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初二,几何内容偏多,我们学习了《三角形》和《轴对称》两个单元,知识点和方法越来越多,部分学生感觉无从下手,所以本学期指导学生建立错题本,不断积累方法,长期坚持下去,肯定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建立“错题本”是提高学习效率的办法,是减轻学习负担的好方法。通过“错题本”的使用,可以开拓学生的思路,可以更准确地把握知识点及概念点,可以极大地改善粗心的现象,可以迅速地提高学习成绩。
一、所做具体工作
第一:如何建立错题本?让学生认识到建立错题本的好处。
首先,学生需要理解,错题本是对自身错误的系统汇总。可能很多同学会说,这些错误就让它放在卷子上不也一样吗?将来看卷子就是了。其实,这是一个关于统计的问题,现实生活中统计的效用是相当重要的。当我们把错误汇总在一起的时候,就会很容易看出其中的规律性,尤其是当我们对错误进行了总结之后。比如:我们将数学错题本上的问题总揽一下,可能很容易就发现,一遇到数形结合的问题,自己就很容易出错,那么,我们在这部分的基础方面就需要下点功夫了!
其次,很多学习比较浮躁的同学满足于知道自己这道题错了,但是,认识往往不是很深。有时,即使让他马上重新做一遍原来的题目,可能还是拿不到满分,其关键是步骤和过程。这时,建立错题本,并重新分步解出就显得很有检验效果了,而且很有巩固作用。
再次,错题本不是简单地将题目和答案抄录下来,更重要的是要分析出现错误的原因和预防类似错误的出现。这是一个自身逐渐学习和修正的过程,会让自己对这一类错题的认识逐步加深。
第二:指导错题本的具体格式
问题1:在课堂已经强调错题本要求,每天整理两道题,一周上交一次错题本,在批阅后发现,部分学生对错题本存在应付心理,不写详细的解题过程,还有一部分同学有解题过程,但是没有对方法的简单总结,而我觉得对解题方法的总结尤为重要。
解决策略:每天整理两道题,要求每天写上日期,便于老师查阅。部分学生错题数量不够,要求家长签字督促来保证数量。要求学生先用黑笔抄写原题,简单分析错因,比如是概念不清,还是性质或判定方法没想到,或是辅助线没想到,并用红笔总结本题用的思想方法或要点,比如为什么要做辅助线?或是此题用到的方法是整体思想还是转化思想,再用黑笔写出详细的解题方法。特别强调填空题和选择题的整理格式,和解答题一样,要求有简要的方法总结和详细的解题过程。
问题2:对于部分几何题,图比较难画,整理到本子上比较费时间
解决策略:可以剪下图来粘贴上,省时省力。
第三:如何使用错题本?
1.经常阅读。错题本不是把做错的习题记下来就完了。同学们要经常在空闲时间或准备下一次考试时,拿出错题本,浏览一下,对错题不妨再做一遍,这样就使每一道题都发挥出最大效果,在今后遇到同类习题时,会立刻回想起曾经犯过的错误,从而避免再犯。做到同一道题不能错两次,同一类题目不能错两次,从而减少习题量。
开始“错题本”里由于粗心的类型会占大多数,但随着该项工作的深入,“错题本”中的错误质量会越来越高,数量会越来越少,更多是由于概念点和思路而引发的错误,这些题就是属于平常没有做对,考试又犯错的典型类型,如果平时就能够解决好,到最后考试的时候自然不容易再犯错。
2.相互交流。由于基础不同,各位同学所建立的错题本也不同。通过交流,同学们可以从别人的错误中吸取教训,得到启发,以此警示自己不犯同样的错误,提高练习的准确性。
二、出现的问题及注意事项
1.部分学生整理错题数量不能保证,要求每天记上日期,家长每天签字督促。
2.错题整理贵在坚持,整理错题是一件耗时耗力的事,不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错题本的作用是一步步体现出来的,并不是用了错题本就能直接提升成绩的,这是一个过程,每一个环节都不能中断。如果只是一时兴起,不能长期坚持,那是没有任何好处的,只有持之以恒才能见效。所以家长签字督促,教师定期检查反馈,三方配合好才能有好的效果。