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策略探究
作 者:吕淑芬
(江西省宜春市高安市第七小学,江西 高安 330800)
大
中
小
摘 要: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学生素质教育的核心,也是一个人综合能力的外在表现,更是学生终身学习的重要保证。在学生还处于知识的启蒙阶段,学校应注重培养个体的创新意识,使创造革新的氛围在学校有良好的生长沃土,这对学生个人以后的学习以及生活和工作将大有裨益。 对于小学语文教材而言,每篇文章都是经过编者和专家的精心挑选,不仅包含了丰富的字词篇章,还蕴含了诸多的人生哲理,有着足够的空间让学生去探索与创新。这样的编排模式使得学生既能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又能自主的加以延伸和扩展,这也大大丰富了书本的表象内容。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及学生应该充分挖掘书本上的文章,教师不仅要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基本含义,更要引导学生开启头脑风暴,从不同角度去创新性解读文章。
关键词:语文;阅读教学;创新思维
1、打造自主融洽的课堂
传统的课堂形式就是老师们统领着整堂课,以谨慎严肃的形象,不苟言笑的独自完成知识的传授。而这种以教师为主的教学形式,使得学生只有不断填鸭式去接受一切知识。这看似学生和老师的“完美”配合,实则消磨着学生学习的动力,更别谈让学生去发挥创新思维了。
小学生的心理和生理正处在青春期萌芽之前,对一切新鲜事物充满了探索欲和求知欲,极易产生逆反心理,面对每天各科沉闷的课堂很容易产生厌烦抵触情绪。因此,在新型课堂上,教师应该营造一种自主融洽的课堂模式,不断抛砖引玉,让不同学生的不同观点在课堂上碰撞出思想的火花。教师也应该把更多的自主权给予学生,设立一些课堂环节让学生畅所欲言。例如设立辩论环节,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课堂中,勇敢的表达自己观点,鼓励学生对旧的观点提出评议。同时也增加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老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先自己学习,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来根据自己的理解来讲解文章。师生间的教育活动就是一场相互学习,互相成长的良性互动。
2、大胆联想,正确指导点拨
想象力是人类创新的源泉。正因为有了奇思妙想,人类才发明了许多的新事物。人们看见鸟儿用翅膀飞到任何想去的地方,于是想象人类有一天也能在最短的时间去到任何地方,于是飞机应运而生。而处在小学阶段的学生,他们的思维是跳脱而朦胧的,他们还未受到任何固化思维习惯的束缚,因此他们的想象力是十分可贵的。诗人李白写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在李白眼中,他与汪伦的款款情谊连深千尺的桃花潭水都比不上!这是何等的深情厚谊!李白虽多用夸张的表达,却也敢大胆联想,才在诗篇中创下了独树一帜的写诗风格,诗文流芳千古,传唱至今。
在课堂上,老师应立足教材,设立真实的情境,鼓励学生尽可能的去大胆联想,用联想和想象赋予文字飞翔的意义,不断拓宽学生的思路,从阅读的本身出发,以点、线、面逐层去点拨学生,激发他们的未知潜能,去无限创新,丰富阅读的表达内容,创造新的故事。
3、欣赏闪光点,及时鼓励
每个个体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在面对同一教学活动会有着不同的思维方式。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用独特的眼光去挖掘每一位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善于从平凡中找出不平凡。鼓励学生对课本内容加以不同角度的解读,也要敢于对已有的模式化观点进行抨击和异议。允许学生有不同的观点,并支持学生找出支撑自己观点的理由及依据;对待文章观点和想法,并无什么对错之分,只是学生看待问题是所站的角度不同罢了。所谓言之有理即可。如遇到性格较内向的学生,要更加注意引导的方式,逐步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发现他们独特的闪光点,创造合适的条件让他们得以参与进来,鼓励他们活跃的参与课堂各类活动。这样学生既能体验到被关注的喜悦,又能尝试踏出一步,从而提高学习积极性,不断取得学习上的进步。
4、创新课堂形式,丰富教学内容。
随着科技发达与互联网的发展,许多学校的教学环境已得到大大的提升,我们的教育教学方法也应该不断的与时俱进。如何改善并且创新教学形式使其适应新时代国民教育对学生的素质要求,是老师们在新型环境下需要考虑的。旧的教学方法是注重教的过程,师生间是告诉与被告诉的过程。面对几年如一日的黑板,学生难免觉得枯燥乏味。而多媒体教室的推广则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老师也应该针对不同的课时与阅读的内容,用图片、音频和短视频等形式制作丰富多样的课件,赋予教材内容文字生动的意象,牢牢抓住学生的眼球,用多媒体这个媒介贯通学生与老师。让学生对课堂有了期许性。同时也主张户外教学模式,老师可以尝试结合教材内容,因地制宜的选择在户外开展课时。学生在面对新的环境,会显得兴奋和激动,对课时内容更是充满期待。
5、双向互动,共享课堂
当然,教育是一项双向的活动,除了老师教学方式的积极转变和改良,学生也要积极与老师互助协助,增加课堂的参与感与体验感。一节课的时间是共同属于老师和学生的,多设立发问互动环节,使学生的思维得以开发,视野得以延伸,这样创新意识才会在学生的思维中逐渐抽芽发枝,在配合长时的潜移默化,创新意识才得以在人身上茁壮成长。
结束语
总之,要培养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创新思维, 由于学生年龄小,还不足以去自主的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有意识的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这时就需要老师们努力打造新型自主融洽的课堂形式,对学生加以正确的指引和点拨,鼓励学生大胆设想,敢于向权威质疑并提出挑战。在教学中,本着学生为本的理念,打造每个学生独特的闪光点,与学生建立双向互动,共同开拓学生的创新空间。
参考文献
[1]潘小凤.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08)
[2]马国强. 刍议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A]. 《教育科学》编委会.2017年9月全国教育科学学术科研成果汇编[C].《教育科学》编委会:2017:1.
[3]来迪沙. 小学语文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策略分析[A].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6年课堂教学改革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6:2.
[4]章永清.浅谈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08(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