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特殊教育学校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有效性之反思

特殊教育学校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有效性之反思

作 者:李若雯 (漯河市特殊教育学校,河南 462000)

 “本文系2018年度河南省基础教育研究项目《特殊教育教学反思有效性的研究》(课题编号:JCJYC18161131)研究成果”

 
摘   要:在语文教学中,学生的作文写得如何,表明了这个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的强弱。作文,是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和自身道德素质的客观体现。通过一段时间的调查与研究,针对特殊教育学校作文教学有效性的现状,本文做出了一些提高特殊教育学校作文教学有效性的反思。
关键词:特殊教育学校;作文教学;反思
我国的《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语文课的首要教学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而作文能力是体现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指标。所以说,学生的作文水平体现着他们的语文学习能力是否达标,能侧面反映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和自身的道德素质体现。由于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们的视觉、听觉障碍,语文老师们在对其教育授课时,往往需要花费额外的精力和时间,但却总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一、特殊教育学校作文教学有效性的现状
在特殊教育学校中,我发现语文老师给学生们出的作文题目总是得不到创新,譬如说,如果是描述人物的作文,作文题目永远是《我和我的××》;如果是叙事的作文,作文题目永远是《一件令人××的事》;如果是状物的作文,作文题目永远是《我的××》。这些作文题目从学生开始学写作文开始一直延用到学生中学毕业,同样的话题,同样的内容,学生写了又写,最好变成了为完成任务而完成,这样的作文难免变得枯燥无味,毫无感情可言。
很多语文老师在指导学生写作文的时候,因为学生特殊的生理原因,担心他们理解出错,觉得作文从开篇立意讲起对自己而言不容易讲,对他们而言太难理解,所以他们直接讲作文的中心,直接抛出文章详略的结构,直接给出作文所需的材料。因此学生们写出的作文千篇一律,如出一辙,每个学生都能认识一位善良的陌生人见义勇为,跳水救人:每个学生身边都有一个“拾金不昧”的好同学……要么就是作文课上老师直接给出题目,不加指点,让学生直接开写,学生们就不知从哪“搬”来了一篇类似的作文上交以完成任务。这样的作文课,学生能学到什么作文技巧呢?所以,他们的作文水平如何不用说,大家也知道。
还有一些老师平时的作文课不把对学生的作文写作能力的训练放在首位,让他们去背那些优秀作文,满分作文,到了考场上原样照搬,没想到还能得一个不错的分数。
二、提高特殊教育学校作文教学有效性的对策
语文老师给的作文题目应以特殊学生的主体地位出发,可以让学生自己命题,鼓励他们去表达他们内心想要表达的人或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走出教室,观察外面的世界,去认识新事物,去体验不一样的风景。鼓励他们表达,让他们体会到写作文的真正乐趣。至于作文的体裁也不要太过拘泥,不一定就非写记叙文不可,也可以是他们想要发表某一个独特见解的议论文,或是介绍某一个他们发现的新事物的说明文。
除此之外,广泛阅读是学生作文能力的提升的一个重要基础,特别是对聋哑学生而言尤其重要。所以,语文老师要为学生们创造一个良好的阅读条件,鼓励他们积极阅读。在阅读中去找作文中语言表达的技巧,去积累各式各样的作文素材。比如说,我在教学中除了让学生熟悉语文课本以外,经常给学生们带一些各种题材的报纸、杂志供他们阅读,还会给他们找一些民间传说,神话故事等。在每次的作文写作课上都会提醒他们可以利用课外读到的材料来完成自己的作文。
好的作文,不写不练是无法达到的,仅凭临场发挥,课后阅读永远写不出好作文。除了让学生坚持每天一个日记的习惯,记录每天的喜怒哀乐,所思所想之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准备一本随行的小册子,把在学习生活中时遇到了某些事,突然灵光乍现出现的?一些词语或句子记录下来,也可以把从他人那里学到或是阅读时遇到的好的词语或句子记录下来。日记记录的是一天中印象最深,交代了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而那本小册子则是自己感受最深的细节,在作文时用上一两个,往往会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这两本书都是学生对自己作文创新的“法宝”,教师一定要指导学生用心记录,切不可出现弄虚作假的事情。日积月累,当学生把记录生活养成了一种爱好和习惯,能用多种不同的方式去感受生活,写作文能用的材料也就越来越多,学生的写作技巧自然能够慢慢提高。
三、给学生的作文多做鼓励性的评价
对学生的作文批阅时,语文老师应该多一些赞赏的眼光,少一些批判的语言,他们的能力毕竟有限。我们的老师要善于抓住学生作文表现得优秀的地方,给予学生鼓励,针对这些优点在文章的后面批阅几句表扬的话,会增加学生对写作的自信;至于那些他们表现得不足的,可以在课后引导他们,要如何改正才能使文章表现得更好,切不可直接提出批评,说他们做得不好,这会大大打击学生们的自尊心,从而失去对写作的自信心。换言之,在批阅这些孩子的作文时,老师可以戴着找“优点”的眼镜,去发现学生们作文的进步,毕竟对于他们而言,一个小小的进步意味着很大的提升。这种用欣赏的心态去批阅这些学生的作文也是对他们的一种尊重,这个方法会使教师收获学生的信赖,会让使生更乐于在作文中表达他们内心的世界,表达那份最真挚的情感,从而产生对写作的兴趣,不再是抱着为了完成任务而完成的心态去写每一次的作文。
我们的老师在师范类的学校学习到不少关于教书育人的理论知识,也看了不少与教育相关的书籍,在理论上确实明白应该如何教学,但在真正的课堂上却总是或多或少地碰到问题,很多理论上的教学方法在课堂上并不适用。特别是对待这一类学生,教师们应该用更大的耐心和信心去教导他们,尝试不同的教学方法,使学生们对写作产生真正的兴趣,这样以后,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才有可行性。
参考文献
[1]王静雪.讲究方法,提高特殊教育作文教学实效性[J].作文成功之路(中旬),2014,(6):27.
[2]张升.浅谈特殊教育学校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J].作文成功之路(上旬),2016,(5):23.
[3]宫晨嘉.让心中洒满阳光[J].百柳(简妙作文中学生必读),2010,(6).
作者简介
李若雯(1992年04月—  ),河南省漯河市特殊教育学校,中小学二级教师,主要从事特殊教育和语文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