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体验式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应用的探究1

体验式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应用的探究1

作 者:曾红玉 (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石河子市第三中学,新疆 石河子 832000)

 摘   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体验式学习作为新的学习方式逐渐应用于小学数学教学中。体验式学习注重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体验。在教学中不仅要学生的成绩,同时还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体验。本文分析了小学数学教学中体验式学习的特征,提出了在教学中应用体验式学习的策略。

关键词:体验式学习;小学数学;应用策略
引言
体验式学习是课程改革中的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在教学的过程中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是教师在进行教学时给学生创设真实的教学情境,让学生通过体验进行学习,并在学习中充分表达自己的个人情感。在小学数学这中应用体验式学习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是顺应课程改革发展要求,提高学生学习效果的一种有效方式,应该引起小学数学教师的重视,并在教学中大力推广和应用。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体验式学习的基本特征
1.亲历性
体验式学习的本质属性是亲历性,在体验式学习中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必须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这也是体验式学习的主要特征之一。与其他学习方式不同,体验式学习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学习中亲身经历找到感觉,感悟知识真谛。在体验式学习中学生主动的进行学习而不再被动地接受知识。通过这样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行为和情感上接受教学活动,进而在学习中取得进步,获得发展。
2.情感性
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一直把基础知识与技能的学习作为教学的终极目标,这样的教学中往往忽略了对学生情感的培养。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适应现在学生的要求。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了在学生获得数学知识的基础上,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数学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和抽象性,学生在学习时经常会感觉困难,如果不注重对学生情感的培养,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很容易就会放弃学习。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注重对学生情感的培育,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实践性
数学是一门工具学科,在现实生活中有较强的实践性。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注重学生对于数学学习在实践中的体验,让他们通过体验感悟知识。实践是学生体验学习的基础,学生实践的过程就是个体体验的过程。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认识理解、掌握和运用数学知识,并在实践中用学习的知识和技能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体验成功解决问题的快乐。
4.情境性
情境性是指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把自己想像成在一定的情境中学习的行为。小学数学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可以根据学习的内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给他们创设适合的情境,让他们在特定的情境中进行学习,进而加深他们对知识的理解。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体验式学习的策略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情境教学法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有效方法,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时可以根据学习的内容,结合生活中的实例,把学生创设生活中常见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进行学习,进而加深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在教学中采用故事情境等手段给学生创设充满趣味性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数学教学的效率。如在进行圆的面积相关知识的教学时,教师可以给学生创设牵羊吃草的教学情境,把羊牵到一片平整的草地上,用木桩固定好,羊在吃草时以绳子为半径绕木桩吃草,绳长3米,则羊可以吃到草的范围有多大。通过让羊吃草的故事使数学知识变得充满趣味性,在极大程度上活跃课堂教学的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主动思考问题,提高他们思维的活跃性。
2.加强交流体验合作
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利用学生喜欢游戏喜欢动手的特点,引导他们在体验式学习中感受数学的魅力。除此之外,还可以给学生提供合作交流的机会,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团结协作的精神。如在学习长度的知识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地测量,让他们测量几种由小到大的物体。如先让学生测量粉笔盒的长度,然后再让他们测量课桌的长度和黑板的长度。通过测量中提高他们对长度的认知,并体验成功的快乐。
3.应用知识获得体验
数学知识与生活具有非常密切的联系,小学数学教师在进行教学时,除了把相关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外,还要引导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中,让学生在应用知识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的快乐,增加他们学习的自信心,锻炼他们学习数学的能力。如在进行乘法口诀的教学时,教师可以给学生创设超市购物的情境,先让他们运用学习过的加法进行运算,然后再让他们应用乘法进行计算,进而让学生体会到乘法口诀的简便。然后再学生想想在生活中接触到的乘法,并把自己在生活中接触过的乘法与他人进行分享。有的学生说家里买了5个芒果,一个3元,一共花了15元,还有说家里早晨吃早餐,一根油条2两,一共买了5根油条,一共是10两,也就是一斤。通过让学生交流分享,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课堂充满了趣味性。让学生在分享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激发他们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结语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人们对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给予了高度的重视。体验式学习是一种重视实践的教学方式,强调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最大限度的给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让他们体会数学的奥妙,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让他们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并在学习中积极思考,勤于动手,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通过实践不断强化所学的知识,为以后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要积极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他们发现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促进小学数学教学效率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刘金霞.探究体验式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8,(7):129.
[2]韩立君.体验式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应用的探究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5,(33):226-227. D
[3]周新闻.体验式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应用的探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 
[4]刘力.体验式学习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7,(35):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