形态结构特点时,虽然鸟类我们常见,但上课时把一只活的家鸽拿到教室,展开翅膀给学生们观察,让学生摸一下强壮的胸肌,更直接、更强烈的刺激比起挂图来更容易让学生理解。
结束语
总之,运用多种教学手段进行教学,提高生物教学效率,可创设愉快的课堂教学气氛,激发学习兴趣。可以给学生提供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的同时多渠道的获取知识,并将学到的知识综合应用于实践,转变学生单纯地接受教师传授知识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形成主动探究,深刻领悟,提升学生生物科学文化知识和素养。
参考文献
[1]杭志清.运用多种手段提高初中生物教学效率[J].新课程·中旬,2015,(5):106-106.
[2]孙红花.运用多种手段提高初中生物教学效率[J].中学教学参考,2014,(29):121.
[3]王惠娟.激发兴趣提高生物课堂教学效率研究[J].成才之路,2018,(17):8
[4]李丽.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提高生物课堂效率[J].中学生物学,2014,(4):26-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