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创新、改革是时代进步的基础,是社会发展的灵魂,更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推动力。同样,在课堂教学也需要跟随着这大潮的步伐走下去。传统的满堂灌模式已经不能再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那么我们只有用适合现代社会的新型的教学模式,并充分利用导学案教学模式来引导学生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中的“主人翁”。改变观念,用导学案教学取代传统的教案教学。
关键词:教学模式;课堂改革;学生
笔者认为在课堂中充分利用这宝贵的四十分钟,要在课堂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要从以下几点做起:
一、教师必须改变观念,接受新型的教学模式
教师们要摒弃以往的“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的传统教学“三中心”,这过分的强调的教师教的地位,而忽略课学生“学”重要性。而新型的“阶梯式”教学模式给教师们传递的课堂教学是通过“探究”“合作”“自主学习”教学方式。教师们要理性的分析阶梯式教学的给课堂教学带来的进步,深信改革是好的开始,但是,路途却是坎坷的。改革的过程是漫长的,但是,进步往往就是潜伏在这起伏的道路中,只有经过教师们坚持不懈,积极耐心地引导学生在课堂中思考,探究以及合作,让学生们慢慢的接受这种新型的课堂改革。
二、熟悉教材,把教学内容完成融入到每一节课导学案中
导学案是在新课标理念的指导下,为达成一定的学习目标,由教师根据课时或课教学内容,通过教师集体或者个人研究设计并有学生参与,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的师生互动“教学合一”的设计方案。所以,学案是教师能力的重要体现,是师生这节课要探究的对象,是学生该节课学习内容的整合。教师必须立足于教科书,运用各种各样的呈现方式让学生参与到导学案的探究,合作中去。例如,本人对于高二英语教学导学案的设计,将每节课的知识点,预习,呈现,复习,巩固以一个鲜明的线索体现出来,而且,每个单元包括:词汇词组的积累,句型的呈现,文章的复习,阅读理解的练习等,以听、说读、写、译的形式表现出来。然而,在制作学案时候,除了以书本为基础,以考纲为指导外,更要时刻牢记学生是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遵循改革的教学理念。另外,我们要善于发现学案和课堂设计的不足,课后我们不断地反思、改进、完善我们的课堂教学。
三、让学生有一个明确学习目标
当今社会正处于一个信息网络高度发达的时代,彻底地打破了学生过去学习的空间概念,学生的学习概念不再是学生的课堂40分钟,他们要在课前、课中、课后都找到自己的方向,知道“我要走到哪里?”
“我要如何到达那里?”也就是学生必须知道自己的学习目标,而且,教师要给他们提供相应的学习材料,学习策略。如果教师们能让学生明确目标,就仿佛给了航海者指南针,他们就不再像找不着方向的小船了。在我高中英语教学中,每个单元都会有一个模式,第一个课时为warning-up让学生了解本单元话题,并让学生用相应的词汇,句子甚至文探讨这些话题;第二课时为课文的阅读和课外的阅读;第三个课时为词汇的积累等等。这样每天单元有明确的目标。另外,为一学期的集体目标我也会在开学不久,根据学生们的基础,定制一个学习目标。从词汇到句子再到阅读等,让学生们知道自己要在哪里下工夫,那么学生就会紧握一个信念不断地进步。
四、精讲多练,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综合能力的培养
课堂教学的改革要求我们摒弃传统的“灌输式”“填鸭式”的封闭教学模式。我们必须学会“以生为本”,即“相信学生,解放学生,依靠学生,发展学生”,相信学生比关心学生还要重要,只有我们充分信任学生,让他们在大胆实践、探索中解决问题中成长,进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把大部分的时间设计到学生的探究学习内容中,安排时间给学生们小组合作,通过他们自己的努力把教学任务贯通在学习过程中,而老师针对学生在学生过程中提出的问题以及在他们展示的探究结果给出点拨与反馈,再引导学生对当堂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在英语教习方法改革的探索中,我使用“自主学习—知识呈现—自我探索—小组合作— 知识总结—提示练习”的上课模式。例如,在作文探究课上,首先让学生提前一天预习,在上课前对他们的预习情况进行反馈,然后,在课堂中让他们以个人或小组的形式把知识通过读、说、翻译等形式表达出来。最后,要求他们再做一个通过讨论把教学总结展示出来,再在堂课中进行练习来巩固知识。另外,在应付“阅读理解”这一板块的时候,我依照学生的基础,开始了“每天一阅”的练习模式,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学生的阅读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然而,不是每个学生的基础都是一致的,学习能力也有强与弱。因此,在课堂改革教学中,我给学生定下不同的目标与练习,让学生们都参与到有学习中来。另外,为了让学生有被重视与成功的喜悦,除了平时课堂训练,还要注意学生在不同阶段对知识的吸收与成绩的升降,并给以指导和鼓励。毕竟,赞美对于我们的学生来说是对他们最大的肯定。
总而言之,在新的教学模式中,教师们通过课堂实践与课后反思不断完善有自我特色的新型的课堂教学,确保从把每节课归还给学生,提高学生学会自我探索,独立思考,小组合作,学以致用的能力,从真正意义上“解放”学生。努力让每一节课都充满活力。当然,要让学生真正不知不觉的迷上你所教的科目,让学生迷上你的课堂。
参考文献
[1]《高效课堂导学案的设计》张海晨,李炳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